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道坚法师:身为佛子,当作佛事(2)

和谐之道,也是中庸之道。《论语》云:“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焙托成缁岬奶岢觯Ω檬恰耙缘轮喂狈铰缘木咛寤!镀胛锫邸吩疲骸拔┐镎咧ㄎ唬遣挥枚⒅钣梗挂舱哂靡玻靡舱咄ㄒ玻ㄒ舱叩

和谐之道,也是中庸之道。《论语》云:“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和谐社会的提出,应该是“以德治国”方略的具体化。《齐物论》云:“惟达者知通为一,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和谐与道相通,为道之用,为当今社会之所需。中庸之德,具体表现为勇气,为节制,为惠与,为壮大,为大度,为温和,为谦让,为机智,为友爱。此为佛陀常作狮子吼,为世间善士所宣世法也。

与友教和睦,促进教内和谐,为社会和谐之所需。与友教和谐,当充分尊重不同信仰者,以多元文化的维度,整合各教团资源,共促和谐。教内和谐,则加强南北(南传巴利语系佛教、北传汉语系及藏语系佛教)的内对话,融大小佛乘,皆佛弟子,以此团结各族信众,促进社会的和谐。还要加强宗派内对话,不再有宗门教门之争,法法平等,只有一乘之道。

在每一个教团内,要加强“信仰建设、道风建设、教制建设、人才建设、组织建设”,吸取中华传统管理的精华,采纳西文管理之条理,创新丛林,振兴宗门。“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规划佛教的未来与航向,尤为重要。社会之和谐,佛教之兴衰,匹夫有责,我等出家行道者,安能苟且偷生!

佛教重视生命与心灵的教育,以成就非凡的人格,完成弘法之伟业,当“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由学而行,精进无间。

身为佛子,当作佛事。以一人之力,笃行佛道,则身心和谐;以一寺之力,重振宗风,则和顺乡里;以一教之力,弘法利生,则社会和谐,社会清明,为大同境地也。和谐社会,心无暴戾之气,身无百日之忧,社会无逆乱之患,所谓“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则成人间净土,金莲遍布也。(信息来源:重庆华岩寺)

 

编辑:明蓝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加入护持我们虚空网络弘法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