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自觉与行佛》(4)

事实上,人间化的佛教,主张今生就可以拥有无限的福乐财富,佛教不是叫人不要钱财、不可以享乐;佛教要我们获得净财越多越好,享受禅悦越妙越好。即使世间上的福乐财富有限,我们也可以体会佛法里的法喜,探索信仰

事实上,人间化的佛教,主张今生就可以拥有无限的福乐财富,佛教不是叫人不要钱财、不可以享乐;佛教要我们获得净财越多越好,享受禅悦越妙越好。即使世间上的福乐财富有限,我们也可以体会佛法里的法喜,探索信仰里的财富,享受心里的世界,拥有全面的人间,这才是建设真正福乐财富的人间。

再说,佛教最初从印度传到中国、韩国、日本等地,之所以能在当地社会普遍被接受,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佛教能重视资生利众的事业,正确解决民生的问题。佛教寺院不仅是传法、办道的地方,往往是结合宗教、文化、艺术、教育的文化中心,并与农业生产、商业经济以及社会福利事业相联系,具有多种社会功能。

甚至自古寺院建筑,朱檐碧瓦,雕梁画栋,堂宇宏美;亭台楼阁、廊院相接,重重迭叠,幽远深邃,因此有谓「佛门净土」。佛门其实就是一个清净庄严的世界,一个安乐富有的世界。佛教虽然主张淡泊物质,反对过分耽迷于物质享受,但在普通社会里,适度的拥有物质文明的享受是合乎道德的;佛教虽然不太重视资用生活,但是世间还是要藉物质来表达庄严。一个寺庙里,大雄宝殿的巍峨堂皇,往往能行不言之教化;佛像的雕绘严丽,总是能令人生起景仰向道之心。西方极乐世界也因为黄金铺地,七宝楼阁,富丽堂皇,众生皆欣然往生其国。

因此,佛教虽然讲究个人的生活要简单朴素,但对大众则建广单,接纳十方大众挂单。正如杜甫的〈草堂诗〉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庇荫天下寒士俱欢颜。」佛教虽然主张出家人可以清茶淡饭,所谓「三衣一恪埂ⅰ敢碌ザ锇搿埂ⅰ竿吠邮宋铩梗怨愦蟮姆鸾掏揭栊碌那笊勰睢R蛭盖筛灸盐廾字丁埂ⅰ钙都蚱薨偈掳А梗桓鲈诩倚扌械娜瞬荒苊挥星疲裨蛉绾涡⒀改福咳绾伟捕偌彝サ纳睿亢慰鲂扌邪斓馈a href='http://wlg.amtf18.cn/m/bs/' target='_blank'>布施救济,都需要钱财作为助缘资粮。即使是国家社会的各项发展,也需要丰实的国库作为后盾。而佛教本身必须提供弘法利生、医疗慈善、教育文化等服务来净化社会,造福人群,如果没有净财,又怎能成办这些佛教事业呢?因此,佛教不排斥钱财,只要是来路明白、用途正当的「净财」、「善财」、「圣财」,都是佛教所容许的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加入护持我们虚空网络弘法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