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怎么样学佛?(2)

昨天有个人跟我说:“我要建立一个慈善机构,一定要利益众生蔽沂蕴剿担骸罢飧龌故呛苣寻桑皇悄敲慈菀装桑俊钡氖难院芗岫ǎ壹笠舶底愿咝恕N颐亲隼嬷谏氖虑椋鸵姓庋男牧Γ荒苡龅揭坏愕愦

  昨天有个人跟我说:“我要建立一个慈善机构,一定要利益众生!”我试探她说:“这个还是很难吧,不是那么容易吧?”但她的誓言很坚定,我见后也暗自高兴。我们做利益众生的事情,就要有这样的心力,不能遇到一点点挫折就畏缩,发愿力也变得越来越小,像分子、原子、原子核、夸克……最后就没有了。其实只要你心够坚强,任何困难、痛苦都可以转变。有句格言说得好:“只要心能转变,世间就可以变得美好。”因此,只要心能承受一切,就没有面对不了的事。即使你这辈子做不成,那就下辈子;下辈子还不行,再下一辈子……就像佛陀在因地时多生累劫利益众生一样,只要有不退的誓愿,最终一定能呈现出宏大的事业。

  有些人可能是接受过外道或小乘的原因吧,一直发不起大心来,甚至听到大乘广大的发心和行为,就有点害怕、担心、犹豫、困惑。实际上,这种心态是可以改变的,只要你经常串习利益众生的念头,这些就慢慢可以消失。其实不管你修哪一个法门,利他心都特别重要。现在有些学净土宗的人,认为自己往生就可以,其他众生都不管。如果你有这种想法,那绝对无法往生。且不说藏传“往生四因”中必须要有菩提心,就连汉传的弘一大师也说过:“唯求自利的人,不能往生。”因此,求往生者一定要发菩提心。如果你能放下自私自利,一心一意帮助别人,劝人念佛、行善,即使自己积累的善根不多,来世也很容易往生。

  宋朝的王龙舒居士在《龙舒净土文》中,就讲过这样一则公案:唐朝有个人叫房翥,有一天忽然死去,神识到了阴曹地府。阎罗王接见他时说:“你一辈子行持的善法不是很多,但因曾劝一位老人念佛,这个老人现已往生。以此功德,你也可以往生。”房翥说:“我发愿要念一万遍《金刚经》和朝五台山,这两个愿没有完成,现在还不想往生。”阎罗王说:“诵经、朝山固然是好事,但总不如早日往生好。”房翥没有回答,阎罗王只好放他回到人间。(如果是我,肯定高兴坏了,马上选择往生。)由此可见,劝人念佛往生的功德非常大。

  此文还引用《劝修西方偈》说:“若能劝两人念佛行善,超过自己精进的功德;劝十人行善,有无量的福德;劝千百人行善,是真正的菩萨;劝万余人行善,此人即是阿弥陀佛。”现在有些人号召力很强,动员别人做善事一呼百应,大家都纷纷行动,这也是诸佛菩萨的加持入于心,诸佛菩萨之事业可以展开的一个标志。既然利他心有如此的功德,大家就应共同发愿行持善法,有机缘的时候,一定要度化众生。

  我希望在座的道友,从今天开始,应该发愿:“为利益一切众生,我要示现成佛!”不然,你学佛几十年,全都是为了自利,临死时还在贪执自己,修行绝对不会成功。而有了利他心就完全不同了,纵然你没有为自己做很多事,修行自然而然也会成就。所以,大家一定要为利益众生而发愿。

  此外,你们在实际行动中,能不能至少劝一个人行持善法?我想在座的每一个人,能力虽然千差万别,有些人只要振臂一呼,当下应者云集;而有些人即使磨破嘴皮,说上一百遍,连最亲的父母、孩子、亲友也无动于衷。但不管怎么样,只要你发心不退,在这一辈子中,至少劝一个人皈依佛门应该没问题。

