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昏必定省』,为人子起床以后,衣被整理好,第一件事情先去见父母。早上去看看父母起床了没,看父母起床没当然要比父母早起。现在的年轻人不要睡到中午就不错了,为什么他会这样?你也不能怪他,没人教他。在家裡父母没教他,在学校老师也没教他,在社会上社会大众也没人讲、没人教,从幼稚园到博士班都没有人教这个,他当然不知道。你不教他,你怎么可以怪他?你不教他,他不会做、做错了,你不能怪他,也不能处罚他,这就不合理。如果你教他,他知道了,明知故犯,这样处罚他,他才没话说。从小没教他,没让他养成习惯,长大了习惯已经养成,现在才要调整,这就很困难了。现在只能劝他,听不听要看他自己了。这就是没有家庭教育,古时候有家庭教育。
现在做父母的不会教小孩,因为做父母的他的父母也不会教。所以淨公老和尚说,传统文化教育至少断了一百年,今年民国一百年,断了一百年,没有人教,所以他不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所以现在社会会乱、家庭不和,不是没有原因的。现在学礼,要从自己做起,我们也不懂,要从自己做起,我们学习,带动家裡的子女学习。父母没有做给他看,要要求他做,他心不服,所以要做给他看。这是衣被整理好先见父母,看父母起床了没。早上看父母起床是请安,看他们昨晚睡得好不好,太冷或太热,还是被蚊子叮,整晚睡不好,或是茶喝得太多,整个晚上睡不着,请安是这个意思。佛门说问讯,问讯是一个动作,一个鞠躬,合掌。问就是问安,问他昨晚睡得好不好?去关心,不是跟他鞠个躬,转身就走,不是这样,那不是问讯。问讯有问安的意思在,请安的意思。
晚上要睡觉了,先到父母的房间看父母睡了没,再去睡;看他们睡得好不好,是不是有需要什么东西,像冬天到了,棉被盖得暖不暖,有没有毯子。还是有的年纪大的父母,要准备电暖器,保暖,这都在定省的意思裡面。不是说去看一下转身就走,是看他们要睡觉有没有需要什么东西。这叫做「晨昏必定省」,这样做日久天长就习惯了,孝就是这样表现的。不用特别教他要怎么孝顺、孝顺要怎么做,是要有具体的表现,你就照这样做,做久了就知道。如果没有这样做,怎么说也体会不到。
【为人子坐不中席。行不中道。】 这是第二条,居家,家庭裡面的第二条。现在的常礼,这是说坐桌子或坐椅子。怎么不说坐椅子?这裡说「坐不中席」,现在请客说入席,席在哪裡?宴席,席都摆好了,请入席。开会也叫入席。到别人家裡没有席,要怎么入席?但是现在的习惯还是说入席,譬如摆席请客,宴席,这是一个习惯,自古以来的说法。但是现在没有席了,但是没席也不习惯说入椅、入桌,没有这么说,这么说听了很不习惯,说入席。席是什么?席是古时候在地上铺的草蓆,那叫蓆。蓆就是日本现在还在坐的榻榻米,席是古时候人坐的草蓆。进到别人家裡,现在中国已经看不到了,大陆跟台湾都没有了,只有日本、韩国还有中国古代的蓆。入席当中的一段就是给客人坐的。我到日本京都光明寺,他们招待的都是榻榻米、都是蓆,榻榻米上面摆一张桌子,让你坐在那裡泡茶,请你吃饼乾,请你坐在那裡,这就是席。这是我们古时候的席,以前日本从中国学过去的,一直保留到现在。
席中间是给客人坐的,主人坐在前面或是旁边。「为人子者不能坐在当中」,这是恭敬客人的地方,是要给客人坐的,为人子女坐在中间,坐在大位上,这就不合礼了。即使没有客人也不能坐在那裡,没有客人,家裡还有户长、还有主人,为人晚辈的怎么可以随便坐在那裡?还有家长在。所以没有人坐,那个位子也要空下来,如果你坐在那裡就变成客人,或是做主人了,身分地位不适合,那个位子不适合我们坐。现在没有这个讲法,因为现在也没有席了。没有席有桌子,譬如台湾古式的房子有一张四方桌,我小时候家裡就是摆这种四方桌,客人来就是在四方桌上请客。我小时候小孩不能上桌的,小孩要坐在旁边,不能到桌上。我小的时候父母不准小孩坐到桌上,有客人在。但是现在时代不一样了,现在二、三岁小孩要买一张大张的椅子,坐在那裡,他最大。这是跟西方人学的,学到最后小孩就不孝,没规矩。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