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龙山宗照莲峰禅师《西天五十七世南岳二十四世》 师晋宁段氏子。生而颖异。天性绝伦。年十八。礼云峰薙染。以生死为念。不忘参究。一日闻伐木声有省。出滇见空庵。复叩中峰。乃获印证。至正间回滇。开法盘龙山。有黑井为毒龙窟宅。颇为民害。师既建寺。书咒沈水而害息。宁州有虎患。辄伤人。师噀水驱之。虎亦潜迹。其神异甚多。师之肉身龛于盘龙。至今岁月朝礼者不绝。赞曰。 刹刹尘尘。随应现身。百川之月。百花之春。手眼快便。伐木丁丁。盘龙道启。万古传灯。 古庭善坚禅师《西天六十世南岳三十七世》 师昆明丁氏子。诞时红光烛天。异香满室。十岁依慈宗于五华。易名善贤。初参无际于金陵。际示以万法归一话。一日阅圆觉经。至身心俱幻。豁然有省。十九礼柏岩。遂改今名。再参无际。始蒙印记。付以衣拂。嘱曰。吾道自子大兴。临济慧命。勿令断绝。师掩耳而出。历主浮度天界诸名刹。后返滇。即创归化。大弘直指之旨。著有“山云水石集”行世。赞曰。 香光盈室。古圣再来。龟毛拈出。照遍九陔。这个非别。石上花栽。道并盘龙。甘露同开。 鸡足山真圆月潭禅师《西天六十六世南岳三十三世》 师湘人。族姓萧。父宦金陵。乃诞师焉。年十八。出家天界。秉具后。遍叩当代名宿白斋无际遍融诸老。皆相器重。后印记于月心老人。嘉靖初卓庵鸡足。聿成名刹。即今之华岩寺。是时南诏大法。得盘龙古庭及师相继。再振宗风。赞曰。 大士化世。弘法自任。月照千江。无水不印。性月共圆。诸德同证。南滇载德。大法永盛。 明云栖莲池大师莲宗八祖 师俗姓沈。籍仁和。十七补邑庠。书生死事大四字于案头。一日失手碎茶瓯。有省。北游谒笑岩。求开示。岩曰。阿你三千里外来开示我。我有甚么开示。师恍然。辞归。过东昌。闻谯楼鼓声。忽悟。说偈云。二十年前事可疑。三千里外遇何奇。焚香掷戟浑闲事。魔佛空争是与非。万历乙卯七月。师将示寂。预别众曰。半月后吾将他往。至期示微疾。面西而逝。著有弥陀疏钞。云栖法汇行世。赞曰。 老实念佛。不须捏怪。宁待融通。当场捉败。一声涂毒。漆桶不快。更问如何。三千里外。 明回龙闻谷广印禅师 师嘉善周氏子。母梦神人。翼卫入室而诞。七岁送开元寺剃度。参仪峰。峰令看云门露字因缘。至忘寝食。结茆双径。阅亮坐主参马祖几话。疑情顿发。一日睹瑞光花大悟。历参云栖龙池。皆为印可。龙送至门。抚师背曰。老侄。我还疑你在。师曰。甚处疑某甲。龙曰。如何是密启其意。师曰。今日不打宜兴转。龙呵呵大笑。师戴笠便行。后主真寂。天下向风。赞曰。 生有自来。神人卫送。顶笠便行。一任拈弄。疑则别参。凡圣不共。一滴苕溪逆流。知他是济是洞。 鸡足山如满月轮禅师《西天六十七世南岳三十四世》 师马龙易氏子。十八出家受具。参月潭。盘桓有年。得受心印。庄严万行。不以得少为足。遍参南北名宿。留燕都二十有六载。名动九重。两蒙赐紫衣龙藏。晚岁返滇。历主华亭华严两名刹。大振宗风。有语录行世。赞曰。 心印月潭。名动阙庭。化被六诏。赐紫匪荣。描真作绝。风骨棱棱。龙藏重颁。华严华亭。 真可紫柏禅师《西天六十七世南岳三十四世》 师吴江滩缺沈氏子。