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证严法师著:静思、智慧、爱(3)(3)

佛陀曾问弟子:“人命何在?”有人回答,但佛陀不满意,一直问到最后一位弟子才回道:“人命在呼吸间。”佛陀说:“汝答对了焙粑驮诜置爰浒。∷运担松娜氛媸窃诠置牍亍N颐悄鼙е懊牍亍钡男睦恚

佛陀曾问弟子:“人命何在?”有人回答,但佛陀不满意,一直问到最后一位弟子才回道:“人命在呼吸间。”佛陀说:“汝答对了!”呼吸就在分秒间啊!所以说,人生的确真是在过分秒关。我们能抱著过“秒关”的心理,就会爱惜生命、珍惜人生;能惜福的人就能行善,能行善的人必能时时快乐,这也就是幸福的人生。

自省解脱

有些人曾说:“我没做错事,我心好就好,又何必再去行善呢?”但是,善事就是从心好而表现于外的行为,比如说一个需血的人,你只说:“我好爱你,好关心你。”但却又不捐出血来,这样的心好有用吗?既然你那么爱他、关心他,正好你的血能运用、能救他,就该捐出来,这才是真正的心好啊!

所以我们应该要常常反省自己:我有这分爱心、好心,但是,有没有把它发挥出来呢?我的言语行为是否有违失不检点呢?如果能常常反省自己,不让行为有所偏差,不让观念有所错误,那就绝对不会有缺失错误了。

圆满的功德

什么样的功德才能圆满具足呢?福与慧双具才是圆满的功德。有的人单修智慧而不去发挥助人的功能,则不能算是圆满的功德。

就如同读书一样,有些人从小学、中学、大学……成绩都拿第一名,学识非常丰富,等到毕业后,却不把这些知识发挥效用,这又有什么用呢?多可惜!

所以说,学了之后必须发挥效用,才能造福人群,才能得福。福并不是用嘴巴说说即可,也不是用头脑去想想而已,而是要身体力行地去做,能福慧兼具才是毕竟圆满的功德。

生活的佛教

社会上有很多人一听到佛法,就以为佛法很深奥,认为这并非一般人所能接近的,所以退避三舍。其实,佛陀的教法如果只著重深奥的道理去研究,那只是文学游戏,会越钻越深而不能自拔,这是错误的。反之,若以平易近人、日常生活的教育来接受、利用,才是真正合情合理的人间佛教教育。所以佛陀告诉弟子们:“我所说的教法,你们不要只是听听,也不要只挂在口头上谈论而不实行道法,如此反会乱了心思。”

平等心

佛陀是个实行者,是个平易近人的教育家,他是做过之后才来说法教化;他是先放下、看开之后,才来教我们放下、看开。世间的名与利、财与欲,有谁能看得开呢?但是佛陀在未出家之前,就已把名利财欲看开了,他有父有母,也有妻有子,他也有责任啊!可是他为了让普天下的众生都能得到解脱,所以辞亲割爱,放弃名利地位,苦修十一年。这段时间真是难忍能忍,难行能行啊!

佛把一切的烦恼从心中完全驱除,视天下的一切众生如他的父母,把自己的父母也奉为天下的众生,这就是平常心、平等心。他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所以回过头来教育大众,希望人人达到与佛同样的解脱自在。因此,佛陀的每一句话,都是在他的日常生活中施行教育,他不是用口戏论,而是用身体力行去实践真理于人事中。

舍杂乱心

佛陀说:修行千万不能停滞於戏论,要赶快舍离乱心,把烦恼心转为清净心,舍离世欲心,回转为佛法智慧心。如能言行一致,则必能感受无限快乐!

比如说,我一再呼吁医院需要血,希望大家能提出爱心来捐血。身外舍身、身内舍血,能把身内的热血抽出来流在别人的身上,救人一命,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欢喜的事!这也是一分功德啊!你说你很有爱心,若只在口头上说“我有爱心”,而不能行以动来表现爱心,也是和戏论法无异。

坚定不移

佛即将入灭时,问弟子有没有疑问,但是都没有人回答。这时有个弟子叫阿(上“少”下“兔”)楼驮,他是佛陀欲家的堂弟,他起来看众弟子的脸,大家都显得很平静,他知道大家都无疑,因此就向佛陀说:“世尊,月可令热,日可令冷,佛说四谛,不可令异。”他又说:“佛啊!有人看到中秋月是那么地光亮,说月是热的,也有人看到天刚破晓时的太阳光那么柔和,而说它是冷的,但是佛陀所说的四谛法是真实不异的。”

在《药师经》中,阿难也曾向佛陀说:“月可令堕落,妙高山王可使倾动,诸佛所言,无有异也!”意思是:阿难曾代表大家向佛陀说:“即使月这从天上掉下来,须弥山也倾动了,但您所说的教法,我们是坚信不移。”

这是对佛陀所说的教育有坚定的信心而做的比喻。

欢喜承受

人生为什么会若呢?佛陀曾告诉我们:“欲知今世果,前生作者是。”你这辈子会苦,是因为过去生中了苦的因,苦是从恶而生的。所以,要知道来世会得到什么果报,今生所做的一切,就是来世的果啊!

有些人问我:“师父,为什么我们一看到你就会很欢喜呢?”我回答道:“因为过去世中我看你们都很欢喜,你们也不讨厌我,所以今世我们相见了,彼此都很欢喜,这一切都是因果。”

“因灭故果灭。”——你若不种苦因,就不会有苦果。

也许有些人会说:“我这辈子苦得要命,要如何才能消业呢?”我都同样一句话说:“欢喜去承受一切,业就会消啦!”

开启心门

众生由于无明迷惑,才会做很多的错事,说错了很多的话,等到反省时才来懊悔自己、责备自己,这又是多痛苦呢?甚至有些人不但不会反省自己,反而责备别人、怨恨别人,而发生了种种情杀、仇杀、财杀。

看看现在的社会,有人为了情而惹火烧身;有人因看不开,处处与人计较,互相怨恨以致伤人、自shā,甚至惹来杀身之祸;更有些人因为贪念,不肯取诸社会、用诸社会,为保护自己的财产而丢了生命,这都是因为被无明所迷惑!

自shā或被杀的人固然可怜,shā人的人也是终身遗憾与可悲啊!他不但无法逃避法律的制裁,更逃不掉shā人恶业的因果,这就是众生一念无明、心地黑暗所招来的灾祸。

佛陀出现在人间,就是为了开启这些道理,我们的心门一旦开启,就能知已知彼,所做的一切都是众善奉行之事,对人、对事也一定都能充满爱念。

佛学

常常看到很多人信佛、拜佛,但是只信佛而不去学佛,那就是迷信了;学佛就要学得像佛一样,在未成佛之前,称之为众生,如能学佛的修养、慈悲,学佛的智慧,认清自己,体会宇宙的真理实相,如此就是佛。

有些人问我说:“师父,我想安个佛像,但不知要供奉在哪个位置?也不知道哪个时辰比较好?”

其实家中安置了佛菩萨,是要启发你、告诉你——身为佛教徒,面对佛像时要常生恭敬心;并且提醒自己要虔诚念佛,念得佛菩萨的那分慈悲心就是你的慈悲心。

最灵感的佛是活生生的人,你要求佛救你,更不能忽视身边的良师益友。因为人真会救你啊!人会纠正你哪错了,教你如何改正,要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在迷失的时候能及时点醒你,这就是我们人生中的贵人。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加入护持我们虚空网络弘法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