超然法师:略谈“直心是道场”(5)

——因为,你从来就不曾找到烦恼的根源,并把它放下,给自己的心松绑。 烦恼的根源究竟在哪里呢? ——它就在我们内心的第一个拐弯处,从那里开始,我们逐渐失去了坦荡光明的直心,逐渐远离了道——它就是我们
——因为,你从来就不曾找到烦恼的根源,并把它放下,给自己的心松绑。

烦恼的根源究竟在哪里呢?

——它就在我们内心的第一个拐弯处,从那里开始,我们逐渐失去了坦荡光明的直心,逐渐远离了道场。

——它就是我们最初生起的攀缘心。 

本来,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心念的源头,都和佛菩萨以及一切圣者一样,坦荡光明,无牵无挂,自在洒脱,如如不动。

就算当我们陷入于贪、嗔、痴的时候,就算我们正在大发雷霆的时候,其实,我们内在的心,仍然是坦荡光明,无牵无挂,自在洒脱,如如不动的。

——它从来就不曾被破坏过,也永远不可能被破坏。所以,佛陀把它叫做“金刚心”。

如果不信的话,请您随时问问自己,当您烦恼的时候,知道自己正在烦恼吗?当您生气的时候,知道自己正在生气吗?当您高兴的时候,知道自己正在高兴吗?当您不论有何种感受的时候,都知道自己内心当下的感受吗?

——仔细观察一下,毫无疑问,每个人都会回答说:知道。

那么,请您再进一步观察一下,那个随时知道自己心境的东西,到底是个什么呢?它会因为您生气而生气吗?它会因为您高兴而高兴吗?它会因为您的感受不同而变化吗?

——这就是大乘观心法门的一种实际运用。

它也就是行住坐卧当中,随时都可以进行的一种思维修行,它是从第六意识当中起修的。 

不可思议地,它让我们每个人从胡思乱想当中,回到了当下。

实际上,当我们“知道”自己正在生气的时候,当我们略微一反观,回到了这个“觉知”本身的时候,那个生气的心就消失了。因为,所谓的生气,只是一连串在觉知上面泛起的,不断攀缘与执着的痛苦念头而已;犹如在镜面一样的水面上,泛起了波纹一样。觉知一旦回来,生气的念头就瓦解了;如同,水面一旦恢复成镜面,波纹就消失了一样。

在每一个当下,我们的心,往往只能够呈现出一种心境。这叫做,一心不可二用。

生气的只是念头而已,内心深处,念头产生的那个地方,本来的觉知,从来就不曾生气。同样,喜悦的也只是念头而已,内心深处,念头产生的那个地方,本来的觉知,也从来就不曾喜悦。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加入护持我们虚空网络弘法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