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法道场,决定是有道风、有学风,这是正法道场。「道风」是什么?修行,它有他们修行的方法;「学风」是研究探讨教理,今天讲的讲经教学,这是学风。学风、道风都不违背经教,这就是正法道场;如果道场里面有教没有修,只有天天讲经说法没有修行,算是半个正法道场;有修行没有讲经说法,也是半个正法道场;圆满的一定是道风、学风并重。 可是净土宗又有个特别,像印光大师过去灵岩山的道场,一年三百六十天天天念佛,没有讲经的,这是纯正法道场,只有净宗可以。进入道场念佛的人,对於净宗的道理、修行方法、境界都大概了解,到那里去是专修,不必要再讲了,讲经是打闲岔。为什么我们现在一定要解行并重?是我们现在进入念佛堂的念佛人,信心不坚定,还有怀疑,还会见异思迁,所以不能不讲经,不能不在教下奠定信心、愿心的坚实基础,是这个原因。 邪正一定要从这个地方去观察,更进一步的观察,就是他是不是真的做到了?不管是哪个宗、哪个教派,也不论大乘、小乘、显教、密教、宗门教下,他要真正如理如法的修行,这是真的,若不能如理如法修学,就是假的。像《了凡四训》里面说的原则,有真有假,有邪有正,有偏有圆,有半有满,你把《了凡四训》念一念,仔细去观察,你就会很清楚、很明白,就有能力辨别什么是正法,什么是正教。修行的根本基础就是十善业道,如果他的思想言行与十善业不相应,与十恶业相应,他就是假的不是真的。这样的人,我们应该怎么对他?恭敬而不赞叹。善财童子教导我们,我们对他恭敬有礼貌,但不赞叹他,我们不去亲近这个道场,不跟它学习。 问:「师父教我们『受持读诵,为人演说』,我们介绍佛法弘扬净土,有人信、有人不信,有人与宗教FLG扯在一起,甚至毁谤。请问我们是否有罪,能否继续演说?」 答:你没有罪,你可以继续演说。我们把自己所学的,我们学多少就说多少;没有学的、不知道的,他来问,我们就回答:这个我还不知道,我还没有学到,这绝对没有过失。孔夫子说得很好,「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千万不要强不知以为知,那就容易出错误,就自己知道的答覆,这样就好。要把佛法热心的介绍给人,他信很好,他不信也很好,为什么?「阿弥陀佛」听到耳朵里去了,「一历耳根,永为道种」。我们知道现在他不信,也许来生来世他就会相信,我把这种子种到他耳根里去了,拔也拔不出来。 FLG决定不是佛教。我听一些人说:「FLG讲,他是在佛法之上,所有一切佛都不如他。」这是假的,我们在经典里面看到,他真的要成佛了,佛跟佛平等,佛佛道同,没有哪个佛在高、哪个佛在下,没有这个,绝对没有。成佛之后,也没有先佛,也没有后佛,他是平等的,古人有个比喻,像江河里面的水一样,流到大海就平等了。流到大海的海水,你说哪个水先来、哪个水后来的? 都没有。真正有成就的人,心地是慈悲的,心地是平等的。如果还有高下之分,高下之分里面就贡高我慢,贡高我慢决定是凡夫才有的,那是严重的烦恼,他贪瞋痴没有断,他是凡夫。这是冒充佛法的外道,我们要把它认识清楚。问:「读《无量寿经》有些字读音,不知是否准确,如『行』有的时候念ㄏㄥ ˋ『乐』有的时候念 一ㄠˋ,有这几种读法。请问读错音是否影响效果?这是否著语言文字相?」 答:这不是著语言文字相,一定要把音念准确,如果自己没有把握,请问别的同修,要看上下文的语气,你就知道应该念什么音。 问:「净宗有哪些门规,特别是对在家居士,如建佛堂烧香、供佛、拜佛、诵经、念佛,包括给师父写信,不知称呼和格式?」 答:这些问题你问我们净宗学会的这些法师,他们会给你解答。至於对师父写信这个称呼、格式,佛门也有一本小书,可以找得到,可做参考。 问:「弟子有以下的心愿,但懂得师父教导随缘而不攀缘。第一个,弟子想奉事师父一天,哪怕一时一刻,甚至於见见面也行。」 答:这个事情不难,随时可以跟我联络,我很愿意跟大家常在一起聚会,只要有时间都好。如果人多的话,我们要做安排,安排一个场地,大家在一起见面。 问:「弟子想在新加坡净宗学会念佛堂念佛一天,哪怕是一时一刻也行。」 答:新加坡净宗学会念佛堂很小不大,不如在居士林念佛堂念佛。你如果实在愿意到那里念也欢迎,也不拒绝,都可以。 问:「请师父常住於世,讲完《华严经》、讲完《无量寿经》,培养更多的弘法人才,普度众生。」 答:这个事情,我也随缘不攀缘,不勉强,如果有机缘的话,我确实希望把《华严经》讲圆满。过去我的老师发这个愿,他说他要把《华严经》讲圆满,然后再讲一部《弥陀经》,他就往生。结果《华严经》讲了一半他就走了,这当然有他特别的缘分,佛法一切都在缘,缘聚缘散。我们大家热心弘法、修法,依教奉行,就能够转业报身为愿力身,业报不自在,愿力就自在了。愿力虽然自在,老师自在,可是大众不自在,大众要有人真肯学,佛氏门中,不舍一人。 李老师为什么《华严经》讲一半,他就不住世?我们冷静去观察,也能够看出一点迹象。在一个地方住的时间住久了,学的人心里疲厌了,他又没有办法找一个新的地方。众生的心总是喜新厌旧,在一个地方讲经说法说了三十八年,说的连听众都讨厌了,那怎么能不走?他不讲完也得走,道理我们要懂;好在我到新加坡才三年,没有那么长久的时间。我们在国(guo)外走的地方很多,常常可以换新地方,李老师在台湾没出过门,他没有办法去换地方。尤其晚年年岁大了,外面人也不敢请讲经,虽然他身体很好,总是年岁大的人,请的时候责任太重,万一照顾不周到,他往生了,请的人负担不起。所以到台中去看他的人很多,请他出去弘法的人几乎没有,这是有特别的原因。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