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法师:执著于不执著(3)

此时,德山顿然彻悟,忙向崇信禅师顶礼。 崇信问道:“你看见了什么?” 德山恭敬地说道:“谢谢大师指点,弟子再也不会怀疑天下老和尚的舌头了第二天早晨,崇信升堂说法:“你们当中有一个人,他的牙齿像利剑

此时,德山顿然彻悟,忙向崇信禅师顶礼。

崇信问道:“你看见了什么?”

德山恭敬地说道:“谢谢大师指点,弟子再也不会怀疑天下老和尚的舌头了!”

第二天早晨,崇信升堂说法:“你们当中有一个人,他的牙齿像利剑,嘴巴像血盆,打他一棒,连头也不回一下,将来他会跑到孤峰上去建立我的宗门。”一德山禅师开悟后,曾说一偈:

穷诸玄辩,若一毫置于太虚;

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海。

德山不负众望,后来创立“云门宗”,禅风大盛!

“所谓伸手不见五指,只有当外在的根尘、烦恼、执著熄灭,内在的慧光才可显发。不执著于外在的事相,才可获得内在的解脱。就戒律来说,戒律戒自己,不戒别人。三藏十二部浩如烟海,历代祖师公案万象纷纭,我们不能把所学佛法用于为自己的某种行为找依据,这恰恰是我们内心不安的一种表现。我们是凡夫,毫无实证,当我们不执著于素食,其实就会执著于肉食,不执著于持戒,往往就执著于犯戒。我们老在说不执著时,其实已经执著于不执著,当把不执著作为一种执著时,可能更危险。建国初期,虚云老和尚拼上一身剐,为僧人保留了‘僧装、素食、独身’的优良传统,我们当深深感恩,依教奉行。”

居士问:“有一个佛经故事讲:一个人在路边休息时,随手捡起身边第一块木头,雕刻了一尊佛像供在路边,就走了;下雨了,一个路人怕佛像淋了,就把随身带的一条破裤子给佛盖上,也走了;雨停了,一个路人发现佛像头上压了一条破裤子,感觉很不尊重,就取下来扔在一旁。于是这三个人因此功德死后都升到忉利天。这三个人行为虽不一样,但发心都是敬佛,所以获得相同的果报。”

清净说:“确是如此。”

居士问:“那我如果在应酬中,朋友说‘你吃一块肉我就学佛’,那我吃还是不吃?吃了有功德还是有过错?”

清净说:“不要吃。这只是朋友一个很不严肃的玩笑,你不必当真。如果在商务交往中,你能公开佛子身份,坚持素食戒酒,他们很快会认可和赞扬你的行为,你个人的品牌价值会提升,无形资产会增长。大家觉得你是值得信任的,非常可靠的,因为在法律之外你更有道德和信仰的约束。他们会愿意与你交往和合作,也喜欢自豪的把你介绍给别人,他们会说:‘这是我朋友,信佛的,不喝酒不吃肉不害人,光做好事,和他交往你尽管放心。’从而更多的人受你引导感化,进入佛门。但如果你轻易就放弃自己的信仰,放纵自己的行为,他们会认为你学佛是假的,虚伪的,从而轻视和防范你。我们虽然不必把自己佛子的身份昭告天下,但如果你觉得自己学佛很丢人,不好意思让别人知道,那说明你对佛陀和佛法没有信心,在修行上也不会有太大的收益。”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加入护持我们虚空网络弘法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