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赵州老人:‘请问和尚,何谓佛?’‘殿里底。’‘那是泥塑木像,我不问这个佛,我问法身佛。’‘殿里底!’ 法身佛未曾离开有相佛,若见诸相非相,便见法身如来,倘若离开诸相,那里还有法身呢?离了众生,那里还有人成佛呢?成佛是众生成,没有众生,谁来成佛?离了波浪,那里有水?惟有离了波浪的相,便能见清净的水体,所以若见诸相非相,即见法身如来。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 此乃金刚经正信之文。 须菩提知道世尊所说的是大乘法,小乘的罗汉也不易解,更何况未出轮回的众生,所以问,可有众生,得闻‘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的章句,亲见法身如来,而生实信。世尊又谓布施无相,那一个人见到布施无相,而能相信无相的妙行呢?须菩提意谓,众生一定要见到三轮体空,才能生实信。 修行用功,若能够见到诸相非相,即见法身如来,能够见到法身如来,就算在任何艰苦的情形下,也不会退心,若只有泛泛而信,而未见法身,遇境逢缘,被五欲六尘之境所转,便生退心。 从前我认识一位居士,很诚心修行,甚至如来的舍利,也给他求得,后来年老时,他开始有点糊涂,我再次见他时,他说自己身体不好,要食狗肉,我很替他可惜,从前他的致诚心,可以求得释迦佛的舍利,现在年老时,反而食狗肉,可知道他未曾有一个实信,只是泛泛而相信,为何他可以得到舍利?那是他的一念诚心所感,但未见法身如来,所以未生实信,只是泛泛而相信。例如朝普陀山,不是每一个人朝普陀山回来之后,一定会转好的,有些人依然故我,皆由未曾有一个实信。实信真实,真实地相信佛教,是为正信。 见到法身如来,法身就是般若,般若就是佛性,佛性就是菩提,既然得见菩提,又怎么不会相信,又怎么会生退心呢? 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 如来说法,若无人相信,如来是空说。如来言不虚发,如来金口出言,不会空说,如来说‘若见诸相非相’,须菩提以为在法会中无人相信,其实除了须菩提相信外,还有一千二百五十位阿罗汉会相信,焉能说‘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所以世尊谓须菩提:‘莫作是说。’ 不但现在有人相信,如来灭后,亦有人相信,信什么?信‘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的般若妙法。 ‘后五百岁’者,如来灭后,有五个五百岁,第一个五百岁,解脱坚固,其中有龙树菩萨,优波鞠多尊者,度无量人,依如来的遗教,得解脱之果。 第二个五百年,禅定坚固,佛弟子虽未得解脱之果,有修四禅八定、有修念佛三昧、有修数息观、有修空观等,皆得禅定三昧,在此五百岁中,亦有人相信般若。 第三个五百年,多闻坚固,佛法开始流入中国,常时有鸠摩罗什法师、道安法师等,一个寺门中,最少住上五百位和尚,道安法师讲经时,最少有一万人听法,是为多闻坚固,在此五百岁中,亦有人相信般若。 第四个五百年,寺庙坚固,在六祖菩萨时代,恰巧是佛灭后二千年,马祖兴丛林,百丈立清规,到处是佛堂,是为寺庙坚固,办道场求福,在此五百岁中,亦有人相信般若。 第五个五百年,斗诤坚固,各立门户,学者无所适从,但仍有人相信般若。 在最后的五百年中,有努力求福求慧者,严持如来清净戒,由清净戒得见如来无相戒。 例如杀生,shā了一条鱼、一只鸡,是有相,不杀生即无杀,无杀即是无相,戒是无相,功德亦是无相,如是不盗、不淫、不妄,亦是无相。 ‘修福’者,福有三种:布施、持戒、禅定,文中指的是修禅定的福;佛灭后第五个五百年,佛弟子持无相戒,修无相定,依此章句,能生信心,信心清净,得见法身如来,知道法身才是真实,故云‘以此为实’。 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心生净信者。 ‘诸相’我已见到,但是还未见到‘非相’,皆由自己的善根还未成熟,所以要多种善根,如何种善根呢? 地藏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种少善根,一毛、一尘、一沙、一渧,地藏菩萨,即以道力拥护是人,渐修无上,不令退失。 所以若不在佛法中种善根,就是以恒河沙七宝布施,也只得人天的果报,是有漏的因,生死的果,决不能成佛。所谓修行者,就是栽培自己的善根,闻了佛法便有善根,要好好的栽培。 善根是于佛法中来,悟与不悟,看你可有善根,早悟或迟悟,也得看你善根成熟还是未成熟。 种善根者,如地藏经所说,于诸佛所而种善根,故云‘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善根成熟,方可解般若。此外,诵经、念佛、拜佛、参禅,也是种善根,应该勇猛精进,念念佛、念念种善根。 ‘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是指长远心,以长远心修行,直至善根成熟,一闻法,便大彻大悟。 马祖二十年不开口,二十年种善根,南泉祖师得法后,三十年不下山,达摩祖师九年面壁,九年种善根,是谓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善根成熟,就是闻法开悟之时,所以种善根须有长远心,善根由种子而增长,因增长而成熟,善根成熟,闻法即悟。 应以何身得度,观音菩萨即现何身而说法度之,为什么观音菩萨不现身向我们说法呢?因为我们的善根未熟,若善根未成熟,就是观音菩萨向我们现身说法,我们也不能开悟。诸佛如来出现世间,都是在众生善根成熟之时,是故释迦世尊初转法轮之时,五比丘证阿罗汉果,百万诸天证无生法忍。 闻是章句,一念生净信,念念生净信,念念生净信是由最初第一念而生,在最初一念清净信心中,见到自己的佛性,知道佛性才是真实。因此,‘一念生净信’,是属于十信位的菩萨,傅大士云:‘信心生一念,诸佛尽能知,修因于此日,得果未来时,三大经多劫,六度久安施,薰成无漏种,方号不思议。’ 从‘念信心而修因,以十信为因,进而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而得佛果,故云得果未来时。 由一念信心而修佛因至成佛果,须经三大阿僧祇劫修六波罗蜜,把八识田中有漏的种子薰成无漏,转阿赖耶识为大圆镜智,普照十方世界,所以信心生一念,是成佛之因,经云:‘十善菩萨发大心,长别三界苦轮海。’见法身后,生死已了,虽然还未成佛,但是已经长别三界轮回苦海。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加入护持我们虚空网络弘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