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非常诧异,问黄巡官:「有甚麼事 」 他说:「你的小屋上一片火光!」 这时,她才恍然大悟,但是她自己还不知有这回事,当她回头看自己的小屋,屋角边缘纵横都是光芒,门的四边也有光放射,连自己都惊讶得呆住了。 当时很多人好奇,对出家人尤其带著神奇的目光,她从这一年(民国五十二年)五月间住进小屋,日食一餐,读经拜佛,燃臂修道,因此有人对她好生奇怪。 七、一个贫女悲剧 此时普明寺住著一位老太太,是花莲电力公司平副厂长的老母亲,信佛虔诚,对证严法师很护持,别人来「看」她的时候,老太太便出来挡驾!因此,外人越是看不到她,越是扩展乡人对她的玄奇感。 五十二年七月三十日,地藏菩萨圣诞,普明寺地藏殿的信徒都来礼拜,人很多,平老太太到「静室」来,告诉她,信徒把人家农作物都踩坏了,要求法师为信众讲一点佛法。 证严法师住在普明寺后面小屋(静室)的期间,起先是小屋放光,乡人惊为「妖魔」,同时,这座地藏殿本身原有一个管理委员会,除许老居士以外,还有些非正信的佛徒,认为她住在这里很不祥,妨碍他们的「风水」,他们不安心,向许老居士抗议,可是暗中的风潮,证严法师还不知道。 到了九月间,台风来袭,小屋的竹篱院墙,被风吹倒,平老太太的儿子派车将妈妈接回去,叫法师同走。送到了家,等风过后,老太太又用车把她接回地藏殿,发现竹篱又被南来的风吹正了,老太太说:「你看,连天都护持你,人为什麼不护持你呢 」 「我不愿为许老居士增加困难,还是离开这裏吧!」她说。 因此,十月间她回许家挂单,而反对她住普明寺的人,知道她离开,很高兴,马上派人到佳民村来拆证严法师的油纸顶小屋,谁知,一动手,一阵大风,刮得飞沙走石,那拆屋的人不敢再敲了,第二天又有个人山了车祸,小屋就此被保留了下来。 证严法师此后,又由许老居士家,移单到花莲的慈善寺讲地藏经,第二年四月间,到基隆海会寺「结夏安居」;七月间回花莲再度到慈善寺,她在这裏因为讲经的因缘,结识了许多佛弟子。因此又有因缘被请回地藏殿原住地,带著几位弟子在殿后结伴修行。这是五十三年的秋天。 她们一不赶经忏,二不做法会,三不化缘;她们自力更生——到工厂去拿原枓来,加工打毛衣;把水泥袋改装成小型纸袋当作饲料袋。后来她们增加了婴儿布鞋的制作,以维持她们的常住生活。 因为戒也受了,身心也算有了著落,她也回过俗家,母已发愿,要护持她修道,弘法,救世。 民国五十五年,有一次,她与弟子到凤林,在一家私人医院,去看望一位因患胃出血而住院开刀的信徒。因为东部医疗设备极差,人民生活贫苦,生病得不到良好的照顾,她的心底——「慈济功德会」的根苗,便由此而萌芽——她要为东部千万同胞,奉献自己的一切,来解决社会贫病问题。 当她从病房出来,看到地上有一滩血,但是没有看到人。她问:「地上怎麼多血呢 」有人说:「是丰滨山上一个山胞女人小产,由她们的家人抬了八小时,到了这裏,已经昏迷了。医生说要八千元医疗费,才能为她动手术,可是山地人钱不够,医院又不愿免费,所以他们祗好将病人又抬走了……」 法师听到这段话,几乎晕了过去,「人与人间竟然这冷酷!」她忍著眼泪,难过万分,她当时下定决心,要设法积钱来救人。 过了不久,花莲海星女中的三位修女,要来地藏殿的精舍「救」她。原因是那三位修女每周日到山上传教,听说山地有几个女孩经常为法师提水,修女问她们:「你们常去那个小庙吗 你们引我们去救那个背弃上帝的人吧!」山地女孩问她可不可引修女来,法师说:「好!」那三位修女果真到了普明寺后面的小屋,修女与「比丘尼」相见之下很亲切,她们谈人生,宗教,教义,同时辩论了起来。修女们认为人生空幻,正如佛教所说。但佛教对社会缺乏具体表现——最低限度,花莲的佛教没有具体表现。如果不做,像凤林医院那个女人的悲剧,不知还要有多少 本来,证严法师想在这一年离开花莲到嘉义去师父的道场——妙云兰若。 大家听说她要走,情绪都很乱,除了平老太太,还有一位货运行的老太太都拾不得她离开,於是集合了三十位信众联名上书,挽留她。 八、事业缘自悲心 她向两位老人说,如不愿她离开花莲,就要让她做些具体的社会事业;事业如有发展,便不离开了。 证严法师便把「救世工作」的初步构想向她们说出来。 她向那两位老太太说:「寺裏六个人,做婴儿鞋,每人一天增产一双,每双可卖台币四元,六个人可多赚二十四元,一个月多出七百二十元,全年可多出台币八,六四○元。有了这笔钱,就可以拯救凤林那家医院小产昏迷的山地女人一命了!从今天开始,实践我们的具体救济事业好吗 」 老太太说:「那很容易!」 除此之外,法师又要那些不让她走的信徒——主妇到市场买菜以前,先省五角辅币下来,投入竹筒。於是,在地藏殿的证严法师号召下,全体三十位基本信徒每天可省十五元菜钱,一个月省下四百五十元。加上增产婴儿鞋每月七百二十元,那麼一个月可得一,一七○元。 主妇出门先丢五角在竹筒里,这件事在花莲各菜市场,很快传开来,从五十五年二月十九日开始,马上获得强烈的感染,在市场辗转相传,如火如荼,参与的人越来越多,於是他们在五十五年三月二十四日,正式组织了「佛教克难慈济功德会」——也就是证严法师每月「小屋於光」,诵药师经回向之日。他们收集的救济金,存入「功德会」名下他们的生活费分开,这一件具有历史性的事业展开了。 证严法师当受戒之后,本就发愿一不做「法师」;二不做住持;三不收弟子(也不受在家人皈依)。 但是,由於「功德会」的成立,参与者对证严法师牺牲无我,悲悯情怀,深为感动;因此有许多人都要求剃度,或皈依座下,法师为了「功德会」的因缘,只好订下自己破例接受皈依的两项尺度: 凡皈依者,必须要做「慈济功德会」的成员; 凡皈依者,必须实际负起「慈济功德会」的救济社会工作,而不能 徒托空言。 祗要接受这两项条件,法师便为之授皈依礼。法师这一尺度订下之后,座下的白衣弟子便急骤增加,「慈济功德会」的工作,也因而获得大幅度的成长。 「功德会」成立时的地址,祗有二十坪大的地藏殿(即普明寺),到四月初开始「救济」第一个孤苦无依,不能走动老人——大陆来台的林老太太,直到她死后安葬为止。第二个受救济的是一位青光眼开刀的妇人……。以后救济工作普遍展开;救济工作包括「长期救济」和「紧急救济」,他们所做的,都是「救人救到底」,绝不中途撒手,有始无终,因此凡受救济者均感激无涯。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加入护持我们虚空网络弘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