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号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功德呢?藕益大师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在你念的时候,名就召德啊。我们要修房子,上面有一个师傅,下面有一个徒弟。师傅喊:“我要水”,徒弟就把水给拿上去了。“我要瓦刀”,瓦刀就扔上去了。“我要灰”,灰就上去。只喊个名字,东西就来了,实物就来了嘛。道绰是净土宗的三祖,他讲得最有意思,他说脚筋崴了,要治的话用木瓜,木瓜南方有,木瓜烤了之后来揉。过去中国的交通不方便,有的地方就没有这个药,怎么办呢?用自己的手在那儿揉,嘴里念“木瓜,木瓜,木瓜”,好了。这不就是念个名字,就起到木瓜的作用嘛,这就是念的作用。念佛号“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这是从果上起修,净土法门殊胜啊!因此,十念都可以往生啊。文殊菩萨也是同样的“愿共众生,同生极乐”,这是度众生最好的方法!!! 底下这一段是文殊特殊的“一行三昧”。文殊般若经讲“一行三昧”,是这样讲的,众生只要“系心一佛”,把心就专门注意到一尊佛。有的人喜欢什么佛都念一遍,什么菩萨都要念一遍。今天是某个人过去的忌辰念点地藏菩萨吧,生了病念点药师佛,有时有点事求观音菩萨,有的时候念念佛求往生,什么都要念一念,念得很杂呀。当然是有功德的,但是不专哪。文殊讲的“一行三昧”,就是叫你集中在一尊佛上,“专称名号”。不要像密宗做观,像禅宗去参念佛是谁啊,都不要去管。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学密的人就念一句咒,其实都是一样的,名字跟咒嘛,名字是佛的名号,咒是佛的心印,都是同等的。我们不要净说净土宗,就好像密宗不好,净土宗是密教的显说,都是平等的。专称名号,即于念中得见彼佛,在这一句一句念里头,你就见到彼佛,见到一切诸佛,这个把全文都引出来了,这是文殊大士的“一行三昧”。 什么是一行呢?就是专心在一尊佛上。“大智宏深”,文殊是大智呀,这样的“一行三昧”,愿共众生往生极乐呀,大智宏大,很深奥啊。“文殊师利菩萨”,这一段就是拜文殊师利菩萨,赞叹文殊,观想文殊特殊的功德。我们今天讲文殊,当然他有很多很多的教化。比如“法华”里头,他度龙女,很快就把龙女度成佛了。七岁的龙女就在法华会上成佛,这都说明他有大的智慧啊。这段简短的,把文殊主要的功德包括在里头了,我们进行了赞叹。这里头指出了自心和般若的重要,般若就是自心中所现出来的。自身像珠子,般若就是自己心放的光,珠子放光了,光出来先照谁?先把珠子照亮了嘛!所以我们修行者心放光,光又照本性,这就是修法上最大的,最直接的!不管是禅宗、是密宗、是净土宗,禅宗就是开悟了,密宗就是开大圆满成就啊,净土宗就是证理一心啊,理一心也是如此啊,所以都是相通的。 今天这段话呢,一方面是说我们纪念文殊菩萨,跟文殊菩萨结一个缘,从这里头,谈到念佛,谈到求生净土。我常说的,修什么都可以,都是好的,很少劝人家去改变,你这个不要修了,换一样。如果老换来换去,就很麻烦了,你也不能安心修下去。最终一无所成,专心的修下去,修什么都好。但现在已经是末法,五浊恶世,这个时候咱们众生只有求生,不能不求生净土!所以我在密宗道场,莲花精舍,不是求其他世界呀,还是求生极乐世界,参禅也是一样,大家都是求生极乐。不管修任何法门,不要换来换去的,而且要求生净土。文殊都这样嘛,“愿共众生同生极乐”,“愿我命终时,尽除诸障碍。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国”嘛。文殊菩萨都这么发愿,我们也应该发愿。这里头我们知道般若的重要,知道往生的重要,今天纪念文殊菩萨啊,很积德。 你们从五台山回来,听说这件事情没有,在文革之前,一个福建和尚在五台山碰见文殊菩萨,你们听见没有?你们到五台山回来,今天又是文殊圣诞,我们谈文殊菩萨。福建一个和尚,上了山之后,他就三步磕一个头,很虔诚,看见庙就进去,就礼拜。拜来拜去,拜到中间,看见一个地方,有一个小的圆门,写着三个字“金刚洞”。他就跑进去了,里面很大,有大殿,有藏经楼,很多和尚,很多喇嘛,有七八百人,都在那很忙。他说先到大殿去看看吧,到大殿一看哪,大殿上只有佛的座,但是没有佛。这倒很奇怪,有佛的座没有佛,他就没有顶礼,因为他没有看见佛嘛,就围着佛的座绕了三圈,也是礼貌。绕了之后,再去看看藏经楼,刚要出门,后面跑出一个小沙弥,就喊他“什么什么师先别走”,他很奇怪,怎么这儿会有人知道我的名字,“我师傅找你谈谈”。他就跟小和尚到后面去了,看到一位很老的人坐着在那儿,一看很有德,就很恭敬的顶礼。老人说:“三步一个头,你很辛苦了,到上面坐一坐,倒茶来给他喝”,这地方很好,他就请求:“我不想走了,在这里挂单行不行?”老和尚说:“不行,你得回去”。他就问:“你们大殿上怎么没有佛啊”,“我这里用不着”,这就是法身了,法身就离一切相了,到了法身境界,就不一定用形象来表示了,说“我这里用不着”。后来就请老人做开示,告诉四句话,当时觉得普普通通。告诉他:“将来不久啊,庙里头没有僧”啊,文革以前,“佛前没有灯啊”。后来就出来了,他一心在拜,还差一点就拜完,天已经黑了,不能往前走了。 正好呢,有一个XZang的在家人,住在上面,他就到了那个地方。藏人说:“正好你在我这吃,我招待你”,就供养他吃饭。两人做饭的时候聊天,他就问:“你们五台山有多少人,有没有一千人?”藏人说:“哪里有一千人哪,有人来打千佛斋,我们到各方面去凑,把所有地方的人都挖出来,只有七八百人哪”。福建的和尚说:“不对,我到了一个地方,它那儿就有七八百人,再凑上不就够了”,藏人说:“哪有这个地方,没有这个地方?”他说:“我都去了,叫金刚洞”,藏人就把旅游导游图,还有古代的那些图,都翻给他看,他看是没有金刚洞,真查不出来,那儿有几百人,庙很大呀,不能不标出来呀,没有啊,这是怎么回事?“你呀,我看你是碰见文殊菩萨了吧?”这句话一说,他坐不住了,本来很冷,预备吃饭睡觉了,觉也不睡了,饭也不吃了,连夜起来又去拜,大哭,感动了,真是见到文殊菩萨了。拜到天亮了,又拜到金刚洞那个地方,再找找不到了,后来他就下山了。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加入护持我们虚空网络弘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