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禅图(太珍贵了,如获至宝)(5)

文喜禅师朝拜五台山,一日傍晚,途中经金刚窟般若寺,遇见一位牵牛的老翁。 文喜问:“请问长者,可否借宿一晚?” 老翁答道:“你有执着心,不能留你!文喜解释说:“我没有执着心。” 老翁问:“你受戒了吗?

 


  文喜禅师朝拜五台山,一日傍晚,途中经金刚窟般若寺,遇见一位牵牛的老翁。
  文喜问:“请问长者,可否借宿一晚?”
  老翁答道:“你有执着心,不能留你住。”
  文喜解释说:“我没有执着心。”
  老翁问:“你受戒了吗?”
  文喜答:“早都受过戒了。”
  老翁说:“既然没有执着心,还用得着受戒吗?”
  文喜禅师无言以对,作礼告退。再回头时,老翁与寺都已消失得无影无踪,抬头却见文殊菩萨乘金毛狮子在五色云中款款飘游。后来,文喜前往洪州观音寺向仰山禅师参学,契悟心要,并担当寺里的煮饭工作。一日,厨房的蒸汽中忽然显现出文殊菩萨的形象,文喜举起勺子便打,并说道:“文殊自文殊,文喜自文喜,岂能乱我心。”
  文殊菩萨风趣地说:“苦瓠连根苦,甜瓜彻蒂甜,修行三大劫,却被这僧嫌。”

 

14. 方便接引

 


  赵州王前往拜访赵州从谂禅师,从谂禅师并未出迎,坐在禅床上会见他,并且先问:
  “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不明白。”赵州王回答。
  禅师见赵州王未明其意,于是,转而解释说:“自小持斋身已老,见人无力下禅床,请别见怪。”
  赵州王非但不见怪,反而对从谂禅师更加尊重,并于次日派一位将军前往赠送礼品。禅师听说后即下床相迎受礼。事后弟子们不解,就问从谂禅师:“大王来时,你不下床,大王的部下来时,你却下床相迎,这是为什么?”
  禅师对弟子们说:“你们有所不知,人分上中下三等,但并非以身份而论。上等人来时,禅床上应对;中等人来时,下禅床接待;末等人来时,要去山门外迎接。”
  弟子们言下有悟。

 

15. 刻不容缓

 


  日本亲鸾上人九岁时,就有出家学道的决心。他请求慈镇禅师为他剃度,慈镇禅师问他:
  “你年纪这么小,怎么会想到要出家呢?”
  亲鸾说:“我的父母都已去世,我不知道为什么人一定要死亡?为什么我会与父母分离?听说和尚知道这些道理,所以要跟和尚出家。”
  慈镇禅师非常赞许他的志愿,说道:“好!我明白了,我愿意收你为徒。不过,今天太晚了,待到明日一早,就为你剃度吧!”
  亲鸾听了后,又欢喜又着急,催促道:“师父,可是我不能保证我的这个决心是否可以保持到明天。而且师父已经老了,谁能保证明早起床时还活着?”
  慈镇禅师觉得孩子的话完全合乎道理,十分肯定地说:“你说得对,现在我就为你剃度!”

 

16. 盐翁示道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加入护持我们虚空网络弘法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