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又有两个妇女前来打官司。 她们两人带来了一个小男孩,都说这个孩子是自己的,在国王面前争吵不休。 国王也搞不清楚这个孩子到底是谁的。 他眉头一皱,计从心生,大声斥责说:「得了!得了!谁能搞得清你们的这些事。这样吧,你们一人抓住孩子的一条胳臂,谁能把孩子拉到自己身边,孩子就算谁的。」 两个妇女听国王这麼一说,就扯著孩子的胳臂拉。 冒充的母亲一心想把别人的孩子据為己有,毫不考虑地扯住胳臂拼命地拉。 而真正的母亲心疼孩子,唯恐孩子受伤,抓住胳臂又想拉,又不敢使劲。 国王见到这种情形,赶忙叫他们鬆手, 指著那拼命地拉扯孩子的妇女说:「你是冒充的,对孩子一点也没有爱怜的感情,你难道不怕把孩子拉伤吗?你如果能老实认罪,我可以饶了你,否则一定严办!」 那妇女慌了,连忙跪下磕头,承认自己的罪行。 另一个妇女则带著自己的儿子高高兴兴地辞别国王走了。
这时,檀腻觭想起路上毒蛇和鸚鵡的嘱託,便上前跪下,说: 「大王,刚刚在路上,有一条毒蛇想请教大王,為什麼牠每天从洞里出来时身体柔软,动作方便灵活;回洞时却感到僵硬痛苦。」 国王说:「每天早晨从洞裡出来时,没什麼烦恼,心平气和,所以身体很柔软。在洞外,牠遇到其他动物,常常动火,这样身体就变得僵硬,自然就僵直,行动不便了。你可以告诉牠,要时常保持柔和的心境,不要动不动就生气,就不会有不舒服的感觉了。」 檀腻觭接著问:「我还遇到一隻鸚鵡,牠在其他树上时鸣叫声都不好听,只有在这一棵树上叫起来最婉转动人。不知道是為什麼?」 国王答:「这是因為那棵树下埋有一罈金子,所以叫声好听。」
国王接著说:「你这个人冒冒失失的,犯下许多过错,但今天都原谅你。按照国法,树下这罈金子应该归国王所有。但我念你家庭贫穷,没办法生活,人还老实,所以这罈金子赏赐给你。你去把它挖出来,回家好好地过日子去吧!」檀腻觭十分感谢国王,返回家去。路上把国王的回答一一告诉毒蛇和鸚鵡。他用挖出的那罈金子,进行贸易,添置田產,从此再也不愁吃穿,过著幸福的日子。
当时的国王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前身,檀腻觭即宾头卢埵闍尊者。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加入护持我们虚空网络弘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