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病、死的问题永远存在,我们不仅要照顾生者,也要关切死者,才是尽心。若处理不当,就成荒唐笑剧了。曾经有居士告诉我他岳父往生时,大家为了让岳父风风光光地离开人间,决议由不同辈份的人出钱请几辆清凉秀电子琴花车:一辆专门哭爸爸的,由儿子们出钱;一辆专门哭爷爷的,由孙子们出钱;哭哥哥弟弟的那辆,由伯叔们出钱;而几十人的乐队排场,大家一起出钱;最后那一副上好桧木制的棺材当然就由岳父自己支出了。于是,他岳父就在众车、众人的簇拥下“浩浩荡荡赴前程”。 这样热闹喧哗的丧仪场面,不但失去了哀悼、送别的真实心情,反而令人啼笑皆非,备感讽刺。听说还曾有人在丧仪上请了脱衣清凉秀来表演,等到了亡者入土的时辰,却找不到家属,原来大家都跑去看脱衣秀了! 中国大陆对千岛湖死难者的处理确实抹煞人性,而台湾丧仪用电子琴花车的排场取代人性中的亲情,也是值得深思的。佛教徒要学习简朴、虔诚,以不同的角度看待事情,不要人家这样做,自己也盲目地作无谓的浪费,要重视心灵的精神生活,这才是正信的佛教徒。
不良的习惯也是不正知。我常听人赞叹学佛的人都少赌博、酗酒、不乱丢垃圾,这真是社会的好现象。除此之外,我觉得还要注意应对进退。 现在台湾经济改善,很多人出国旅游,听说有人到大陆旅游,不知什么原因被罚十元人民币,受罚时不仅没有歉意,反而财大气粗地掏出一百元说:“喔!十元?一百元让你罚!” 台湾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我们每个人都与有荣焉,因为大家都参与了“打拼”,在日常生活中更应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走出国门,让人觉得台湾来的观光客“有够好、有够赞”,都能“富而好礼”,才是一个进步社会的好国民。
有些人每天行事排得满满的,时间都给了别人,却不给自己时间让身心安静下来,这也是不好的习惯。一会儿烦恼,一会儿欢喜,心里老是患得患失,非常痛苦。不但个人烦恼,周遭的人也受池鱼之殃。另外有些人心里无法安宁,就依赖许多应酬、刺激才觉得充实;一旦闲下来,就感到空虚,无所是事,像生病一般。这些都是因为不了解人生真正的快乐、幸福,是来自于内心的自在与安宁。因此,不妨留点时间给自己吧! 平日我们常用心注意外在事物,却很少感觉自己的呼吸,除了念佛,尝试去数一数自己的呼吸,学著回光返照,心先稳定下来再处理事情。这是一种修养、修定的功夫,也是使自己更有智慧的方法。 在瞬息万变的世间,任谁都无法避免生老病死,惟有修学佛法具正知正见,才能使我们的人生更为安宁、自在、美化。
(本站只为提供大众方便,未验证信息可靠性,请自行确认)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