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一法师:《金刚经》浅释2(6)

第二天,雪停了,法眼向琛禅师告假,禅师送他到门外,说:‘佛法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对么?’‘对§χ缸琶磐庖豢榇笫担骸且豢槭烤故窃谀阈哪冢只蚴窃谀阈耐猓俊ㄑ鬯担骸谖倚哪凇!§λ

  第二天,雪停了,法眼向琛禅师告假,禅师送他到门外,说:‘佛法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对么?’‘对!’琛禅师指着门外一块大石说:‘那一块石,究竟是在你心内,抑或是在你心外?’法眼说:‘在我心内。’琛禅师说:‘行者,何苦把石头放在心内!’法眼哑口无言,立即放下衣包,依止琛禅师。
  法眼用三十天讲言说道理,琛禅师不认可,说:‘佛法不是这个。’法眼云:‘某甲辞穷理极。’琛禅师说:‘若论佛法,一切现成。’法眼当下开悟。
  辞穷就是语言道断,理极,就是心行处灭。修行至心尽言绝之时,才能够明白佛法,心行未尽,未解佛法,更不会说法,所以云如来所说的法,不可以心取,更不可以口说。
  语言道断就是不可说,心行处灭就是不可取,那又是什么呢?就是非法、非非法。
  如来所说的法,不是有(非法),又不是无(非非法),黄檗禅师云:‘法本不有,莫作无观,法本不无,莫作有观。’法不是有、不是无、不是亦有亦无、不是非有非无,离四句,绝百非,就能见到诸法的实相,诸法的实相亦即无为法,无为法不可以说有——有生死;更不可以说无——无生死。无为法内既无生死,何来有生死灭?有为法有烦恼可断,无为法中,既无烦恼,何来断烦恼?
  一切三贤十圣,皆证无为法:从有为——有烦恼可断,入无为——烦恼空,无烦恼可断,便是无为。
  小乘以初果、二果、三果为贤,四果阿罗汉为圣,大乘以十住、十行、十回向为三贤位,十地菩萨为十圣位。虽云无烦恼,亦有贤圣之差别,犹如大海,大海是一,但是大海有浅有深,是故有差别;无为法是一,但亦有贤圣之差别:
  初果见惑烦恼空,阿罗汉果是见思烦恼空,菩萨不但见思烦恼空,所知障亦空;小乘以我空得无为,大乘以我、法二空得无为。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以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布施,有能施的我,所施的七宝,有受施的众生,是有相布施,属有为法,故佛问须菩提:‘其福多否?’须菩提回答说:‘甚多。’为什么呢?

  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有为的布施有相,有相则必有处所,其处所落在人天路上,既在人天路上,此布施福德,即非福德之性,而是福德之相。
  何谓福德性?心有能所,即非福德性,能所心灭,是名福德性。虽以恒河沙七宝布施,有能施所施,未得三轮体空,依然落生死,故名即非福德性。
  福德性是无相,在诸法来说,就是布施的性,是禅定、持戒、忍辱的性,称为福德性,性是无相,例如佛性,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惟是佛性无相,色身有相,众生受人身,佛性不是人,众生生天,佛性不是天,众生入地狱,佛性不是地狱,所以佛性无相,在众生来说,名为佛性,在诸法来说,称为法性、福德性,在佛来说,名为法身。
  大千世界七宝是相,相有多有少,所以布施亦有多有少,例如山河大地有相,故有大有小。
  性是无相,周遍法界,犹如虚空,无相、无有边际、不可量、无大无小。
  福德相不是福德的性,是故如来说有相布施的福德多,是有可量故。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

  信力为受,念力为持;假如有人受持整部金刚经,或受持一章,乃至只受持四句偈,其福德性亦相等,若以虚空为例,万丈虚空亦是虚空,一尺的虚空也是虚空。受持整部金刚经固然是般若,受持一四句偈也是般若。
  又例如饮一口大海水,只这一口亦是大海水,所以受持四句偈之人,亦见福德性。
  金刚经中有十六处讲四句偈,但不指明是那四句,依弥勒菩萨言:‘若论四句偈,应当不离身。’不离身就是指不离法身,意谓若见法身,便是受持四句偈,若不见法身,便是迷了四句偈,四句偈乃法身妙理在其中。什么是一四句偈见法身呢?就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便是见色身。
  以四句偈自悟自行是自利,为人演说是利他;自己见性,又令他人见性,见性的福最为殊胜,一切福不及见性的福,所以说其福胜以七宝布施的福。

  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

  无为法无住,不住生死涅槃,不住色声香味触法,一切不住,有住则有相,无住则无相,无相即无生,无生即无灭,豁然空寂,就是解脱的佛性,就是佛,佛是觉,觉即观照,观照即般若智慧。
  受持一四句偈,见佛性之时就是佛,所以诸佛是从般若出。又,见佛性即是菩提法,所以法也是从般若出,若佛若法,都是从般若出,故云‘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

  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般若无形相、无佛相、无佛名,惟是佛从般若出,故佛即非佛;般若内亦无诸法的名相,但从般若而出生一切法相,所以佛法即非佛法。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加入护持我们虚空网络弘法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