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法师:《灵岩遗旨》壹、悲化有情【8】(13)

次信净土法门,如永明禅师四料简所言,较诸余法,其间大⒛岩住⒌檬В娜徊煌K溆杏嗍Τ圃抻喾ǎ晃酥林罘鹣智叭拔浚钚抻喾ǎ嗖煌俗四苏嫠叫乓病愿者:愿以此生誓往西方。不取多生修习,
次信净土法门,如永明禅师四料简所言,较诸余法,其间大小、难易、得失,迥然不同。虽有余师称赞余法,不为所动,乃至诸佛现前劝慰,令修余法,亦不退转,此乃真所谓信也。

愿者:愿以此生誓往西方。不取多生修习,于秽土中头出头没,从迷入迷。

复愿既生西方,回至娑婆,度脱一切众生。

行者:真实依教起行。大势至〈念佛圆通章〉云:「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则知念佛之法,当都摄六根。都摄六根之前,尤当先, 摄二三根。二三根者,何也?即耳、口、心是也。将「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一句一句,一字一字,口中念得明明白白,心中念得明明白白,耳里听得明明白白。稍有不分明处,即是不真切而有妄想。〔只念不听,易生妄想。〕

 

念佛固要字句分明,不加思索,其它看经亦然。切莫一路看一边分别,则获益少而情想多。昔有写经者至诚写经,专心一意,只管写经,别无情见,迨天已黑,仍抄写不辍。忽有人告以天黑,何能写经?尔时写经之人,情念一动,遂不能写。夫明暗之分,众生之妄见也,众生之凡情也。故当专心一意,妄尽情空之际,只知写经,不知天之既黑,亦不知天黑则无光,而不能写经。迨至为人提破,无明动而情想分。妄念一动,光明黑暗,顿时判别,遂致不能写经。故知用功之道,端在专摄,不事情想。若无思想,哪有邪见?邪见既无,即是正智。(三编下.净土法门说要)

 

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乃如来普为一切上圣下凡,令其于此生中,即了生死之大法也。于此不信不修,可不哀哉。此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

信:则信我此世界是苦,信极乐世界是乐;信我是业力凡夫,决定不能仗自力,断惑证真,了生脱死;信阿弥陀佛,有大誓愿。若有众生,念佛名号,求生佛国,其人临命终时,佛必垂慈接引,令生西方。

愿:则愿速出离此苦世界,愿速往生彼乐世界。

行:则至诚恳切,常念「南无阿弥陀佛」,时时刻刻,无令暂忘。朝暮于佛前礼拜持诵,随自身闲忙,立一课程。此外,则行住坐卧,及做不用心的事,均好念。睡时当默念,不宜出声。宜只念阿弥陀佛四字,以免字多难念。若衣冠不整齐,或洗澡、抽解、或至不洁净处,均须默念。默念功德一样,出声于仪式不合。无论大声念,小声念,金刚念〔有声,而旁人不闻〕,心中默念,均须心里念得清清楚楚,口里念得清清楚楚,耳中听得清清楚楚。如此,则心不外驰,妄想渐息,佛念渐纯,功德最大。(续编上.一函遍覆〔民二十一年〕)

 

信愿为前导

念佛为正修

 

如来一代所说一切法门,皆须断尽烦惑,方可了生脱死。惟念佛一法,若具真信切愿,即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

念佛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信愿为前导,念佛为正修。有以专求一心,不讲信愿,及注重开悟,不求往生者,皆不知念佛之宗旨者。弃佛力以仗自力,忽佛智而矜己智,其自误误人也大矣!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加入护持我们虚空网络弘法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