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我在台中十年,对于李炳南老居士造谣生事的人就更多,方方面面、许许多多恶语常常在我身边,我绝对没有被他们动摇。我一动摇,我到哪里学东西?甚至于还有一些嫉妒障碍的,因为在台中这的有一点成就、有一点成绩了。你有成就,就免不了有嫉妒障碍的;嫉妒障碍的人想尽方法破坏,想尽方法逼着你,把你赶出台中。所以我在台中求学,高度的忍辱。我能忍耐我在台中,我跟大家说,只要李老师没有开口赶我走,什么人、用什么方法,我都不会走,我赖在台中,我一定要学成,我才会离开;我要没有学成,我决定不肯离开。我在台中住十年,哪有那么简单就把我赶走的?不容易,老师没有叫我走,什么人、用什么方法,我都不会走的。什么样的苦难,我都愿意受;什么样的沉重打击,我能够担得起,我就是不走,就是跟李老师学,我学成了。学成了,我就走了。我还跟那些人说:「我学成之后,你们这些人想请我到台中,我都不来。」为什么?当时你逼我。 所以我们听善知识的话,不能听别人的话。我跟谁学的?我跟老师学的,你不是我的老师,我不听你的;我听老师的。你们说老师的过失,可以说,为什么?你不是他的学生,可以说他的过失。我是他的学生,我不但不能说他的过失,我也不愿意听他的过失,保持我对于老师的真诚恭敬心,永远感恩的心。 诸位同学,找像我这样的学生,李老师叫我再找一个,我找不到了。所以我知道弘扬正法是非常辛苦的一桩事情,不是容易的事情。在美(mei)国,偶然之间遇到黄念祖,我们真的是志同道合。他在中国大陆弘扬《无量寿经》,就他一个人:我在海外也只有我一个人,我们两个见面,两个人非常欢喜。虽然是初次见面一见如故,志同道合;再找一个,找不到了。他往生之后,这个事情我又变成非常孤单。虽然有一些同学跟我在一块一起学习,我尽心尽力帮助他们,但是细心观察这些人学习的心态不如我,他们的成就当然也就有限。 所以我在这一段文里面,这个《讲记》里头,这个讲记是从前讲的,第五十一面,倒数第五行当中看起,「现在解释经文」,你们看这一段。前面这些希望同修们多多的看几遍,了解这部经里面讲的精义,精华的义趣。「世间人」指一般人,「弟子」是指在学的学生说的,毁谤老师、毁谤道德之人,有学生、有社会一般人,这都是严重的障缘,障碍我们学道,使我们这一生不能成就。说老实话,这些人就是冤亲债主,你要是上他的当,受他的影响,你这一生就被毁掉了。 下面讲「恶意」,我们在此地举了几个例子。第一是轻慢,轻视老师,慢怠老师。第二是嗔恨,第三是嫉妒,第四是背叛,第五是陷害。无论是有意、是无意,都是很严重的恶意、恶行。心里头有这个意思是恶意,表现在你的行为,那是恶行,这个罪过比什么都重。如果是真善知识,真的是有智慧、有大悲心,利益社会大众的,你这个恶意相向、恶行相向,那个罪过等于向佛没有两样,这是极重极重的罪业。因为结罪不是对个人,你是把一切众生学佛的机缘、修行的机缘、得道的机缘破坏了,结罪从这里结的。你害一个人罪小,你把大众闻法修行得道的这个缘断掉了,这是无意地狱的罪业。几个人懂得? 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这是你们很难体会到的。我们受了这些外面的恶缘、信了恶缘,我们背叛老师、离开老师了,你有没有罪业?你有罪,你有很重的罪。为什么?你做出这个样子,叫许许多多的人不要去相信这个老师。「你看,我跟他多少年,我都离开他了,他不是真善知识」,话不说,他的影响力在。如果你的影响力层面愈大,就是影响的人愈多、影响的时间愈久,你的罪愈重。这个意思你们有没有看出来?你们有没有体会到? 业因果报,非常微细,非常复杂,绝对不是几句话,能讲得清楚、讲得明白的。细细去思惟,你才晓得这个因缘果报就跟罗网一样,这个网很密,这个网很广,真的叫「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个人的思想言行行为,不能不谨慎。自己造无量无边的罪业,确确实实不知道;要是知道,你不但不会造业,你会积功累德,你这一生确确实实会有成就。 我们学佛,我们不依赖信徒的供养。我们靠什么?我们靠佛菩萨。我们有困难的时候,决定有感应。我们需要的时候,决定有护法神。我们相信佛菩萨,我们相信护法神。我有困难、我有需要的时候,有护法神来帮助,感应道交,不可思议。这是真正靠得住的,决定没有丝毫副作用,没有一丝毫弊病的。 我们一定要保护自己的清净心,保护自己决定不受污染,这是第一重要。为什么?心地清净不染,起心动念是智慧,不是烦恼。世间人,起心动念是烦恼;你们心中常生烦恼。你看看《坛经》里面,惠能大师对忍和尚说:「弟子心中常生智慧。」为什么他生智慧,我们生烦恼?他的心清净,他的心善良,没有毫分不净夹杂,没有毫分不善夹杂,所以生智慧。我们起心动念为什么生烦恼?心充满了不善,充满了不净,就这么回事情。不但对于道德之人、善师,我们用恶意恶行对他,我们对诸佛菩萨也是恶意恶行对他。 你们想想,这是不是真的?我们真的把佛菩萨看得那么重要吗?佛菩萨的形像供在那里,没有把他看在眼里。在佛菩萨形像面前,还是杂心闲话。大雄宝殿上也是一样,还是吵吵闹闹的,甚至于还打架,那就是目中根本没有佛菩萨。目中有佛菩萨,在佛菩萨面前,怎么可以有争执?怎么可以吵闹?目中连佛菩萨都没有。所以现在好老师也会原谅这些人,为什么?佛菩萨他都没有瞧得起,怎么会瞧得起老师?老师心里明白,知道这些众生可怜可悯,愚昧、糊涂、无知。所以道德之人、善师,绝对没有恶念对世间人、对众生,没有,一片真诚慈悲!所以他得诸佛护念,善神保佑。他要不得诸佛护念,善神保佑,他在这个世间不能住。 底下解释「道德」两个字,我在这里引用《礼记》上说的:「道者通物之名。」通是通达,对于一切人事物的真相通达了。「德者得理之称」,你通达之后,你把这些道理明白了,我们一般讲开悟、觉悟了;觉悟是德。「大者包罗万事,小则才艺善行」,这就是讲大道小道。大道是讲天地万物,我们佛法讲尽虚空遍法界,那是大道。小的,是个人的才艺,个人的善行。「道是一切圣凡共由之达道」,达就是通达而没有障碍。「日用事物当然谓之道」,所以我用现代很容易懂的术语。道是什么?自然的法则,自然而然,没有一丝毫人为的夹杂。我们讲「随顺自然」,这就是修道;违背自然,那就是违背大道。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