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相顺呢?物跟我是一体啊。孟子也说,“万物皆备于我”,不要说佛法了,“万物皆备于我”,我就备有万物,万物就是我的一部分。既然来的一切都是我,还有什么叫做不顺啊,还有什么矛盾啊,我跟我自个矛盾啊,我的左手跟右手闹点矛盾,我就靠着右手,左手不帮忙,没有这个事,没有矛盾,没有抵触是不是,配合的非常好嘛。牙咬饭,舌头就往里送,牙咬舌头就不行了,这就是苦恼嘛,所以顺应。前脚走,后脚就跟上来了,一体嘛,配合得非常好。底下还有两个比方我们回头再说。 “事未至勿将迎”,事情没有到大家不要牵挂,牵肠挂肚啊。“事已过勿留滞”,事情过了之后,你也不要在那儿啊,思虑重重,留恋啊!当然事字包括一切内容啊,而且具体一切事情。你说明天要考试,到卷子来了再具体答问题,这么体会才行。但你也要提前准备啊,要根据这些题目,先要去做温习,虽然考试还没到,但是你这个准备也包括在事里头,事情过了之后,要好好总结总结,这都包括在事里头。当然大家开始,就希望这个事情先有结果,后头的我也不管,只有到了考场,给我卷子我才开始管,这又是歧见。事就包括在计划啊,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完了之后的总结啊,这都属于事嘛。这个事情没有到之前,你用不着在那儿担心。过去了,过去总结完了就完了,多少就是多少。 “坦坦荡荡”,君子“坦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小人老是在那儿愁啊,老是揪心吊胆的,所以无量寿经说的很好,“有无同忧”。我现在发愁我没有啊,把房子也给我了,什么什么都给我了,什么东西都来了,我就不忧了,没有这个事,有了更忧!有了怕万一我的好东西一下就没了,像过去生活秩序乱了,来了些人把我这些东西搬走了啊。“适小具有,又忧非常”啊。没有爱人想有爱人,有了爱人,爱人后来又跟别人感情好了,又害怕了。有了孩子,孩子在这中间他万一病了怎么办?他晚回来一点我就担心啊。小人常戚,没有一个时候是快乐的,总爱计较。君子“坦坦荡荡”啊,不留一点点痕迹啊。来了事情就办,办完就完了,尽人事听天命,人事该做的我做了嘛,到底怎么样成功不成功,还得听天命嘛。听天命就没有常戚戚,不是由事情来决定的,有办劣的,有成功的,你应当尽到你的责任。你该做的你做了,到底怎么样,还得听天命啊。总是听天命就不会这么忧苦啊。坦就是平的意思,荡就是空的意思,坦荡荡。 所以底下就是“鉴空衡平”,鉴就是镜子,镜子就是因为它空了嘛,来什么就照什么,镜子里头原来没有影子,因为它空嘛,就显现出来了。荡荡然啊,镜子不是荡荡然嘛,一切都没有荡然无余啊。衡就是秤,度量衡,秤杆一平,才知道多重,坦就是平,心中很平,心中很空啊。这个平就很重要,要持平啊,平等啊,如镜子之空,如秤之平啊,这就是“坦坦荡荡”,要平坦啊,荡然无存。有些人没有平啊,放下就放下,这就是物来而顺应,你看秤一平多少斤就知道了。镜就是空,谁来一照就清楚了。“即第一念也”。底下就不是了,就是“第二念”了,“若计较人我”啊,人我是非啊,人与人之间就是在这个程面上。我们的功夫在哪儿,就在这个地方。你在哪儿看功夫去,老有人我是非,在机关里头,这几个位跟我好,那几位跟我作对,家庭里也是这样的,街坊里也是这样的,这几个街坊行,那个街坊不行,处处都是人我是非,这整个就是修行不得力啊!一切都在人我当中,老是在 “计较人我”,“计较人我”他就会搞分化,你跟我一致就谈的来,你跟我不一致就有成见啊,对也不对,或者是说不对也对,那就是成天散乱。为什么世界上老乱啊,就是因为人我是非,总是不能够真正的相见啊,总还是有一些问题啊。这些是我这个派别啊,用人唯亲,这就是“人我”,人与人闲着不就没事了。所以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贤,真正到家,不“计较人我”,“瞻顾得失,或牵于感情,或激于意气”。否则,“则流入第二念矣”。“第一念是理,第二念是欲,徇欲即暗,循理则明”。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加入护持我们虚空网络弘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