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楚南无量寿佛崇拜(2)

民国年间,寿佛信仰在衡阳仍十分盛行。 1943年,太虚大师到衡阳弘法,驻锡大罗汉寺,听雁峰寺僧人介绍无量寿佛的事迹,欣然命笔,赋诗《赠雁峰柏师》,盛赞寿佛德操,诗云: 闻道雁峰寿佛寺,异迹尤称世所寿佛

民国年间,寿佛信仰在衡阳仍十分盛行。 1943年,太虚大师到衡阳弘法,驻锡大罗汉寺,听雁峰寺僧人介绍无量寿佛的事迹,欣然命笔,赋诗《赠雁峰柏师》,盛赞寿佛德操,诗云:

闻道雁峰寿佛寺,异迹尤称世所稀。

寿佛乃是郴州产,一登衡霍心地开。

自性宝藏用不竭,神功圣德般般齐。

一旦因缘时节至,潜辉幽光扬太微。

金刚倒作金刚姹,柳标横担头不回。

东州全州无定踪,彼岸此岸两俱离。

一去全州尤奇绝,河流能塞山能移!

消息悠悠迄今日,五百再来应符期。

太虚大师另有一首《和柏师》中也有“寿佛宗风自一家,名山胜事总堪夸!”之句。

寿佛信仰还在长江以南的广西、广东、乃至福建、四川、湖北等地广为流行。《湘山志》记载:唐宋间,寺在湖广宝(邵阳)、衡(衡阳)、永 (永州)、道(道州)、郴(郴州)、靖(靖州、)武(武冈)者,曰铁佛、曰雁峰、曰光孝、曰开元、曰报恩、曰法华、曰天予,在广东肇香山、阳江者曰光孝、曰无量、曰天予,在广西桂平吾(梧州)、横(横山)、柳(柳州)、庆者,曰万寿、曰光孝、曰寿佛、曰开元、曰湘山,供奉师像,至今香火兴崇……

值得注意的是,前来朝拜的香客“皆以水旱兵火之灾,疫疴之厄,嗣续之艰祷,罔不应报也。”朝拜无量寿佛,有求必应,十分灵验,极具民间信仰意味。由于无量寿佛的深刻影响,广西全州的湘山寺成为中国南部数省香客朝拜的圣地。有两个民间节日与寿佛信仰相关:二月初八香花会,七月七日晒衣会。江苏、浙江、福建、湖南、湖北、广东、广西众多人士“囊负香烛,络绎于道”。

《湘山志》记载,全真去世以后,经常显灵于世,驱灾除患。民众相信他是阿弥陀佛的化身,但凡遇到灾患,诸如久旱不雨、蝗虫为患、水患、火灾、匪患、乃至于求嗣,必求祷于寿佛,求必有应,“屡祷屡应”。

寿佛崇拜应与中国人追求长寿的愿望相关。寿佛活到130岁以上,实属罕见,人们自然生出一层神秘感,一种敬畏、敬仰。

全真是一位佛学大师,有数十万言的著作流行于世。全真的弟子圆镜、圆鉴曾编辑《遗教》十二部,每部十二卷,计有114卷,总计数十万言,收录寿佛避难在覆釜山,于演经台所演说开示的歌偈,已散佚。寿佛另一著作《湘山百问》,是全真门徒汇录寿佛解答学子的疑问,有关于经典的义理的解答,能从中窥见寿佛的佛学见解。现仅存残篇。

寿佛自幼善于歌唱,他出口成章,善于用偈语教化众生,有《牧牛歌》十首,受到学者重视。

会昌法难之后,全真再度回到湘山净土院,弘法方式发生重大变化,一改机锋棒喝的做法,每天召集徒众开讲《无量寿经》,参学十二观。《湘山志》记载,“或善男女来请教,寿佛酬以信心念佛而外,无复他语。”无量寿佛讲《无量寿经》,教信众以信心念佛,参学十二观,已由修禅而转入净土法门

寿佛在弘扬佛法过程中,强调佛法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对前来求佛法者,寿佛告以“说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对士大夫,则曰“忠孝是佛”;对农工则曰“勤俭是佛”;对商贾则曰“公平是佛”。《湘山志》载:庚午(850)夏天,永州刺史韦宙办斋供佛,礼请无量寿佛。太守问无量寿佛延年长寿之术。师回答:“公欲长年乎?忠国勤民,以循良继先躅,以福涌贻子孙,即其术矣。”士绅庶民纷纷顶礼,争先恐后施舍金钱供养,寿佛一概谢绝,说:我要这些东西作什么?不如把这些金钱去交租税、拯救穷苦和孤寡,作一个善人。(信息来源:世界宗教文化)

编辑:明娟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加入护持我们虚空网络弘法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