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瞪开眼睛,照顾脚下。’ 对于这种无理无情的教育,到了最后,我们都习惯了,只要老师一走到身边,就站起身来说: ‘老师!你要打就打好了,我们也不想再问为什么了!’ 像这样训练,使一个人在无理之前,都能服从,那么在真理之前,又怎能不低头呢?在无情无理的丛林里,你说,我头痛,肚子痛要请个假,休息一下,这是不会准的。 ‘老师会严厉的叱喝:‘没有出息,一点小小毛病就不能忍耐!’ ‘振作起来,学佛的人生死都不怕了,还怕头痛?’ 从表面看起来,老师是毫不顾念我们的痛苦与生死,但是事实上,他是大慈悲,他是在琢磨我们,启迪我们。 你们到了佛光山,希望各位能适应这种僧院的生活,因为要求法,就得抱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决心才行。 十几年前,在台湾上演过一部“宫本武藏”电影,宫本武藏是日本历史上有名的剑圣,是泽庵和尚把他训练出来的。他本来是一位冥顽不化的游民,警察也拿他没有办法,当时,泽庵和尚把他抓起来,吊在树上,大热天下被太阳晒,下雨时让雨淋。他在树上大骂:‘坏和尚!恶和尚!’骂得再大声,泽庵和尚还是安闲自在,而且又把他关起来,他捶打墙壁,暴跳如雷,但是,时间久了,没有力气打,也没有气力骂了,凶残暴戾之性没有了,宫本武藏后来成为一个脱胎换骨的人,这就是泽庵和尚教育的成功。 佛光山的“大佛法语”有四句话说: “千锤百炼出深山,烈火焚烧莫等闲; 粉身碎骨都无怨,留得清白在人间。” 这四句话说的是什么东西?这指的是“石灰”,石灰从矿里千锤百链开采出来,它在窑里面,经过很强烈的火焚烧,然后再经过粉身碎骨的冶炼,终于能留得清白在人间的墙壁上,这种千锤百炼,然后可以派上用场的教育,是值得记取的。 发心求证无师道 以启无上甘露门 我们到这里来学道,是发心而来的,有心而来的,我们来求的是什么道?“无师道”这是我们自己本具有的。所谓无师道,不是指技术工艺,不是文学数理,甚至不是知识的辩论,更不是思想的戏论,而是必须自己去求证和体验的那个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就是要自己去取证,取证后才能启开甘露法门。 我们平常在学校里求知识,为的是什么?为了将来有职业,为了衣食、为了名利、为了富贵,这是很有限的意义,而我们来学佛法的受用,不光是为了衣食与荣华富贵,它主要的是使我们能够安心立命,了生脱死,认识自己本来面目,学佛主要是学自己,要向自己的本心下功夫。 平常我们看到有人手里拿着一串念珠,说是念佛,有时,佛菩萨也要拿念珠,有人怀疑地问: ‘佛菩萨拿念珠又念谁呢?’ ‘念自己!’ ‘佛菩萨为什么要念自己呢?’ ‘求人不如求己!’ 佛法不是叫人顶礼膜拜偶像而已,主要的是借菩萨的慈容,把一个人原本具足的佛性,加以开显出来。 成就甚深平等忍 增长如空大慧心 我们的蒋院长,就任行政院长时所发表的谈话中,曾希望我们的社会能做到平实、平凡与平等,社会上常有人提倡人权平等、种族平等、男女平等,佛教所讲的平等,则和世人所说的平等不尽相同。佛教主张十法界的众生都能平等,佛教从修行引发正义的平等,有更深的含意,有更广大的内容,我们到这里来学佛法,就是要来学习甚深的平等忍,以回向布施给一切法界众生。 “增长如空大慧心”,世间上什么最大?海洋最大吗?哪里一座山最大?哪里一个国家最大?哪里一个星球最大?这些都不算最大,最大的是虚空,虚空何以为大?空是什么?“空”是我们大家的本来面目,缘起自性。 我们每一个人的自性充满法界,等如虚空,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亘古今而不变,历万劫而常新,只可惜我们都不知道,这就如同《法华经》中所说的“怀珠作丐”、“有宝为穷”,希望我们藉夏令营的机会,把自己本具的宝藏开采出来。 最近世界正在闹能源危机的问题,科学家们有的上山,有的入海,都在设法探求能源宝藏。其实,真正的能源宝藏,不是在山里面,也不是在海里面,而是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面。各位这次到佛光山来,可以说是在开采自己内心的能源宝藏。 其次,我要谈的是各位在参加夏令营以后,可能收获到什么样的成果。 学习前,要订个目标,这是教育家所常说明的,这在佛法里,我们叫做“克期取证”,订一个期限,而立志一定要达到的目标。比如打佛七、禅七,有一个七、两个七,甚至于七七四十九天内要克期取证。 在两周的夏令营里,我们也要订个目标,使在这里学了佛法以后,有某种程度的受用。 常乐柔和忍辱法 安住慈悲喜舍中 大家参加夏令营以后,要能“常乐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舍中”。过去,我们有时候,好勇、好强、好斗、无恒、无心、无志、任性、执着、自私,现在我们把它改成为慈悲喜舍,肯回头认错,不与人争强好胜,做事耐烦落实,立愿以智能堪忍对方的欺凌,运用柔和忍辱的妙方,境界会更高。 各位同学!你们知道把身心安住在什么地方吗?还没有学佛以前,你们安住在书本上,其次安住在交朋友感情上,再等而下之,就是安住在吃喝玩乐上了。这许多安住都不究竟、不长久,甚至往往会有危险,只有慈悲喜舍才是心灵上最佳的安住地方。 平常一样窗前月 才有梅花便不同 我刚才讲的是身心的安顿,现在讲的是生活如何处理,生活上如果有了佛法,情况就大大不同了。平常欢喜吃珍肴美味,有了佛法以后,粗茶淡饭也并不觉得逊色;过去穿的衣服是讲时尚,赶时髦,有了佛法以后,粗布的衣服,也会感到无上庄严。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