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皇帝与和尚的故事(四)(5)

可愍呵崩钊巽等徊恢裕谑抢⑷幌伦道士黄寿登座,立老子名义,佛教由会隐法师与他讨论,首先责 其立题不当,并对皇帝奏道:“黄寿身为黄冠,不知已讳,陛下 是老君之孙,岂有对人子孙面前,公然谈论其祖

可愍呵!”李荣愕然不知所对,于是愧然下座。

道士黄寿登座,立老子名义,佛教由会隐法师与他讨论,首先责
其立题不当,并对皇帝奏道:“黄寿身为黄冠,不知已讳,陛下
是老君之孙,岂有对人子孙面前,公然谈论其祖之名,五千文中
大有好义,均可立题,怎可以标圣人之名,犯了大不敬之罪,如
计罪论刑的话,黄寿死罪有余”。一会隐法师在皇帝面前,堂皇
之的痛责道士一顿,皇上命道士更换别题,黄寿因此遭受挫锐,
后来虽然言对,可是次序乖越,高宗说僧道两家此次论义,宗旨
未甚分明,慧立法师奏道:“众僧立义,道士不识其源,例如僧
立五蕴义,黄赜道士,以荫名来难,要知荫以覆盖为宗,蕴以积
聚为义,如色有十一聚,在色名之下,识有八种聚,在一名之下,
举统以收,称为蕴义,若以荫名来难,义理全乖,再说神泰立九
断知义,道士生来就未闻此名,虽然登上了论座,而不知发问之
处,无以遮着,就浪作余语,因此圣上听来宗旨不明,佛法的大
宗,是以因缘为义,所以说:”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例
如我们看见殿前的柱子,要具有五缘才能看,一、识心不乱,二、
眼根不坏,三、籍以光明,四、有境现前,五、中间无障,一定
要具足五缘方能看见,假使天黑,无光,纵有朱楹也无法看见,
以此类推,莫不皆然,再说我们人的出生,也是因缘所生,内则
业惑为因,外则父母为缘,身方得,生……皇帝听慧立法师,大
谈佛法,颇为高兴的说:“师等因缘大好,何不早论。”散席之
后,皇帝与给事王君德说:“敕语道士等,何不学佛经。”这是
第二次佛道论战,佛教又胜了一场。

三度论战,道士再北

显庆三年的冬天,没有下雪,皇上想弘法祈雪,召佛道二教,入
内殿讲论道义,召大慈恩寺义褒法师,东明观道士张惠之等,内
外宫禁,咸集法筵,参听这次的论道,开始时道士李荣,先升高
座,立本际义,褒法师赤升座共谈名理,互相论难……到后来道
士没话说嘲褒师道:“法师唤我为先生,汝则成为我的弟子。”
褒师应声挫道:“今对天子言论,申明邪正,用简帝心,你竟以
 荛之嘲,来尘黩天听,诚不可也,不过既然这样说,我也聊以
相答,我以事佛为师,我为佛之弟子,汝既称为先生,汝应先道
而生,那末你就为道祖啦!”道士忸怩,无话可答,手上的尘尾
垂顿,声气俱下,褒师也嘲道:“尘尾巳萎,尘巾将折,语声既
软,义锋亦推。”李荣无对下座,道士输了一次。

皇上再命褒师依法登座,义褒法师以摩呵般若波罗密为义,菩萨
大师,如来之母,摩呵诃也,般若慧也,波罗密者,到彼岸也。
道士之中有张惠元,姚道士等,次第来与褒师论难,姚道士道:
“般若非愚智,何以翻为智。”答道:“为欲破愚痴,叹美称为
智。张道士难道:”何者是愚痴,而将智来破。“答道:”愚人
是道士,将以智破之。“张道士说:”我那里是愚。”答道:
“般若非愚智,破愚叹为智,道士若亡愚,我智药亦遣。”他们
论到后来,张李姚三道士都参加来与褒师一人论战,褒师嘲笑道:
“两人助一人,三愚成一智,昔闻今始见,斯言有从记。”高宗
皇帝也不禁抚掌大笑,李荣等又俯首无言,默然下座了。