  总而言之,修行要用利他的菩提心来摄持,这一点非常关键。否则,即使你依止了善知识,但如果发心不对,每天都是为自利而奋斗,修行的力量恐怕也不强。

  (三)次第闻思修行

  修学佛法必须要有次第,而这个次第,就是闻、思、修。上师如意宝在《忠言心之明点》中也讲得很清楚,闻思修是佛教的根本,如果没有它,人与佛法就很难融合,所以大家对此不能轻视。

  1、听闻正法

  我们这些具无明烦恼的轮回众生,对于跟贪嗔痴相关的事,生来就有意乐,串习这些也很容易,而出世间的解脱法门,则很难依靠自力掌握,此时就必须依止一位上师,在上师那里听受佛法,令心逐渐得以调整。否则,我们相续中的智慧日光,被无始以来乌云般的浓厚习气所覆盖,很难自然而然现前。

  关于闻法的功德,《正法念处经》第六十一卷中讲得比较多,如云:“以闻法故,心得调伏。”所以闻法能够调伏自心,而从没闻过佛法的人,不管是说话、做事,都会与贪嗔痴比较相应,无法趋入出世间解脱。因此,我们首先听闻正法非常重要,作为智者,乃至命终之前,也要听受佛法。《正法念处经》云:“是故智者,乃至失命,常应听法。”萨迦班智达也说:“即使明早要死亡,亦应学习诸知识,今生虽不成智者,来世如自取储存。”

  有些道友闻法的意乐很强,只要是真正的佛法,就会通过光盘来听受,其实这跟在善知识面前听受一样,甚至比这个还方便。试想,假如你找一位上师亲自听法,戒律中说要依止十二年,这对城市里的人来说比较困难。而且就算你有这个条件,能始终陪在上师身边,上师也不可能天天给你传法。然而,听光盘就不一样了,你想听课的话,随时都可以听。依靠这种方便科技,如果你能听十年课,实际上跟依止上师十年没什么差别。

  为什么呢?因为你依止上师,并不是依止上师的身体,也不是依止上师的心,而是依止上师所传的法。毕竟我们末法时代的众生,没有米拉日巴尊者那样的根基,只靠一种表示就成就了。所以对一般人而言,听法非常重要,它可以让我们通达佛法、不造恶业、舍弃无义之事,乃至获得涅槃。如《大宝积经》云:“多闻解了法,多闻不造恶,多闻舍无义,多闻得涅槃。”

  2、如理思维

  对于所听闻的法义,不能只停留在书本上,而要反反复复去思考。否则,我们无始以来的习气根深蒂固,仅仅只听一两句佛法,不可能那么容易对治它。有些人说:“我学佛已经七八个月了,为什么还有分别、执著、妄想?”其实不要说七八个月,就算七八年也不一定奏效,修行应该是有生之年,如果你没有这样坚持不懈,依靠不断如理思维来调心,习气则不可能被断除。

  在藏传佛教中,如理思维的最好方法就是辩论,大家通过互相提问、答疑、探讨,就可以遣除相续中的怀疑。《大宝积经》中曾说过:“不如理思维,愚痴无解脱……若如理思维,息广大烦恼。”可见,如理思维还是相当重要的,没有它就无法脱离愚痴,有了它则可以息灭广大烦恼。

  大家若要如理思维,就应从人身难得、寿命无常、轮回过患、因果不虚、皈依三宝、菩提心之利益……一层一层上去,若能如此,最后定可安住于禅宗的明心见性、大圆满的觉空无二、中观的离戏空性等境界中。所以,一心一意思维很重要,否则,你听完一堂课后,什么都不想就倒下呼呼大睡,这样肯定收获不大。反之,你若能好好回想今天讲了什么,对每个道理慢慢去思维、消化,不但会对自相续有利,而且功德也非常大,《佛说宝雨经》云:“如理思维故,即为供养一切如来。”因此,大家听闻以后,一定要如理思维。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加入护持我们虚空网络弘法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