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这个事情自己知道,从现象上看,你会觉察得到,譬如你看经,从前看经记不住,现在看经很容易记住。从前看经不懂,现在看经字字句句都能看得懂,这就是进步。同样一部经,去年我读的,跟今年读的境界不一样,今年比去年解得更深、更广;到明年,明年比今年又更好。所以经里面,我常讲经教没有意思,你不要求它的意思,它没有意思。正因为它没有意思,它在起作用的时候无量义!它要有意思的话,就不能有无量义,那就变成死东西了。活的!要怎么样学它?清净心对它。印祖讲的话要记住,讲得太好了,「诚敬」。以诚敬心对经本,遍遍意思不一样,遍遍都生智慧,你才得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你对它不了解,就枯燥无味;遍遍有悟处,你说他怎么不快乐? 没有悟处就麻烦了,没有悟处是心不清净、是心不诚;如果心诚,如果有恭敬,决定有境界,法喜出现。境界的大小、浅深、广狭,完全是你诚敬的程度。祖师的话,你一分诚敬,你就有一分的悟处;二分诚敬,有二分的悟处;十分诚敬,就十分的悟处。你说他怎么不快乐?只要契入佛经之后,这个世间所有一切法你就不想看了。摆在你面前,为什么?古德说一句话,你就懂得了,「世味哪有法味浓」!你没有契入,你不懂这句话;契入之后,才晓得这句话真的,这句话说得好!接触到法味,不要说人世间的事物,你把它舍得干干净净。欲界天、色界天,是大梵天王、摩醯首罗天王,要让位给你,不要!那个东西太麻烦了,不惹这个麻烦,真的,不是假的。这是人生最高的享受,超过摩醯首罗天王。 问:第三,如出现异常现象应如何处理? 答:异常现象有相应、有不相应,相应的很好,譬如见佛,见到西方极乐世界,不必告诉人,见如不见,这样子好。我们初祖远公,慧远大师一生见过三次西方极乐世界,从来没有跟人提过。往生的时候这个境界又现前,他才告诉大家,「我往生的缘成熟了,我要走了,这个境界过去我见过三次」。人家问他,你见过极乐世界是什么样子?跟《无量寿经》讲得完全相应,这个异象是正常的。如果说所见的跟经上讲的不一样,那就是魔示现的,那不是真的,是假的。所以无论是佛、是魔,只要你不执著、不分别,什么事都没有,《楞严经》上讲的,是好境界。佛现的、魔现的,一执著,你就上当了,为什么?你清净心失掉了。 所以佛不轻易示现,示现的时候你没有欢喜心,你没有分别执著,才可以。你还会被境界影响,还有欢喜、还有执著,佛不能现,现一次就把你的功夫降低了一个等级,佛不会做这个事情。但是魔会做这个事情,魔希望你修行的功夫往下坡走,他不希望看到你提升。 问:第四,他说道场尚未建好,但到此念佛者已不少,大殿中有许多佛像,同修晚上是否可以在此地养息? 答:最好是念佛,念佛可以分班,念累了的时候可以坐下来,止静,养养精神。坐一会儿之后,起来再跟著大众一起念,好,比什么都好;不要贪著睡眠,这个很重要。如果大殿没做好,人需要休息,需要躺下来睡的话,最好不要在大殿。另外搭个简陋的房屋,都可以,只要能够遮蔽风雨就行了。不要跟佛像在一起。 问:第六是中国同修问的,我们道场出家众,多年以来皆以《阿弥陀经》为日课。现在有许多在家居士来到道场,习惯诵《无量寿经》。请问在道场应随顺出家多年的习惯,专持《弥陀经》;或者是恒顺在家居士,诵《无量寿经》? 答:道场有这个情形,最好用两个堂口,不要在一起。就是两个堂口,愿意诵《无量寿经》的,到诵《无量寿经》的殿堂;愿意诵《弥陀经》的,在诵《弥陀经》的殿堂。不要混在一起,这样就是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如果是专修,应该建两个道场,不要在一个道场,一个道场会把磁场搞乱了,两方面都不好。所以同一个宗派,为什么建那么多道场?原因就在此地。必须适合众生的根性,不同的根性一定是要在不同道场。 问:第七是澳洲同修问的,他说我已是年逾六旬的学佛者,多年来一直是自己生活,在道场服务做义工,现在年纪大了,很想找一个地方安心修行。但对处理现住的这栋房子感到困惑,捐给道场又怕道场将来不如法,留著房子又心常罣碍。请问如何做到真正放下? 答:你的房子捐赠道场,捐赠的时候,你要细心观察这个道场是不是正法道场。如果你觉得这些人还不错,你可以捐给他,捐给他之后不要再过问,不要再放在心上。「各人因果,各人负责」,你只交代这句话就可以了,你就可以安心。他做错了,将来他负责任,我没有做错。捐赠道场,我们要学谈禅法师,新加坡有位谈禅法师,我很尊敬他。一生过著最简单、最节俭的生活。平常他喝自来水,凉水,不煮的,自来水拿来就喝。我去看他,是贵客,在小摊子上买一杯矿泉水,那是他对待贵客。他在城隍庙摆个小摊子,卖香、蜡烛、纸钱,那个收入很微薄。常年不断的累积,他财富就很可观,到处帮助人盖庙,拿出来的真是非常可观。 我第一次遇到他是在美(mei)国旧金山。旧金山大觉莲社买了个房子,现在他们的社址,当年是美金七十万,他们只筹募到三十万,谈禅法师就帮助他四十万。钱拿出来之后不闻不问,从来不问的,就是交代一句话,「各人因果,各人负责」。他是福州人,听说在福州建了一个西禅寺,花了二、三百万美金,都是他拿的。你看看他的样子,穿得破破烂烂,坐在那里卖香烛。自己一分钱不乱用,一点好东西他都不吃,吃最简单的。这个人是个了不起的人,累积下来的钱都拿去盖庙。不闻不问,这就对了。我们捐出去的东西,还常常放在心上,错了!你何必去捐它?这叫真正放下。 问:第八,供养道场的资金有各种项目,如造佛像、刻录光碟等。如遇突发性灾难,或得重病急需费用,是否可以把十方供养的资金,拿出一部分救济?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