襄阳道人有精神

显庆三年六月十二日,帝召襄阳灵辩法师与道士李荣论难,因为
道士败了数次,皇帝同情弱者,对李荣道士警告说:“你今天要
慎重,你看,襄阳道人有精神,好交言,不要堕其圈中”李荣道
士还以老卖老的奏说:“孔子尚畏后生,况荣不如前哲。”辩师
奏道:“灵辩诚后生,李荣故当是老。”因为李荣是四川人,故
有此讥语,皇上大笑道“李荣巳被逼了。”正题尚未开始,李荣
先输了一着。

他们论战到后来,道士李荣无理可说时,就大声说:“明王有道,
致使番僧入贡。”辩师应道:“日碑生于塞外为忠臣于汉朝,道
陵长蜀中,作米贼于魏。”(曹魏时张道陵创五斗米教,凡入他
教者,要五斗米,道士称为张天师,世人称为五斗米贼)李荣默
然不能答,辨师又追道:“得嘲急解,何事踟蹰。”李荣道:
“即得玄旨,所以杜口。”辩师道:“鱼目不类明珠,结舌何关
杜口。”皇上大笑。并命辩师再难下去,辩师难道:“玄理幽深,
至人可渊,道士庸昧,如何能知。”道士答道:“玄虽幽奥,至
人深知,凡则浅知”,辩师难道:“道士学玄理,至人能深知,
道士得浅知,道士学仙法,仙人能高飞,道士应下飞,仙飞有高
飞,道士高下俱不飞,玄理有浅深,道士浅深俱不测。”李荣一
时不能答。辩师嘲讽道:“老子两卷,本未研寻,庄子七篇,何
曾披读。”继着又嘲之道:“闻君来蜀道,蜀道信为难,何不乘
凫游帝里,翻被枷项入长安,(敕令追李荣进京时著枷而来的,
不知是否在本地犯了什么罪,带罪进京。)李荣答道:“死压其
虑,稿木其形,行忘坐忘著枷何妨。”辩师道:“行忘坐忘,终
身是忘,亦可以行枷坐枷,终身著枷。”李荣怒道:“天子知道
有李荣,乃与李荣著枷,如何道人之流,皇上对你们何曾记录呢?”
辩师道:“天子今年知有李荣,来年也知有李荣,今年既然与荣
枷著,来年也与荣的枷著,圣恩未巳,著枷更无了时,不过详刑
抵罪,天子未必都知道,道士著枷,圣人何曾记识,倘若因枷被
识,也是以丑见知。”道士李荣,恼差成怒,大声骂道:“我是
道门英秀,蜀郡李荣,何物小僧,敢欲相轻辩师道:”李荣,李
荣,先乏雄情爽气,何劳嗔目厉声,区区蜀地老,窃号道门荣,
巳摧头上角,何用口中呜。“道士李荣给辩法师喜笑怒骂,连嘲
带讽的弄得答不上话来,如此讥讽嘲笑的事很多,每嘲一次,皇
皆随之大笑。

沙门不拜王者

高宗为太子时就受了菩萨大戒,初登位的几年当中,还是崇敬三
宝,后来渐渐娇慢,在龙朔二年的四月十五日,突然下了道屈僧
拜俗的诏书,令沙门致敬君亲,交付有司议定此事,就在本月二
十一日,有大庄严寺威秀法师等上不拜表,到了二十五日,道宣
法师等联名上不拜表,二十七日道宣法师又上荣国夫人杨氏,沙
门不拜俗启,并说明佛教隆替的事状,因为夫人是皇后的母亲,
崇敬三宝,广建福田,因为她出入禁宫,无人干涉的,所以宣法
师等,诣门致书,请她从中协助,阴止沙门拜俗之事。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加入护持我们虚空网络弘法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