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关系,我来教你吧!你跟我来。’ 佛陀于是耐心地亲自教导他,但是周利槃陀伽确实愚笨透顶,四句偈教了半天,一句也记不住。佛陀只好运用善巧,想办法启发他 :‘你每天都做些什么事呢?’‘扫地。’‘用什么扫地呢?’‘用扫帚!’‘那以后你就边扫地边念扫帚,好好用心地扫除尘垢吧!’只扫帚两个字,但周利槃陀伽刚开始念上字就忘了下字,念下字就忘了上字。后来他扫地扫久了,心中慢慢明朗了起来。他想 :扫帚是用来拂尘扫垢的,外面的肮脏、垃圾,要用扫帚来扫除,心中的污秽、尘垢要用什么来扫除呢?啊!要用佛法来清净心中的贪嗔痴啊!因此,他的心就像拨开云雾的月亮,放出了皎洁的光明,最后终于大彻大悟,成为大阿罗汉。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佛陀度众的方便是多方面的,佛陀是最善于观机逗教的圣者。 佛陀的弟子们,以种种的法门,修行入道,有的观想四念住而证得果位,所谓四念住就是将念头安放在四种问题之上 :(1)观身不净──我们的五蕴色身,七窍九孔,包藏脓汁汗垢,极为不净。(2)观受是苦──观照一切的感受苦多于乐,即使有快乐也不长久,归根究底还是痛苦。(3)观法无我──观世间一切法,万事万物,没有一件为我所拥有。(4)观心无常──吾人的心,如江海波涛,一波将息,一波还起,变化无穷。如此将心安放在这四个问题之上,久而久之可以开悟。有的观三法印而入道,所谓三法印即(1)诸行无常,(2)诸法无我,(3)涅槃寂静的法门,也可以开悟得道。有的人则修持五停心观以证悟,所谓五停心观就是 :(1)以不净观对治贪欲,(2)以慈悲观对治嗔恨,(3)以因缘观对治愚痴,(4)以念佛观对治烦恼,(5)以数息观对治散乱。阿罗汉修行的方法有很多种,譬如阿那律尊者以八法来约束自己的身心 :(1)多欲非道,少欲是道;(2)愦闹非道,隐处是道;(3)放荡非道,制心是道;(4)多念非道,定意是道;(5)无厌非道,知足是道;(6)懈怠非道,精进是道;(7)自私非道,为公是道;(8)愚闇非道,智慧是道。 除了上述或适用于个人,或普遍为大众采取的种种修行法门之外,另外还有四种方法 : (1)密护于根门──如果我们能够让眼耳鼻舌身意,听从我们随意使唤,就是最善于统理六根的人了。有时我们和他人交谈,总责怪对方不听我们的话,其实最不服从我们的,就是自己的六根。比如把眼睛闭起来,心想不随便睥睨外物,但是听说世界鼎鼎大名的明星伊莉莎白泰勒来了,忍不住好奇,偷偷地瞧她一眼;听到美妙的音乐,能不神往倾听吗?眼前放着一盘色香味俱佳的珍肴,能不食指大动吗?不想看的却要看,不想听的偏去听,不想吃的倒吃了,一切由不得自己主宰。你如果要成为阿罗汉,首先自己要有力量,要把自己的六根管理好,不让它们放逸出轨。 (2)饮食知节量──一般宴会喜庆,总是看到主人殷勤地劝客人多吃一点、再添一些,其实这是害了对方,而不是为对方着想。如果对方是位小姐,小姐们喜欢拥有窈窕的身材,你叫她多吃,只有害她长胖。就是鸡皮鹤发,不必顾虑身材胖瘦的老人也不可以劝他多吃,现代的科学告诉我们,适量的饮食,可以延年益寿,保持健康。我们修道的人,饮食要节制,身体自然会长寿,智慧也能灵敏,记得我小时候到私塾去念书,一早起来,总是先把书背好,然后再吃早饭。未吃早餐前的头脑最为清醒,有道是脑满肠肥,只有使人失掉灵性而已。 (3)勤修寤瑜伽──瑜伽并不如常人所想像一般,充满法术,而是一种调和身心的方法。譬如衣服穿得宽松,睡觉是右胁而卧,临睡前洗洗手足。心中若有观想时,则想光明的境界,利用此法来训练自己。如果训练纯熟之后,虽在睡眠中,也可以详知周遭诸事。我小时候受过僧团严格的教育,每天最挂碍的就是敲钟打鼓和打板的坐息时间,常训练自己好好地去掌握。现在几十年过去了,在我心中已充分掌握了时间的观念,明天想什么时刻起床,自然不差一二分钟。我希望大家也能如此训练自己,注意睡觉时心念、姿势、身心、手足的安放,这些方法都很简单,在家中便可以练习。 (4)依正知安住──真理就是真理,真理非自圆其说的我知我见,而是放乎四海皆准的公平言论。我们要以正知正见为准绳,依正知正见而安住身心,毫不阻碍自然能够轻易地进入阿罗汉道。 阿罗汉的修行方法,尚有其他种种法门,多则为八万四千细行,简单而言之则为四圣谛、十二因缘或三十七道品的类别,总之,依个人根器不同而拣择契机者,加以实践力行,则离道就不远了。 (4)阿罗汉的等级 我们求学过程中有小学、中学、大学、研究所等不同的阶段,阿罗汉依修行境界的不同,也分有四种等级 :初果阿罗汉、二果阿罗汉、三果阿罗汉、四果阿罗汉。 初果阿罗汉,译为须陀洹,又名预流果,或称入流、逆流,也就是逆生死之流,而入圣贤之流。初果阿罗汉仍须七次降生人间,七次出生天上,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经过七番生死,才证得阿罗汉果位。预流果的阿罗汉已经断除我见结、戒禁取结、疑结等三结,明了四圣谛的道理,而得到无漏的清净法眼,再也不堕落于三恶趣。 二果阿罗汉,译为斯陀含,又名一来果。还须一生天上,再来人间受生一次,故称一来果。二果阿罗汉虽已断除前六品的修惑,但是尚少分地薄有贪嗔痴三毒。 三果阿罗汉,译为阿那含,又名不来果、不还果。此果的阿罗汉已经断除欲界修惑九品中的余三品,不再来欲界受生,而生于色或无色界,故称不来果或不还果。 四果阿罗汉,即阿罗汉果,意为应供、杀贼、无生。应供者,应受人间供养;杀贼者,即杀除烦恼诸贼;无生者,永久进入涅槃境界,不再于迷惑的人间受生。阿罗汉果是声闻四沙门果中,最终的理想境界,已经再无他法可学,因此又称无学果。此果已经断除一切烦恼,无论行住坐卧、衣食语默、或者人情来往上的处世接物,乃至个人的毁誉得失、衰老病患等,在这一切的境界上都能提起正念,时时照顾,永生安住在解脱的境界之中。 怎样知道到达阿罗汉的境界?这是可以试验的,阿罗汉必须具备四个条件: (1)对三宝的信仰不变异。 (2)对根本的佛法四谛、三法印不怀疑。 (3)对根本大戒杀盗淫妄饮酒不违犯。 (4)对一切的众生不会生出伤害的心。 具备了这四个条件,才可以说此人已拥有阿罗汉的资格。 我们再明白一点说 :要做一个阿罗汉,先决的条件,就是对佛法要依教奉行,对世间要能放下,能够放得下世间的名闻利养,乃至感情爱欲之后,出世间的佛法才能和我们相应。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