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贤法师生于1920年,四川省蓬溪县人,1931年出家,1932年在四川南充王恩洋居士创办的龟山书院参学,1938年于重庆依法尊法师受沙弥戒,1941年于四川开县大觉寺依雪松法师受具足戒。1936年至1941年攻读于太虚法师创办的重庆汉藏教理院,亲受太虚法师教诲。多年来,秉承太虚法师遗志,弘法不缀。现为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ZX"、重庆市佛教协会会长、重庆佛学院院长、重庆慈云寺方丈。
佛教在线:在抗日战争期间,我国佛教界积极参与到抗日护国的洪流中,其间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层出不穷,其中令您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惟贤长老:我所了解的是抗战期间重庆陪都的事,其中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是太虚法师组织“国际访问团”的事,一个是乐观法师等组织“僧侣救护队”的事。
抗战期间,滇缅公路是国际援助物资进入我国的一条生命线,但缅甸受日本的谣言蛊惑,而一度关闭了滇缅公路。1939年,太虚法师组织佛教国际访问团访问缅甸、印度、新加坡等国,宣传中国抗战,呼吁东南亚国家对中国进行支援。 佛教在线:战后,中日佛教界积极展开友好交流活动,这些活动对于发展两国佛教事业和促进两国和平友好关系都产生了积极贡献。作为这些活动的参与者,您有怎样的感受? 惟贤长老:解放以后,赵朴老与日本、韩国佛教界的友好交往工作搞得很好。从1995年起,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定期召开,形成了中、韩、日三国佛教界的黄金纽带。 佛教在线:近年来,“钓鱼岛”、“参拜靖国神社”、“教科书”、“慰安妇”、“遗留化武”等问题一次次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在目前中日关系的困难时期,我们佛教徒应当如何维护和促进两国和平友好关系? 惟贤长老:我们佛教徒应该热爱祖国,对于日本的上述错误行为应当持反对态度。 佛教在线:在和平时期,如何用太虚法师的“人生佛教”思想来指导我们的工作、生活? 惟贤长老:和平时期,佛教徒应当爱国爱教、保卫祖国,积极参与国家建设,使我们的国家走向繁荣之路,这正是“人生佛教”思想的体现。 编辑:本文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