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谛闲大师语录247页》 76.为人不必苦贪财 为人不必苦贪财,物物都是命中该。 贪得财来灾祸到,心机用尽变成灰。 77.自省 朝也忍,暮也忍, 辱也忍,苦也苦, 方寸之间当自省。 78.常住真心 大佛顶经云: 众生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灵峰宗论卷二之三10468页 79.生死大事 生死大事,人皆有之。惟颠沛患难中历过,倍应亲切,乃有历苦难而生死心仍未切者,虚妄我执,情计深厚,埋没本有智光故也。 灵峰宗论卷二之三10483页 80.治心不乱 古德云:心为一身之主,万行之本,心不妙悟,妄情自生,妄情既生,见理不明,见理不明,是非谬乱。所以治心不乱,须求妙悟,“悟”则神和气静,妄想情虑成为真心。 81.灾祸之来因 印光大师说: 若推究灾祸之来因,多由杀生而起。欲止杀业,须从戒杀吃素,护惜物命,及买放物命。 82.名与欲 “名”为招祸之本, “欲”乃散志之媒。 83.传家之宝 醒世歌 传家之宝 醒世歌~ 人生本是一场戏,凡事何需常生气。 夫妻子女缘相聚,为邻同事皆不易。 不管顺境或逆境,为人终得活下去。 大家欢天又喜地,一切何必太在意。 包容体谅加和气,快乐人生有意义。 84.学道当明事理 吾人学道,当明事理,如有一饭,拟供于佛,忽遇乞人,饥不得食,应即与之乞人,佛必加倍欢喜,众生即佛之心故也。 (雪庐老居士) 85.烦恼本来空寂 众生不解修道,便欲断除烦恼; 烦恼本来空寂,将道更欲觅道; 一念之心即是,何须别处寻讨。 86.念佛为正行 凡我同伦,宜各痛念娑婆险恶。早求出离六道,舍秽取净,勿骛虚名,勿执空见,勿受高帽禅和口头三昧惑乱,勿求旦夕速效,动诸魔事。恒以念佛为正行,勉修众善为助行。净念相继,愿相资,自然千稳百当。 《行策大师》 87.莫贪财 亿万金银无处理, 须当戒,莫贪财, 不如收拾礼金台。 88.净心即佛 《宗镜录236页》 了了识心,惺惺见佛,是佛是心,是心是佛。 念念佛心,心心念佛,欲得早成,戒心自律, 净戒律心,净心即佛,除此心王,更无别佛。 89.劝世人念佛好 劝世人,念佛好,持斋念佛终身宝, 急回头,莫说早,三岁孩童容易老。 无常到,莫大小,不分贵贱与王侯。 年年多少埋荒草,看来名利总成空, 不如回头念佛好。 90.色空如梦本同 迷者将空作色,悟者以色为空, 迷兮悟兮如梦,色兮空兮本同。 91.竭力放生 圆瑛大师说: 学佛者,不仅持律戒杀,尤当竭力放生,方合我佛慈悲宗旨。 92.不见有德 常人总不见自己有过,圣人总不见有德,不见有过,故其过山积,不见有德,故德天高。 《印祖法语》 93.憨山大师念佛偈 憨山大师念佛偈~ 佛土全摄一句中,是真如来异方便; 当在了了分明时,更无再起差别见。 94.错认红尘是家乡 错认红尘是家乡,三十年间梦一场; 而今感悟皆空幻,袈娑和泪礼空王。 95.此身须向今生度 此身须向今生度,莫待来生与后生。 96.息念返照 怒气易张,惟息念以观理,则怒自平。 浮情易起,惟返照以观心,则浮自定。 97.真空难解 真空难解,应须妙得指归,若空有之文,皆堕邪见。 《宗镜录103页》 98.设身处地扪心想 血肉淋漓味足珍,一般痛苦怨难伸, 设身处地扪心想,谁肯将刀割自身。 99.清净心 清净心智如世黄金,般若法藏并在身心, 无为法宝非浅非深,诸佛菩萨了此本心。 100.盲禅不可依从 印光大师说:每有聪明人,涉猎禅书,觉其有味,遂欲以禅自命,以为通方高人,皆属不知禅净所以,妄自尊大之流类。如是知见,断断不可依从,依之则了脱生死,恐经尘点数劫,尚无望也。 101.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102.因果分明 专谈道理失人情,顾了人情无理评; 情理从来难两顾,唯将因果论分明。 103.念佛为正功夫 念佛是开显本性,为正功夫。诸位修此法门不成功,则可断言修其余法门,皆不能成就。若离此法门,汝等能成就,吾即为大妄语,即入地狱。 《李老全集》 104.等觉犹忏 忏即是忏悔,无论修学何法,不忏,必无可成之理,等觉犹忏,遑论凡夫。 105.造寺不如救命 正念法经云: 造一所寺,不如救一人命。 106.聪明不能敌业 古德云:聪明不能敌业,富贵岂免轮回。生死到来一无所靠,唯念阿弥佛陀,能为恃怙,惜世人知者甚少,而真信实念者,更少也。 107.净宗之妙 唐.海东大师云: “四十八愿先为凡夫,兼为三乘圣人”可见净土宗之妙,首为凡夫得度也。 108.智者慎勿造因 害人之术,适以自害,智者慎勿造因。 《印光大师》 109.得意莫忘失意时 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110.出世间大孝 出世间大孝~ 奉告诸人,父母在堂,早劝念佛,父母亡日,课佛三年,其不能者,或一周岁,或七七日皆可也,孝子欲报劬之恩,不可不知此。 《竹窗随笔》 111.三世诸佛之略戒经 诸恶莫作二句,乃三世诸佛之略戒经,切勿浅视,当从举心动念处审察,若能推致其极,尚可以上成佛道,况其余福慧果位乎哉! 《印祖嘉言录133页》 112.弄巧成拙 印光大师云:修观想实想,或致著魔,弄巧成拙,求升反堕,宜修易行之行,自感至妙之果矣。 113.李炳南老居土说放生 李炳南老居士说: 放生,并非谁倡谁效,善道自然同耳。两教放生之经典各有记载,多不胜举,查书当知。 114.依法不依人 佛开示弟子依法不依人,无论何人名气多大,学问多高,如其所说,不合佛法真理,即同魔说,不可听信。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加入护持我们虚空网络弘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