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苦,苦在多欲多情,多欲多情则常苦,少欲少情则常乐。黛玉之死,也是她不懂得反躬自省、一味受制于情魔的结果。当一件事情困绕我们的内心之时,就要追根溯源、顺藤摸瓜地找出它的因由,从自己的内心剖析它、消释它。如果黛玉能够常常想:你宝玉有什么了不起,还不是浑身散发着臭气,满肚子尽是脓血屎尿的臭男人一个;如果黛玉能够常常读读佛经:“汝爱我色,我爱汝心,经百千劫,犹在缠缚。”那么,自然无边的烦恼变化为清凉,她的人生之路将会是另外一种风光,黛玉未必不能福深寿永,安享天年。可叹世间古今多少痴情男女,都因为打不破情关,因此在美好的年华过早香消玉殒。这正如《红楼梦》中的感叹:厚地高天,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 二、元春很可能死于忧郁症 贾家的第三代虽然还承龚着官位,然而后继乏人,没有有功于国家的功名子弟,所以贾家荣华的背后深藏着危机。而宝玉的大姐元春,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形下,被选入皇宫做女史,也有点“临危受命”的味道。而元春也果然不负家庭的期望,在宫中努力奋斗,因为她的贤德懿行,后来被加封为贤德妃。而贾家的兴衰也就和元春的命运绑在了一起,当元春成为“娘娘”之后,贾家也迎来了极其短暂的“烈火喷油,繁花着锦”的荣耀,当元春四十三岁不幸夭亡时,贾家的地位从此也就一蹶不振,最终“落了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第十八回《元春省亲》是《红楼梦》中的名篇,从中可以看到,皇家的排场、皇亲的奢华,无不尽收眼底。然而最让人震动的,还是元春和家人见面的情景。请看原文:“贾妃,至贾母正室,欲行家礼,贾母等俱跪止不迭。贾妃满眼垂泪,方彼此上前厮见,一手搀贾母(元春的奶奶),一手搀王夫人(元春的妈妈),三个人满心里皆有许多话,只是俱说不出,只管呜咽对泣。刑夫人、李纨、王熙凤、迎、探、三姊妹等,俱在旁围绕,垂泪无言。”宫闱之争,向来相当残酷,骨肉相残,司空见惯。后宫嘉丽三千,能得到皇上宠幸的,又有几人?元春长年在深宫幽禁之中求生存,可见是多么的艰难,所以她的内心是充满委屈凄苦的,而只有当一家人多年后聚在一起后,她的委屈才一下子释放了出来。这些文字细细读来,让人为之动容。而贾母和王夫人又何尝对于元春的处境不是心知肚明,所以:“三个人满心里皆有许多话,只是俱说不出,只管呜咽对泣。”等到元春的父亲贾政来拜见的时候,又是另外一种心酸的景象。请看原文:“贾妃隔帘含泪谓其父曰‘田舍之家,虽齑盐布帛,终能聚天伦之乐;今虽富贵已极,骨肉各方,然终无意趣!”元春是好样的,她为了一大家的荣华在宫里拼搏,然而当她面对父亲这个亲手送她入宫的人时,仍然免不住要心生些许的埋怨之情。而贾政虽然心疼女儿,然而作为他的身份,他讲出的却是一番官话,那意思是要女儿好好保重身体,努力侍奉皇上,努力保全一大家的富贵荣华。 第九十五回写到:“且说元春自选了凤藻宫后,圣眷隆重,身体发福,未免举动费力。每日起居劳乏,时发痰疾。因前日侍宴回宫,偶沾寒气,勾起旧疾。不料此回甚属利害,竟至痰气壅塞,四肢厥冷。一面奏明,即召太医调治。岂知汤药不进,连用通关之剂,并不见效。内官忧虑,奏请预办后事。”元春的死很突然,之前只生过一次小病,贾母等人进宫去探视过一次,而过后不久,到了第九十五回“元妃薨逝”,元春便死于“痰厥”。所谓的“痰厥”其实就是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慢性病引起的重度昏厥,从而导致死亡。元春死亡的身体因素是因为“身体发福,举动费力,每日起剧劳乏,时发痰疾”。元春死亡的直接原因是:“侍宴,偶沾寒气,勾起旧疾,突发痰厥。”不才认为“痰厥”只是元春之死的外在因素,其主要因素还是元春长期极度的忧郁,导致机体免疫能力严重低下,从而造成身体的病变,即使她不因“痰厥”而死,也会因为其他“厥”而死。所以说,一个人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才是最正确的人生态度。有时候,我们永远不能改变我们的命运,可是我们却能够改变我们对于生命的态度;我们可能永远都比不上别人优秀,可是我们如果能够打败自己,我们就是不折不扣的英雄。 三、尤二姐姊妹小三下场多凄凉 话说这尤二姐和尤三姐本是宁国府的亲戚,也就是贾珍太太尤氏的妹妹,因为是尤氏父亲的续弦尤老娘“拖油瓶”带入尤家的,所以和尤氏毫无血缘关系。这尤家二位小姐可不是“省油的灯”,胆子比天都大。她们虽然还没嫁人,都和姐夫贾珍有些“首尾”,甚至和姨侄贾荣也就是贾珍的儿子,也有些不干不净。而她们的母亲尤老娘因为贪图贾家的富贵,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着没看见。虽然尤家二位小姐长得也是千娇百媚人见人爱,可是因为家境贫寒,所以也就难有真正的富家弟子肯前往“求配”。 而这二位尤小姐因为“天生丽质难自弃”,又不想过苦日子随便嫁掉,难免就走上了“曲线致富”的道路。先是贾琏看上了尤二姐,想要把尤二姐收为小三,在贾府之外金屋藏娇,于是他和侄子贾荣商量。这“雷打的”贾荣正好嫌在自家和二位姨偷情有所不便,心想如果促成了这件事,自己也好抽空去和姨娘约会,便顺水推舟做起了人情,三下五除二,便把尤老娘和二姐、三姐说通了。等到贾琏在外面把房子、佣人安排好之后,晚上用一顶小轿把尤二姐偷偷接了过去,还有尤老娘以及尤三姐,贾琏便和尤氏母女三人瞒着贾府上下过起小日子。而贾珍也抽空到这里和尤三姐偷情。 再说尤三姐原来早已看上了一个叫柳湘莲的世家子弟,此人“素性爽侠,不拘细事”,是一条好汉。贾琏得知小姨子喜欢柳湘莲,夸她果然好眼力。于是张罗着为尤三姐提亲,那柳湘莲听贾琏把尤三姐夸耀一番,心里也非常欢喜,于是把家传的鸳鸯剑作为定情之物,托贾琏送给尤三姐。尤三姐自从得了鸳鸯剑之后,以为终身有了依靠,从此痛改前非,一心一意等着柳湘莲前来迎娶。可谁知柳湘莲后来听说这尤三姐作风不正、淫乱无比,心中就生起了反悔之意。于是他来到贾琏和尤二姐的新房,想要要回鸳鸯剑退亲,而尤三姐听说柳湘莲到来,心中十分欢喜,就躲在里面偷听,当听到湘莲说要回鸳鸯剑退婚的话时,她就晓得人家已经知道了她的从前丑事,不屑为妻,想要反悔。心情刚烈的尤三姐又羞又恼,从房里走出来,对着湘莲说:“还你的定礼。”说着用剑在脖子上一抹自shā身亡。可怜尤三姐的芳灵蕙性,渺渺冥冥,不知那里去了。而湘莲此时才后悔大哭:“我并不知是这等刚烈贤妻,可敬可敬。”从此这位柳湘莲也看破红尘出家修道。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