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佛,弟子印光,依教奉行!深谢师父赐名,谨记师父教诲!”印光如法给剃度师父磕了三个头,仿佛得到了新的生命。
冰天雪地不能出去砍柴种菜,他就在莲花洞寺早晚跟随师父晨昏课读:早晨,他恭恭敬敬跪读《怡山发愿文》;晚上虔心跪读《小净土文》。道纯和尚很喜欢他勤劳聪颖,除了指教课读,还抽空给他讲解佛教自从隋唐以来,分成禅宗和净土等八著名的不同门派——修炼不同却殊途同归。当知道他眼睛有毛病,便时常给他煎熬一些平时采集的草药喝下,同时还教他如何排除杂念收摄心神的方法。 不知不觉两个多月过去,终南山皑皑的冰雪逐渐融化,枯黄的树枝上绽出嫩芽长出绿叶——盼望已久的春天来临!印光的身体居然也奇迹般好转,苍白的脸上添上了几分红润,视力也增进了不少。他欣喜异常,认定自己真的因为修行而得到了新的生命,渐渐忘记了功名,甚至还忘记了自己的俗家姓名,仿佛自己生来就叫“印光”。 春暖花开,蛰伏了一冬的长安人争先恐后走出家门,成群结队来到终南山……文人雅士们讲究的是踏青游览,善男信女追求的是到寺院里烧香拜佛祈求平安。莲花洞寺地处偏僻,自然也要接待前来烧香拜佛的善男信女。道纯和尚看中印光是读书人且平素颇知礼节,便安排他负责接待虔诚香客,也希图招徕香客,让他们高兴了多布施一些钱财,能够改善一下寺院清苦的条件。 这是四月初的一个上午,一个青年匆匆来到寺院里。印光以为是香客前来拜佛的,赶紧走出来上前敬茶。定睛一看,竟然是自己的大哥折桂,不觉双手颤抖,茶杯“啪”地一声摔得粉碎,“……大……哥……” 这一声颤抖的“大哥”,折桂才认出眼前眉清目秀的沙弥居然就是自己苦苦寻觅的弟弟,眼前蓦地闪出一幕幕辛酸的往事:三岁教他跟着自己读《三字经》,五岁就捉着手教他一笔一划写字,十岁教他一字一句作文,十五岁带他远赴长安求学,没想到他二十岁了鬼迷心窍不愿金榜题名却想出家,这之前还苦口婆心将他从雁塔寺带回同州赶考,自己满腔心血全都倾注在这个弟弟身上,实在比父母付出的还要多!正当合阳县学给兄弟俩双双送来了秀才喜报的大喜时刻,弟弟居然离家出走,他便估计准是出家去了。于是他顶风冒雪找遍长安大小寺院不见影踪,又心急如焚遍访终南山所有寺院,而眼前,弟弟果真剃了光头成了出家人!想到这些,折桂不由得浑身发抖,喷出一口鲜血来:“你不当秀才当和尚,爹娘都快叫你气死啦!” 见此情景,印光也不由得心如刀绞,抱着大哥泪流满面道:“大……哥!我决心……舍身佛门,你就替我尽孝啊……原谅我吧!” 大哥也抹着眼泪百般恳求:“你铁心出家,大哥也不能阻拦,好歹回去见上母亲最后一面,再来出家不迟!” 印光吃了一惊,望着大哥道:“你说什么?娘她怎么了?” 折桂别过脸道:“自你走后,她因思你心切就病了……” 印光当即流下了泪水……折桂见他还是没有跟他回去的意思,就找到道纯和尚。道纯和尚得知后即劝印光:“佛门清修,不能背弃父母养育的天高地厚之恩,你还是快快跟随大哥回家吧!” 印光只得含泪拜别了师父和寺中各位师兄弟,跟随大哥离开莲花洞寺。出了山门不远,折桂叫他脱下僧服,从包袱里拿出一身俗家衣服要给他换上,印光忙推辞说:“哥,我已经出家,穿袈裟正是我的本色行当,跟你回去看望母亲之后就要回来修行的,怎可再穿俗家衣服?” 折桂脸色铁青,厉声说:“丹桂你给我听清了!我这次不辞劳苦来到终南山,为的是寻找离家出走的弟弟回家尽孝,可不是请和尚给爹娘做法事!你若心有爹娘、有我这个大哥,就老老实实脱下僧衣换上衣服,不然的话,我就死在这里,你给我捡骨头回去!” 大哥将衣服重重地摔在他面前,说罢跨上几步,走到深不见底的陡峭悬崖边上,狠狠瞪着他,声称他如果不立即换上衣服,就立刻纵身跳下去!印光吓得魂不附体,慌忙哀求说:“大哥!你别这样冲动,我这就换,立马就换!” 大哥看着他索索抖抖换上从家里带来的衣服,戴上一顶狗皮帽遮住光葫芦脑袋,打这才转过身来,让他走在前面,仿佛押送犯人一般下山去。一路上,大哥声泪俱下责备他不该抛弃双亲出家,让自己多年来的心血全部付之东流,还要惹得乡邻亲友笑话,实在伤透了全家的心。印光想起大哥这些年来付出的心血,此次又跋山涉水寻找自己,也觉得十分惭愧,请求大哥原谅,急切地询问娘到底病得怎样了,有没有请先生医治。 大哥见他一个劲认错,口气才变得温和,痛心地说:“丹桂呀,父母耗尽心血抚育我们,你我身为人子,没能报答半点,却偷偷离家出走,怎能不伤透了二老的心?先生的药没用,心病还得心药治,你能回去,就比什么灵丹妙药都好。听哥的话,往后再不要糊涂了!”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