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说到这里,阿难陀感激得泣不成声,佛陀又看看大家,对大家说道: 「诸比丘!阿难陀非常忠实的侍奉我多年,他很温和而善良,他听闻大法不忘,他的功德将来能在世间上发出光辉!」 阿难陀用手蒙著脸,悲泣地离开佛陀。这时二月中旬的满月,静静的光如同流水一般的照著娑罗林,佛陀寂然而崇高的心也照彻林中所有的人。这是无法经验到的感人庄严场面,在场的每一个人,这时都悲伤的哭泣,就是开悟的圣者,也是如此。 大家都流泪不止,可是像这样的流泪有什么用?要紧的是提出有关如何使正法久住的问题来请示佛陀才对,大家商量以后,又把阿难陀找回,公推他请问佛陀道: 「第一、佛陀涅槃后,以谁为师? 第二、佛陀涅槃后,以什么安住? 第三、佛陀涅槃后,恶人如何调伏? 第四、佛陀涅槃后,经典的结集,如何才叫人起信?」 佛陀仍像往常一样,慈祥恺悌的回答道: 「阿难陀!你和大家好好记住,你们应依戒为师,依四念处安住,遇到恶人时,默摈置之,经首安立如是我闻,就叫人起信。你们依法而行,就是我的法身常在之处!」 佛陀的话,大家听了更感动!更伤心! 这是多么有权威的声音啊! 佛陀就这么进入安养的涅槃! 四面八方的弟子听到佛陀涅槃,都集拢而来,阿难陀想到佛陀生前,很少有妇人能到面前来参拜,于是他就先让比丘尼和在家信女来亲礼佛身,由此可知他永远是妇女们的同情者! -------------------------------------------------------------------------------- 参加结集大典 佛陀涅槃后,如同离开慈母的婴儿一般的阿难陀,参加佛陀荼毘的仪式圆满后,独自的回到精舍里思念着恩师佛陀,这时几日来的疲劳一起涌上身来,感到身体不适,他就把自己关在房中静心,每天只喝一点点乳汁,什么东西也不吃,什么话也不讲,就这样生活、静思,一共过了三天! 三天后,他赶往南方王舍城,因为那边四月十五日安居要结集佛陀的经典,阿难陀虽然还没有开悟,但在佛陀的教法中,他有著极重要的地位,他不能不为法忘我的前去为佛陀法身慧命报效微劳。 在途中,他曾弯路到毘舍离国去了一次,有一些跟随他的比丘就因此和他失散而各自去行脚,为了此事,他到达王舍城时,曾被严厉的大迦叶诃责一顿,他默默的忍受,不敢和大迦叶尊者说理。 现在我们还是说阿难陀弯道到了毘舍离国的金刚村,这时是佛陀涅槃后的一个多月,阿难陀是佛陀的常随弟子,人们哀慕佛陀的心自然集中到他身上来,他们每天集合在精舍里,要求阿难陀为他们昼夜说法。阿难陀没有办法拒绝,只有顺从大家的意思,方便的在这向大家开示。 这时,跋阇弗比丘也在这精舍里,因为信众群集,走路和说话的声音很大,那些嘈杂的音声传进跋阇弗的耳中,使他不能安安静静的参禅,他已是进道证果的大比丘,因此非常讨厌阿难陀自己不求开悟,而徒为众人说法,甚至他还说出偈子来讽刺阿难陀。 阿难陀受此打击,不敢强辩,他究竟是一个尚未开悟的身分,王舍城的安居又迫在眼前,经典诵出的大任,他可以稍微猜测得出来,在这极重要的时候,徒劳的玩弄饶舌,有什么利益?生性就温和让人的他,就预备起程南下。他不是不知道自己修行的程度,但他生来就是易为群众的愿望所支配的性格,一直被俗流所激荡,一直在代人受过,一直给一些以道学自居的人冷嘲热讽,跋阇弗的责怪,像锐利的箭矢一般,大大伤了他的心,他从此发愿将向外的心转向于内,祈求早日开悟。 阿难陀到达王舍城时,已经是结集经典的前一天,这时被推为首座的大迦叶尊者,选了五百位大比丘参加,这五百位大比丘都是证果的罗汉,因为阿难陀他还没有开悟的缘故,所以没有把他的名字列入。 当然,大迦叶也承认阿难陀的特长,尤其佛陀的说法,他能记忆不忘,但他恐怕这般重大的事情,倘若也给未断烦恼结习的阿难陀参加,对于已经涅槃的佛陀,以及对于后世的众生,不知会引起什么过失来。阿难陀虽未开悟,但他那丰富的感情,以及一向和大家的和睦相处,使他对一切人都有左右的力量,所以当大家推举阿难陀时,大迦叶说: 「阿难陀还没有开悟,我也知道他是狮子,但现在他好象是野牛群中的狮子一样!」 阿那律尊者也和大迦叶持一样的看法,这又给阿难陀一个意外的打击,不过,有弹性的阿难陀,你对他压得重,他越跳得高,打击是他的增上缘,他不灰心,好像冬日的梅花,必须经过一阵严寒的风雪,才开得格外清香,所以,当天晚上,他发奋用功修行,冥思默想,把一切放下,于中夜即开悟证果。第二天,他现大神通,不等门开就进入窟内。 此刻阿难陀的道貌风姿,恰如初出云间的明月一般的光辉,恰如在朝阳照耀下开放的莲华一般的美丽,诸大比丘对他都投以惊奇的眼光表示欢迎。在大迦叶的领导下,他被全体比丘推到狮子座上,开始诵出:「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某处云...」,他将所记忆的统统诵出来,所有在座的大比丘再一次的接受到佛陀的教诫,大家都感激万分,像尊者憍陈如老衰的身体,不堪这感激之情而终于昏倒。 最初的经典,所谓《长阿含》、《中阿含》、《杂阿含》、《增一阿含》,以及《譬喻经》、《法句经》等,都是这有名的第一次结集圣典大会,由阿难陀尊者诵出来的。 -------------------------------------------------------------------------------- 恒河上空入涅槃 佛陀涅槃后,继承佛陀衣钵的是被尊为首座的长老大迦叶,二十年后,大迦叶已经一百多岁,他就往鸡足山里面涅槃。在他临走时,他把佛陀的家业传嘱给阿难陀,阿难陀以将近八十岁的高龄,继承法统,象是春天开花,秋天结果一样的自然,这就是佛陀当初对他的希望。 如此,佛法在阿阇世王的护持之下,很平和的弘扬开来,自从大迦叶入灭以后,亲近过佛陀的大弟子恐怕就剩下阿难陀一个人,领导著教团的阿难陀,年龄也一年比一年高,当他一百二十岁的那一年,有一天在过路中,听到一位青年比丘正诵著佛陀讲过的偈语,那位比丘诵的是: 「若人生百岁,不见水老鹤,不如生一日,而得能见之。」 阿难陀一听这首偈语被诵得错误得离谱,简直可说是牛头不对马嘴,就很恳切的上前纠正这首偈语应该如下诵念: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加入护持我们虚空网络弘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