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告诉你一个公案,一个和尚住在野地的一个庙里。这个地方本来有妖魔鬼怪的,这些妖魔鬼怪就不甘心人在这儿住,它不安啊。我们住在有鬼的地方,我们也不安啊。鬼住在有人的地方它也不安啊,就想赶人走。有的现佛,有的现菩萨,有的现狮子,有的现柴狼虎豹,有的现妖魔鬼怪。大家全被闹得非常惊恐,纷纷说:“咱们快搬家吧”,老和尚就是住着不走,三年之后什么事也没有,什么也看不见了。这时老和尚就总结了,“野鬼仔俩千般,老僧不闻不睹就无穷”嘛,我们要知道第一义谛啊。大家就容易犯这个毛病,“希冀玄妙”想开悟啊,想得“一心不乱”啊,想见佛见光想得感应啊,还有人想得奇异功能啊,或者身体通达啊,这都流于“第二念”,不是“第一念”了。 所以头一个是“矜躁卜度”。第二是“希冀玄妙”。第三个毛病更多“或计功求速”,老在那计算我的功夫,我的功夫怎么样了,计算着工程,我的工程到了什么程度了,老在计算我怎么样了。一声佛号一声心啊,当体即是!念佛时即是见佛时,见佛时即是成佛时,因此念佛时,即是成佛时,这多么直截了当!你在那儿还盘算什么,就是颠倒,就对这信不及,就非去把这金刚钻换根冰棍吃,就不当这是个钻石,是个宝,就看见冰棍好。但是由于你信不及啊,金刚钻没有坏嘛,还是这个金刚钻,但是佛号它就不行了,你不是这种安安心心的念,就变成“第二念”了,“第二念”还是识啊,“第一念”才是智啊,“第二念”还是识啊。“计功求速”总想快,想快的心是什么,是不安份的心啊,它不是悲心,悲心想快不一样,表现在一切处才是悲心啊,它只是修持上想快,修持想快就突破我自己吧。我先成功吧,我早成功吧,有的不耐烦,不安于这种长期艰苦的修习。想很快才行,不是一翻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只想梅花扑鼻香,不要寒彻骨。净土法门已经快的不可思议了,密法已经快的不可思议了,他还想快,还觉得不够快。前头的矛盾就不说了,这个很普遍,对它是个毛病都好懂,一提到它都认为这是个毛病,认为是个优点的,我看在座的还没有。你说“希冀玄妙”是优点,没讲可能认为不是什么毛病,这个属于“第二念”了。 底下的“或背境向心”,那么这个就是对嘛,我不去追那个境,我背着那个境,向我自个的心,这不是很好嘛。这个话是夏老师说的,自己要求高啊,见得也尖锐啊。一般人认为这话是好事,我追逐境去了,迷了这个心,当然这个更坏,已经“背境向心”了,这还是“第二念”,你要知道。你“背境向心”,你是要舍掉那个境,向这个心,舍掉那个境,取我这个心,这不是有取有舍嘛。有取有舍就是分别,这个境就是心啊,你何必去背离,一切都是“现量”嘛,都是“妙明真心”,都是“麻”嘛。你所谓的蛇就是“麻”嘛,你还有什么可背的,向心的。就是因为你有向心的念头起,你这心就成了境了。你所谓的这个心啊,是一个不动的,安静的,有这一念便成了境了,明明这个境就是心,你要舍去这个境。由于你一执着分别,这个心就成了境,还是这个境,多了一件事了。再有念佛,佛号跟咒语,这一句当体即是!一切佛,一切佛土,一切功德,一切经论,一切戒律,都在这一句里头,不缺少什么,你念的就是。这里头不缺少一个“背境向心”,还需要你添一个“背境向心”干什么!或者有“矜躁卜度”,“希冀玄妙”,或者“计功求速”,或者“背境向心”,所以不是老实念,老实念,就是平常平常又平常,道路就在平常中,惜君未晓此啊! 这个我还是吃不消,总之,要把它当成矛盾,知道正确的,不要去坚持那个错误的。你就老老实实的念,要不然这一切“即流于第二念矣”,你这样念佛是“第二念”的。 “第一念是智”,“第二念是识”啊。所以学佛不爱乎这几个字,转识成智,咱们人就是八识,八识变成四个智慧,就成佛了。可是你修持不够就不会转识成智,“第二念”嘛,还是识,念了半天还是识。“第一念”前头这个念就是智,你放下就是智,你就清清楚楚这么念,平平常常这么念,老老实实这么念,就是智慧!就是四个智慧,就是“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第二念”就是意识,就是识,你就没转,你还是识。而且怎么样呢,“随识即染”啊,还是染法啊,所以你这个佛号念得不清净啊,随着识就是染啊,你念咒一样都是染啊。也都花了很多时间啊,大家要知道不能不闻法,不能不问法,你还没有离开染啊!“依智则净”汉译的无量寿经叫无量清净平等觉经,这个名号非常好,阿弥陀佛的名号可以翻译成无量寿,无量光,无量清净平等觉,清净平等啊。平等就包括好多事,咱们就是不平等啊,在你们家的问题就有点不平等,这人怎么这么多事,念佛也是境界,我这么就好,那么就不好,你总是在这里有舍有取。要平等起来,平等觉,这样去念佛啊。 底下是说境界上,说佛法世法,你说我念佛念了多少多少,自己贪嗔痴慢疑一点也不减,那你就是以身谤法!这就叫以身谤法。对佛教就不信,还有些大居士,几年不见还是这么曲溜拐弯。这是我念初中的时候,我说你们信的佛教没起作用,后来念大学二年级的时候,一看金刚经我才明白,不是这么回事,我说这些人辜负了佛法!在世上我们怎么去念,“处事时,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廓然而大公”,廊然,开廊啊,我们的心太小了,大公无私,其实你要这么做事,就是极殊胜的修法!所以道教也是这么讲的,静处养,动处练,长养圣胎。你也是在静处养啊,你光是在静处养,在动处不能练怎么能行!你是温室的花木啊,一到风雪之中就完了,那养什么呀,光养在屋中,你不能拿到外头来的,不能成为松柏,不能成材。所以静处养,动处练啊!所以不能离开世法啊。你不能大公念佛啊,大公无心者明,无私者明,无我者明,功夫在无我上做功啊,没有私心它就明啊。所以我们总是有一个摊啊,有的人是小扩大的个人主意,这是我的家庭啊,这是我的学校啊,这是我的单位啊,或者是我们的同学会啊,扩大了的个人主意。大公啊,佛普度一切众生,大公啊,“廊然而大公”,内心对一切事物之来,顺应,相顺就没有矛盾,抵触啊,矛盾啊,计较分别等等,不相顺,应当相顺啊。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