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佛教的宇宙观》(4)

天堂可以在人间实现,地狱也可以在人间看到它的惨烈状况。譬如到菜市⒉吞沟曜咭辉猓ρ贾硌虻龋剐峁遥卸缭赘睢⒒畎荆獠痪褪堑剐赜⒌渡降赜⒒鹕盏赜穑康揭皆菏质跏摇⒉》康龋泊Υ

天堂可以在人间实现,地狱也可以在人间看到它的惨烈状况。譬如到菜市场、餐厅饭店走一遭,但见鸡鸭猪羊等,倒悬提挂,切剁宰割、活剥生烤,这不就是倒悬地狱、刀山地狱、火烧地狱吗?到医院手术室、病房等,也处处可闻哀号声,可见地狱惨状。

天堂地狱在那里?就在我们的心里。天台家说我们的心「一念三千」,唯识家则说一切万法「唯心所变」。我们的心瞬息变化,捉摸不定,忽而诸佛圣贤的心,忽而三涂恶道的心,一天之间,在十法界中上下浮沉,去来无数次。成佛希贤端在一心,堕落轮回也系乎一念。譬如有时候与人计较,不能满足,猜疑忿恨,心中充满贪瞋痴,那就是地狱;有时对人慷慨布施,欢喜赞叹,处处以慈心待人,那就是天堂。

《维摩诘经》说:「随其心净则国土净。」我们如果能够时时保持一颗明净的心来对待世间的一切,这个世界便是天堂,便是净土。因此,天堂地狱不在他方远处,就在我们当下的一念。

第三篇 三千大千世界

壹·前言

在佛教里,宇宙和人生,统名为世间。世间就是时间和空间的合称,过去、现在、未来等三世的时间,叫做「世」;东、西、南、北、上、下等十方的空间,叫做「间」。世间又是「宇宙」的意思──古往今来的时间是「宇」;上下四方的空间是「宙」,所以宇宙其实就是我们所赖以生存的大环境──包括时间与空间,具体的说,主要指此方世界、他方世界等国土世间,又叫「器世间」。

宇宙到底有多大呢?根据现代科学家研究的结果证实,我们所生存的地球面积只有太阳的一百三十万分之一,换句话说,太阳是地球的一百三十万倍大,而在敻辽的虚空之中,一个银河系就大约有两千亿个太阳,宇宙里的银河系又多达几百万个,如此一想,宇宙真是无比的浩瀚深广。

若从小的微尘方面来说,现代物理学把物质分解成最小的单位,叫做原子、电子、中子,而微尘比中子更细微。平常我们看牛毛是很细小的,可是牛毛的尖端用高倍度的显微镜放大来看,还可以发现更多更小的成份,这种比一般观念还要细微了几万倍的情形,就是微尘。

在佛教里,大的空间叫佛剎、虚空,小的叫微尘,名称虽然不同,却都称为「三千大千世界」。所以,从佛法上说,三千大千世界就是泛指宇宙,它是至大无外,至小无内;是无量无边,无垠无涯的。

贰·世界的构造

构成三千大千世界的每一个小世界,是以须弥山为中心,周围环绕四大洲、九山八海(内侧七个海是淡水,靠近最外侧的铁围山是咸水),以及日月星辰,乃至色界的初禅天以至大地底下的风轮,如此世界称为一小世界。换句话说,一个小世界包含了人、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乃至天道的欲界天、色界初禅天,以及日月星辰,相当于一个太阳系的世界。有的经典则认为一小世界总含三界。每一个小世界的最下层是一层气,称为风轮;风轮之上是一层水,称为水轮;水轮之上是一层金,称为金轮;金轮之上就是山、海洋、大洲等所构成的大地;而须弥山即位于此世界的最中央。

一、须弥山

须弥山,又称苏迷卢山、须弥卢山、须弥留山等,意译作妙高山、好光山、好高山、善高山、善积山、妙光山、安明由山。在佛教的宇宙观中,它耸立在一个小世界的中央,周围有四大洲、九山八海环绕,而形成一个世界,也就是一般所称的自然界。

根据《长阿含经》卷十八〈阎浮提洲品〉记载,须弥山高出水面八万四千由旬,水面之下也深达八万四千由旬。山势笔直,无所曲折,山中香木繁茂,山的四面四埵突出,有四大天王的宫殿,山基有纯金沙。此山有上、中、下三级「七宝阶道」,夹道两旁有七重宝墙、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其间的门、墙、窗、栏、树等,都是金、银、水晶、琉璃等所成。花果繁盛,香风四起,无数的奇鸟相和而鸣,诸鬼神住于其中。须弥山顶有三十三天宫,是帝释天居住的地方。

二、九山八海

根据《长阿含经》卷十八说,须弥山的四周,环绕着八座山,山与山之间各有一海水。八山加上须弥山本身,合称为「九山八海」。八山分别为:

1.伽陀罗:译为担木或空破。高四万两千由旬,顶阔亦同,以七宝合成;围绕于须弥山之外,二山之间有大海,阔达八万四千由旬,水上遍覆无量的优婆罗华、钵摩华、拘牟陀华、奔荼利迦华等诸妙香物。此海中又有弗婆提(东胜身洲)、阎浮提(南赡部洲)、西瞿耶尼(西牛贺洲)、郁单越(北俱庐洲)等四大洲,各分布于东、南、西、北四方。

2.伊沙陀罗:译为持轴或自在持。高二万一千由旬,顶阔亦同,以七宝合成;绕于伽陀罗山之外,二山之间有大海,阔四万二千由旬,优钵罗华等诸妙香物遍覆水上,出种种香,香气充满一切处。

3.游干陀罗:译为双持,高一万二千由旬,顶阔亦同,以七宝所成;绕于伊沙陀罗山之外,二山间的大海,阔二万一千由旬。

4.苏达梨舍那:译为善见。高六千由旬,顶阔亦同,以七宝所成;绕于游干陀罗山之外,二山间的大海,阔一万二千由旬。

5.阿输割那:译为马半头或马耳。高三千由旬,顶阔亦同,以七宝所成;绕于善见山之外,二山间的大海,阔六千由旬。

6.尼民陀罗:译为持边或持地。高一千二百由旬,顶阔亦同,以七宝所成;绕于马食山之外,二山间的大海,阔二千四百由旬。

7.毘那多迦:译为障碍、或犍与,又称象鼻。高六百由旬,顶阔亦同,以七宝所成;绕于尼民陀罗山之外,二山间的大海,阔一千二百由旬。水上遍覆优钵罗华等诸妙香物。

8.斫迦罗:译为铁围山。高三百由旬,顶阔亦同,以七宝所成,绕于象鼻山之外,二山间的大海,阔六百由旬。铁围山为世界之外廓,环状绕于金轮的最外侧,出了铁围山便是太虚。

三、四大洲

根据《起世经》卷一记载,在须弥山四周,有四个大洲,这是十法界中人道众生所居住的地方。四大洲分别是:

1.毗提诃(东胜身洲):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加入护持我们虚空网络弘法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