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广公上人事迹续编(三)(3)

★早上醒来先摸摸头,为什么要出家?为了脱生死、不受轮回而出家,故要提起道心。 ★尽守自己的职事,若好吃懒做,不尽职,福报用完,业障一到,自然而然待不★女众尽量避免和男众交谈。 ★出家当弃舍爱别离苦

  ★早上醒来先摸摸头,为什么要出家?为了脱生死、不受轮回而出家,故要提起道心。
  ★尽守自己的职事,若好吃懒做,不尽职,福报用完,业障一到,自然而然待不住。
  ★女众尽量避免和男众交谈。
  ★出家当弃舍爱别离苦,不要攀缘。
  ★受了戒就是要去行,不是做大法师,没有身份高低之分。
  ★乐意接受别人的指导、劝导,不可违抗不服,或分派系、勾心斗角。
  ★不要太惜身,生病时不要去理它,这是一种考验,理了它就被考倒。遇到病痛时,更应体会出人生无常,难免生老病死苦,更应加倍努力修行。
  ★在家有苦,出家亦有苦,在家所受的苦没有目的,而出家受的苦,是要了生死,不受轮回。
  ★出家饭是不容易吃的,若要吃得稳,当好好修行,否则将失去这饭碗。
  ★凡事不是光说或去分别的,而是自己开智慧体会出来的。
  ★我们修苦行,就是要消业障,故对于自己的言行,应多注意,免得带业障来,又随业障走。
  ★对佛法未臻了解即受戒,容易造成贡高我慢。
  ★不要怕得罪人,自己职事要做好,该说的就当说,不要做人情,免得落因果(失人不失因果)。
  ★起烦恼时,不要和这个说那个说,说来说去惹是非,最好多礼佛解烦恼。
  ★要听执事人的话。
  ★空余时间多礼佛、看经藏。
  ★有什么不知道的,应该问师父或师兄,不要怕丢面子而自己擅做主张。
  ★只知道吃而不知道修行,吃多了就难消化。
  ★以前罗状元知道自己职位高,不愁吃穿,容易堕落,富贵毕竟不能长久,故舍弃其职位而出家。他不愿让别人知道他的身分,任何打杂工作都做,有一天,他开悟了,知道以前洗盘子打破了多少,赶快赔常住。罗状元没有我相,所以开悟了。
  ★今天我们出家是要修行,了脱生死,不是来享受。修苦行就是磨练我们的身心,能够使我们没有我相,没有贪嗔痴,达到身口意清净。
  ★不要祈望施主送东西来,不要依靠施主,只要努力修行,有了成就,天龙八部皆会拥护我们。
  ★今天我们能在这衣住食具足的道场修行,更应加倍努力修行。
  ★做事要心甘情愿,才会开智慧。
  ★现在的人和以前的人大不相同,以前的人道心十分,现在的人道心才一分。
  ★以前在大陆丛林,出家不是那么容易,刚出家先在外做苦工,做到某一个阶段,再领职事。
  ★出家是要修行,不必到外面去读书,佛学院所讲的未必完全是佛学,而掺杂了一些社会学,接触久了,心无法脱离世俗。
  ★不要著相:我做了些什么?
  ★今日我们有这么好的修行道场,不要再去想外面哪个道场好,否则心无法安定,即无法修行。
  ★修行要扫除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看到别人的缺点,不要起分别心,应先观察自己,人皆有佛性。
  ★我们是凡夫,男女众应分清楚,保持距离,以免障道。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既已得到人身就应好好修行,六道中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皆是人去做的,修得好往善道,修不好犯五戒堕恶道。
  ★人为何受轮回?就因七情五欲太重了,被七情五欲所迷,整天就是为财、色、名、食、睡烦恼,恶业也就这样造出来了。
  ★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即使生前家财万贯,死后也带不去,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不要再为这些身外之物,浪费美好人生,趁早修行。
  ★有些人说:吃斋人说吃斋话,若所有人都出家,那这社会怎么办?假若人人都出家,我们皆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不是更好吗?
  ★我们只知道我们是父母生来的,可是在父母未生我们之前,我们本来的真正面目又如何呢?死了又将归向哪里?我们既闻佛法,知道有位阿弥陀佛发了四十八大愿,只要念他的名号,命终时即接引我们到西方。他有这个愿,我们也要有这个往生西方的愿,我们要深信有个西方极乐世界,有位大慈大悲的阿弥陀佛,具足信愿行,随时念佛,到临命终,我们有正念能念佛,阿弥陀佛即来接我们,但若还惦念娑婆世界的任何一针一草,就要再受轮回。
  ★以前大陆丛林只要有人犯错,知客师也不用多说,把你姓名写于布告栏上,你自己看了就得走路。现在知客师说你,你还会和他吵架,真是差得远。
  ★以前饭菜都很简单,煮罗汉菜,而今讲究吃,出家众比世俗人吃得好。
  ★以前在大陆丛林,到外参学,东西乱放,才不管是谁的,一律没收,若想找回来,须求知客师。
  ★做事情要用头脑去思考,不要人家说这样做,就一成不变地去做,要有判断能力,否则岂不就同一只傻狗,人家丢了一个石头,它不知丢的是什么就跟著去捡。
  ★要惜字纸,有字的纸,不要糟蹋,要拿去烧,这也是一种美德。
  ★拿笔的大博士,虽有学识,但不见得就有得吃,拿大笔(锄头)的只要拿得稳,一定不愁吃的。
  ★做事要有耐心,把环境擦洗干净,也同样要把自己的心洗涤清净,边做事边念佛,不要放逸,不让它(意识)跑走了,才能达到身口意清净。
  ★打妄想或烦恼时,要赶快停止,继续念佛,如妄想继续打,就不要去管它,还是要念佛,才不会退失道心。
  ★我们这假体难免有病苦,但这属小病,有妄想贪嗔痴才是大病,有妄想,我们还要继续轮回,生死就不能了,为了保持临终的正念,我们平常就要多服‘阿弥陀佛’的药,否则死将何去?
  ★身体就像房子一样会坏的,即使再怎么修补,还是有破绽,我们要将这假体放下,不要太爱惜它,毕竟它是幻化的,但我们要好好利用它修行。★弘法利生,不是口头上说的,只要修持得好,自然人家看到你,就会起欢喜心、恭敬心的。
  ★像我们穿得不好(染色衣),肯舍身为常住工作,外面的人看到了,也会感觉这些出家人很下心,自然就想供养我们,无形中让他们种福田,度了他们,这也是弘法利生。
  ★修行一定要在大丛林人多的地方,这样才会磨练出好的人才,若是一二个人、三四个人在一起,就没有磨练的机会了。
  ★修行是要在动中取静,不是静中取静,那功夫未到,最好动静皆无挂碍。
  ★勇猛精进地修行,到了食衣住都不需要了,再去闭山、闭关,这才有保障、有成就。
  ★两堂课诵要背熟,并解其意。
  ★三皈依好好地去体会,是否做到了?如‘皈依法……智慧如海’,智慧怎能如海呢?即人家点一下就知道了,不是经书一箩筐,这毕竟不是自己的,形于外的经书,看到的了解,没看到的就不知道了。所以念佛念到某个程度,经藏自然在你心中,还是要老实念佛,才会开智慧。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加入护持我们虚空网络弘法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