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下一句,“七佛之师”,他不是释迦牟尼的徒弟,是释迦牟尼的老师啊,不光是释迦牟尼佛的老师,“七佛”他都是老师啊。释迦牟尼佛说:“我之所以成佛,都是因为文殊的教导啊”。这也是表法的,告诉我们佛之所以成佛,都是来于般若。“七佛”不像小学生算术那样,一二三四五六七,伸七个手指头。七字在佛法上很重要,打念佛七,禅七都是七,在过去我们做七。七代表一些数目吧,虽然不一定是七佛,可能是无量的佛,表示为“七佛”。不管是多多少少吧,总之,都表示是佛的师啊,极力说明智慧的重要,都是赞叹的话。 是“胜妙吉祥,无垢大圣”,这两句是弥陀的圣号,也是文殊的圣号。阿弥陀佛有很多圣号,阿弥陀佛又号无量光佛,又号无量寿佛,又号甘露王佛,又号无量清静佛,又号平等觉,有好多名称啊,无穷的名号,文殊也是如此。“胜妙吉祥,无垢大圣”都是文殊菩萨的圣号。“胜妙吉祥”,“胜”殊胜啊,“妙”美好到无法形容了叫做妙,殊胜微妙,妙极了。《妙法莲花经》,妙哉,更妙,就是这个般若。愚痴是最苦恼啊,我们什么病都不怕,就怕最后的糊涂啊,愚痴啊!大智文殊,胜妙吉祥,称为妙吉祥菩萨,“无垢大圣”,“七佛之师”还不是大圣啊,“无垢”没有垢。六祖是禅宗的祖师,五祖给他讲金刚经时,他大彻大悟,“何期自性本自清静”,我哪里想得到,自己的本性本来就是清静的!从来没有染污过,我就成为无垢大圣啊。说得最彻底,智慧是什么?是说自己的本心啊!上次来的那个人,他是修“法华”的。“法华衣珠”,《法华经》上讲每个人衣服上有颗珠子,自己不知道是无价宝,还以为自己穷得很,到处做苦力,赚一点钱,最后才知道宝贝在衣服里头。这个譬喻很好,人人本来就是佛,般若就是让我们明白这些,显明这些。我们自性,我们本性,我们本心,本来就是清静的,它本来就没有垢污,不会染污。在镜子上,泼上蓝墨水,再泼上红墨水,镜子不会染掉的,只是镜面看不清楚了,镜面被粘住了,你把它擦掉,镜子还是那么亮,不会染污的。我们本心在做众生时,在轮回当中也不会染污的,文殊代表我们的根本智,代表每一个人的妙明真心,每一个人的佛性,所以说这句话,更能让我们知道自己本具佛性,这是最大的收获。这都是赞叹,从他的功德来说是法王长子,从他过去大的成就来说是七佛的老师。他的圣号是“胜妙吉祥,无垢大圣”,名字是表德嘛,因为德无量,所以名字无量。万德洪名,名字就是万德所成的,因此你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万德就成为你的德了,这是最殊胜的事情!妙吉祥文殊菩萨也具有这个德,好的名称。 底下是说文殊的愿,文殊发的是什么愿呢?“愿共众生,同生极乐”,他愿意同众生一起,都生到极乐世界。怎么知道文殊是这样的呢,文殊有发愿偈子啊。都知道普贤菩萨发愿往生了,为什么?都念普贤行愿品,其中有四句,“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无量光,即得往生安乐刹。”普贤菩萨是发愿求生极乐世界的,这四句多清楚啊,愿我快命终的时候,完全消除一切种种的障碍,我就当面见到了彼佛,极乐世界的佛,无量光就是无量寿,就是阿弥陀佛,一见到阿弥陀佛,我就可以立即往生到安乐刹,极乐国土。这个愿力多清楚啊,这是普贤菩萨的发愿偈。 文殊的大概就不知道了,他的“发愿偈”记载里也有,变成五言了,普贤是七言偈言,他是五言“愿我命终时”,命要终的时候,所以我们应当知道,咱们修净土宗的人往生的时候,你是现生见到阿弥陀佛,还没有命终。命终之后死了,到中阴身的时候,那才是隔日了。投胎就更是隔世了。快要命终的时候,还是属于今生,今生的末了,这一生就见到佛。净土法门是最有把握的法门了。“愿我命终时,尽除诸障碍”,障碍都除了,“愿见阿弥陀”,我们愿去见到阿弥陀佛,“往生安乐国”。你看每个地方少两个字,意义一样。这个世界上的释迦牟尼佛左辅右臂,文殊和普贤,都是要往生极乐世界。就像我们刚才一举手,还是净土宗的人多。文殊只有这个愿,他这个愿我们要重视啊,“愿共众生”啊,我要同众生啊,一切的众生啊,六道的众生啊,同生极乐啊,不仅是我生,大家都要生啊。所以极乐世界是一个大乘的法门,是利他的法门。要求生净土,都要发一个利他的心啊,愿一切众生都能够生到极乐,所以他这个愿非常的殊胜。我们往生极乐的好处,在于你往生后,最快地实现度众生的愿望。人都有度众生的愿望,你只是嘴里说或者寄托于几万年以后,就没有多大的意思了。应该是积极争取,我要很快的度众生,怎么才能很快的度众生啊,那你就得往生极乐,见佛闻法,在各个世界分身尘刹,分身到无量的世界当中去度众生啊。见到弥陀之后,已经闻到弥陀说的法,也开悟了,你所给人讲的都是正确的,最好的方法啊,会劝导他们都往生到极乐世界啊。一切众生同生极乐,就是把人生,一个大悲剧变成了喜剧,把一个永别离变成了一个大团圆的开始。不然人人到了最后,最苦痛的时候,生离死别嘛,是个悲剧呀,将来变成喜剧啊,真正生到了极乐是永生了。而且有一个人去了极乐,他在那儿修持,加持他的眷属,可以使得他的眷属一个一个都得往生,实现在极乐世界大团圆啊。不然今生一切坠心的眷属,一分手之后,将来谁认得谁啊,不会再认识了。 古人说,“多生舅母肉,鼓打外婆皮”嘛,结婚哪,结婚办喜事请客,锅里煮的刚杀的猪,是舅母的肉啊。结婚打的那个大鼓,鼓是外婆的皮,外婆所变的牛,牛皮扒下来,谁认识?谁都不认识了。永无相见之期,不但无相见之期,还在那吃她的肉,打她的皮。往生以后就不一样了,你可以辗转度脱啊,都度到极乐世界啊。善导祖师是弥陀的化身啊,他说:“如来所以出兴于世”,佛为什么要出现到世间呢?“唯说弥陀ben愿海”。他唯一要说的,就是阿弥陀佛发的大愿海呀。现在《无量寿经》在海外得到了提倡,当然有不少人在念,这个很殊胜啊。佛就是要说弥陀大愿之海,真正讲弥陀大愿的只有《无量寿经》啊。阿弥陀佛在世自在王如来住世时,是国王,是世饶王,然后出家了,发愿,怎么发的愿?如何成功的?在《无量寿经》里讲的最清楚啊,这个经非常重要啊。那么四十八愿里的第十七愿,诸佛都要称赞弥陀的大名,众生闻了名之后,他们就愿意往生极乐世界,乃至只念十念,至诚心念十念,都可以往生。弥陀大愿啊,是大愿之王啊!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加入护持我们虚空网络弘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