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三十八年到了台湾,台湾的寺院,普遍吃得比较好,可是一些寺院里的出家人却常常生病,我觉得奇怪,就努力追究它的原因。后来,终于明白了,我给它下一结论:“病”不是吃得好不好的关系,主要是吃饭时的观念要紧。吃饭的时候,你心情愉快,吃饭时生起正念,生起感恩感谢的心,离开贪念瞋念,那就是最好的营养。当然,各位不是出家人,对于饭食五观想,并不一定要严格做到,只要做一或二想随喜,有什么吃什么,带着欢喜、感谢的心进食,那就相当不错了。 四.生活要放下 有时候,我常看到一些老太太,自己辛苦了一辈子,把子女都抚养成人,男婚女嫁,并且生儿育女。可是却因为儿女都要上班,或者有事要外出时,老太太们只有在家帮忙照顾小孩。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家,还得替儿女们照顾他们的小孩,对于他们这种处境,我觉得很同情。严格地说,所谓欢度老年生活,颐养天年,应该无罣无碍,任性逍遥,为自己的生死打算,不应再为儿孙做牛马。 各位都是公教人员,一生为国家辛劳,再艰钜的工作,再崎岖的道路,都亲身经历了,现在既已退休,就应该要“放下”。要放下什么呢?就是放下功名,放下富贵,还要放下感情。也许有人会说,老夫老妻,大家在一起,马马虎虎过日子,也谈不上什么放不下。可是,有些人,对于自己的儿女、眷属,以及一些昔日养成的观念,却不能轻易放下,因此一般年轻人喜欢批评老年人为“老顽固”,所谓“顽固”,就是执着放不下。所以我要告诉各位,大家在生活上要能放得下。 佛经中有一段“四位夫人”的记载:有一位大富人,生平悭吝,既不修身,又不修心。他娶有四位夫人,最宠爱的就是第四夫人,终日恩恩爱爱,从不离开;其次是三夫人,也有很大魅力,使这富翁相会欢喜,别离忧愁;再其次是二夫人,当初在穷困的时候,很是相爱,但到了富贵时就渐渐忘记;最不使富翁关心的还是原配夫人,这位富翁对大夫人,给使作务,从未护视。可是,有一天富翁患了不治之病,临终前,他就向最心爱的四夫人说道: ‘四夫人!我平常待你最好,时刻不能和你离开,现在医生说我的生命已经维持不了多久,我想,我一个人死了多孤单寂寞,财产妻儿虽多,一个也不能带去,我请求你陪我一道儿死好吗?’ 四夫人一听,花容失色,大惊道: ‘你怎么会这么想?你年纪大了,死是当然的,我年纪这么轻,怎么能陪你死?你对三夫人也不错,何不叫三夫人陪你去?’ “唉!”富翁只得把三夫人请来,仍然照刚才对四夫人讲过的要求,再向三夫人提出。 三夫人一听,吓得只是发抖,连忙道: ‘这是不行的,我的年纪这么轻,你去世了,我还可以再嫁他人!你何不叫二夫人陪你?’ “唉!”富翁叹了一口气,摆摆手,叫三夫人退去。 三夫人走后,富翁把二夫人叫来,说明他一个人死去,太不甘心,希望二夫人能够陪他同死。 二夫人一听,连忙摇手道:‘不能!不能!我怎么能陪你死呢?四夫人和三夫人什么事也不肯做,家中的事都要我管,我不能不顾家就跟你去死呀!为了夫妻的感情,你死的时候,我会送你到郊外的坟墓!’ “唉!”富翁无可奈何的又是一声感歎。 富翁没有办法,只得把他平时不关心的大夫人叫到床前,对大夫 人说道: ‘大夫人!真对不起你,我过去对你太冷落了。但我现在一个人死去在阴曹地府,一个伴也没有,你肯随我一道儿死吗?’ 大夫人听后,非但不惊慌,而且很庄重的回答道: ‘嫁夫随夫,现在夫君要去世了,做妻子的我们,怎么好还活着,不如就跟你一起死去比较好。’ ‘你!你!你愿意陪我一道儿死?’富翁象是很意外的问大夫人,并感歎说道:‘唉!过去我都不知道你对我这么忠心,一直把你遗忘了。我对四夫人、三夫人爱护得比命还重要,二夫人我待他也不薄,到今天,她们忘恩负义,当我要死的时候,那么狠心的要离开我,不肯陪我死。想不到我没有重视你,你倒反而愿意永久和我在一起。唉!我太辜负你了,为什么我不早些对你好呢?’ 富翁说后,和大夫人就拥抱着一起死去了。 这故事中从未离开的四夫人是我们的身体,每个人都为自己装饰得很美丽,打绲煤苣昵幔览瞿昵幔晕颐堑奈蠢床⒚挥邪镏灰俑募薜娜蛉耍褪俏颐堑牟聘唬怂廊サ氖焙颍俣嗟牟聘灰惨酶鹑耍灰展思彝サ亩蛉耍褪侵傅哪切┣罾辈潘寄畹那灼菖笥眩比巳ナ朗保灼菖笥讯ザ嘣谒驮岬男辛兄凶咭怀蹋淮游椿裰厥拥拇蠓蛉司褪俏颐堑男摹T谏辈恢佬扌模恢捞扒笪逵剿朗保胖牢逵荒艽撸艽叩闹挥形颐堑男摹K健竿虬愦蝗ィㄓ幸邓嫔怼梗褪谴艘狻K裕桓鋈司”苋倩皇溃院找皇保搅死夏晖诵菔保钜舻氖且芊诺孟拢逵纠偷幕独秩绻垩淘疲拮佣缤奥房停虼耍蠹以谏钌弦芊诺孟隆?/span> 五.老死不可怕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般人都以为人会死,是的,“会死”,但是死的是人的肉体,不是人的精神。有的人对“死”感到恐怖、惧怕,因此,对于死亡的到来感到忧虑。譬如说他想到人死之后尸体的冰冷、僵硬、肮脏、厌恶,便产生畏惧的心理,因此,想求得长生不死的秘方。其实,在这个世界上,生命有生老病死,世界有成住坏空,一切都不能长久不灭,即使是山河大地、日月星辰也都在成住坏空的循环中,不会永存。何况是我们人四大假合的躯壳呢?但是,尽管肉体会死亡,人的精神却是永远不会死的。我个人在佛法里得到最大的欢喜与慰藉,就是我懂得了肉体虽死,而精神是不灭的。 人死就像搬家一样,这个房子要倒塌了,我们就想办法搬到另一个家去;好像机器坏了,当然要换一部新的,这实在不值得我们那么悲伤。搬房子时,要庆贺“乔迁之喜”;人死了,说不定能上生天界,或者成圣成贤,又何悲之有?一般社会人士,误以为人死都要变成鬼,因此,很多人长辈死了,马上替他念经超度,以为不这样父母就会下地狱,这是非常不恭敬的。为什么不想想自己的父母是往生极乐国土呢?有些黑社会人士不是也会说: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吗?生又何尝生,死又何曾死?生了又死,死了又生;其实,这一个死,不正是另一个生的开始吗?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永远没有停止。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