游方闻诵张拙偈。至断除烦恼重增病。趋向真如亦是邪。大疑。一日斋次忽悟。乃曰。使我在临济德山座下。一掌便醒。安用如何若何。万历癸卯秋。忌师者以他事陷师罹难。被逮拷讯。神色自若。抵死以传灯未续。为我出世慧命一大负。余无他言。法司定案欲死师。师曰。世法如此。久住何为。乃索浴说偈端坐而逝。御史曹学程闻讯趋视。师复张目一笑而别。塔于径山。著有紫柏集行世。赞曰。 其骨如铁。其气如虹。肩荷大法。力挽颓风。如护君父。宁顾厥躬。虽罹其难。不辱门风。 南华憨山德清禅师《西天六十七世南岳三十四世》 师金陵全椒人也。姓蔡氏。父彦高。母洪氏。梦大士携童子入门。抱之。随有娠。及诞。白衣重胞。有异香。出家报恩。参笑岩。岩示以本分钳锤。后结茆北台龙门。一日粥罢经行。忽立定。不见身心。惟一大光明藏湛满圆寂。如大圆镜。说偈云。瞥然一念狂心歇。内外根尘俱洞彻。翻身触破太虚空。万象森罗从此灭。后因宏法。致婴世难。而道望益高。天启癸亥。坐化曹溪。寿七十八。著有梦游集行世。赞曰。 弘道婴难。其道益弘。曹溪一滴。千里同风。龙象蹴蹋。振瞆启聋。一灵皮袋。辉映卢公。 鸡足山本安无心禅师《西天六十八世南岳三十五世》 师湖南平江舒氏子。随母之燕。年十六。于法海寺披缁圆具。究心宗乘。久依南明广。于言下密契。与妙峰友善。万历己丑。诏赐紫衣。慈圣太后懿旨。命师与妙峰同送龙藏至鸡山华严。众因迎师驻锡大觉寺。于时滇南祖道称极盛焉。赞曰。 黄卷赤轴。光被南天。蛮夷同庆。至化无边。红波浩渺。鸡足峰前。面目现在。倒却刹竿。 明南雄莲社庵肉身念纯大师莲宗 师讳智一。字念纯。江西太和郭氏子。母梦白莲而孕。生于万历丁亥冬月十九日子时。生时祥光满室。幼不群。厌腥膻。十岁通内典。十八登进士。历官都御使。巡抚黔粤。二十五岁权臣当道。弃官出家。投丹霞大素禅师薙染。素师广孝。是沩仰法派。受戒于云栖莲池大师。参方十载。发明心地。禅净并行。紫柏憨山印可。许为法门砥柱。天启六年创莲社庵。凿放生池四。专志净修。日课弥陀十万。再建鳌山寺青莲庵旃檀林。四寺接众。遐迩慕其道风。与莲池大师相同。于顺治乙亥七月十三午。无疾。告众努力。宏扬佛法。说毕。端坐念佛而逝。世寿七十三。僧腊四十八。度人无数。逝世经百日如生。香风不散。知州罗公与绅耆善信。留肉身供养于莲社庵。迄今三百余载。仍然如生。俗时著有官箴青螺集。法门著有禅净双修集净土诗行世。赞曰。 和气初临。万物皆春。大哉造化。能使枯荣。一句弥陀。四大皆空。金刚体固。景仰高风。 鸡足山用周水月禅师《西天六十八世南岳三十五世》 师常德王氏子。少业儒。因阅金刚般若经。至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有省。年十六。投古林脱白。志切向上。自谓识量依通。非究竟法。遍参古宿。深求决策。至峨嵋忽获证琉璃三昧。胸中莹彻。了悟无滞。晚见雪峤信和尚。呈所见。信颔之。旋滇结茆鸡足。额曰水月。遂以名焉。一日集众。以法道相勉。端坐而逝。寿六十有四。赞曰。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