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鬼战荆轲:羊角哀舍命全交的故事(2)

这天夜里,角哀面对烛火独坐,回首往事,心中感伤不已。忽然一阵阴风飒飒,烛火灭而复明。角哀一看,灯影处有一个人,踌躇不前,隐隐约约有悲泣之声。角哀喝道:“什么人?竟敢深夜闯入蹦侨嗣恢ㄉ=前鹄匆豢

这天夜里,角哀面对烛火独坐,回首往事,心中感伤不已。忽然一阵阴风飒飒,烛火灭而复明。角哀一看,灯影处有一个人,踌躇不前,隐隐约约有悲泣之声。角哀喝道:“什么人?竟敢深夜闯入!”那人没吱声。角哀起来一看,原来是伯桃。角哀大吃一惊,问道:“兄长灵位不远,来见为弟,必有要事。”伯桃说:“感蒙贤弟记忆,刚被重用,就请求葬我,还追封爵位,并置办了锦衣豪棺,凡事办得十全十美;只是坟地离荆轲墓不远。这人活着时,因刺秦王失手被杀。高渐离把他的尸体埋在这里。他的神灵极其威猛,每夜都持剑来骂我说:‘你是冻饿而死的人,怎么敢把坟建在我的上风,夺我的风水?要不迁移到别处,我就掘墓取尸,把你扔到野外!’有了这种危难,特来告诉贤弟。望把我改葬它处,以免惹祸。”角哀还想再问,一阵风起,忽然不见了伯桃。

角哀在堂中一梦惊醒,所有的事记得明明白白。天一亮,又召集乡间父老,问这附近还有坟吗?老乡们说:“松树林中有荆轲墓,墓前有庙。”角哀说:“以前他刺秦王失手被杀,怎么坟地会在这里?”老乡们说:“高渐离是这里人,得知荆轲被害并抛尸荒野,于是偷了他的尸体,埋在这里。因为经常显灵,乡亲们就在这里建庙,按时祭奠,以求保佑。”角哀听了,就相信了梦中的事,领着随从直奔荆轲庙,进门之后,指着荆轲神像骂到:“你只是燕国的一介匹夫,受燕太子奉养,名姬珍宝,随你享用,不想一万全之策以应重托,去秦行事,自己死了不算,还耽误了国家大事;却来这里惊扰、迷惑乡民以求得祭祀!我兄长左伯桃是当代名儒,仁义廉洁的人,你竟敢逼他?再这样,我就毁了你的庙,掘了你的坟,永远断绝你的根!”骂完,又来到伯桃墓前祷告说:“如果荆轲今晚还来,请兄长告诉我。”回到祠堂,当晚守着烛火等候,果然看见伯桃哽咽而来,说:“感谢贤弟费心,怎奈荆轲随从极多,都是乡人所献。贤弟可多扎草人,绘上彩色,手持兵器,在墓前烧化。我得到它们帮助,使荆轲不能侵害。”说完就不见了。

角哀连夜让人按伯桃所言扎了几十个草人,在墓前烧化,并祷告说:“如果平安,请告诉我。”回到祠堂,当夜只听风雨之声大作,就象两军交战一般。角哀出外一看,只见伯桃奔跑而来,说:“贤弟所焚之人,没有大用。荆轲又有高渐离相帮。不久,我的尸身必然出墓。望贤弟尽快把我移到别处安葬,免召祸患。”角哀说:“这人竟敢如此欺凌兄长,小弟将尽全力与他对战!”伯桃说:“贤弟是人,我们都是鬼;阳人虽然勇猛,但人鬼殊途,尘世相隔,怎么对战?随然有草人,但也只能摇旗呐喊,不能击退这样的强魂。”角哀说:“兄长先回去,明天小弟自有办法。”

第二天,角哀再到荆轲庙中大骂,打碎了神像。刚取来火种,想要烧庙。只见乡间几个老人再三哀求说:“这是全村的神庙,要是触犯了,恐怕要给百姓带来灾祸。”不一会儿,村民们聚集起来,都来哀求。角哀拗不过他们,只好算了。回到祠堂,立即写了一封书信,上奏楚王说:“以前伯桃把粮食让给臣,所以我才活了下来,并遇到了圣明的君主。蒙您加官进爵,使我此生无憾,请容我来世再来报答。”信中言语十分恳切。把信交给随从后,又来到伯桃墓前大哭一场,对随从说:“我兄长被荆轲强魂所逼,无处安身,我忍不下去。想要烧庙掘坟,又怕违背了村民的意愿。我宁可死在九泉下做鬼,也要帮助兄长战胜这个强魂。你们把我的尸体葬在这座坟的右侧,生死与共,以报答兄长让粮的意气。回去奏明楚王,望听纳我的忠言,永保江山社稷。”说完,拔出佩剑,自刎而死。随从急忙抢救,已经来不得了,只好尽快准备了衣物棺木收殓,将他埋在伯桃墓旁。

这天深夜,风雨大作,雷电交加,喊杀声传出几十里。天亮一看,荆轲墓上震裂的象大火烧过一样,白骨散了一地。墓边松柏连根拔起。荆轲庙突然起火,烧得片瓦无存。村民们大吃一惊,都去羊、左二墓旁焚香拜祭。

随从回到楚国上奏元王,元王被二人的意气所感动,派人在墓前建庙,赐庙名“忠义之祠”,并立碑记载这件事。

正所谓:

古来仁义包天地,只在人心方寸间。

二士庙前秋日净,英魂常伴月光寒。 


《羊角哀舍命全交的故事》

[明]冯梦龙 著

此文出自《喻世明言·第七卷 羊角哀舍命全交》

 

背手为云覆手雨,纷纷轻湾何须数?
君看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

  昔时,齐国有管仲,字夷吾;鲍叔,字宣子,两个自幼时以贫贱结交。后来鲍叔先在齐桓公门下信用显达,举荐管仲为首相,位在己上。两人同心辅政,始终如一。管仲曾有几句言语道:“吾尝一战一北,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吾尝一仕一见逐,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遇时也。吾尝与鲍叔谈论,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有利不利也。吾尝与鲍叔为贾,分利多,鲍叔不以为贪,知我贫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所以古今说知心结交,必曰:“管鲍”。今日说两个朋友,偶然相见,结为兄弟,各舍其命,留名万古。

  春秋时,楚元王崇懦重道,招贤纳士。天下之人闻其风而归者,不可胜计。西羌积石山,有一贤士,姓左,双名伯桃,勒亡父母,勉力攻书,养成济世之才,学就安民之业。年近四旬,因中国诸侯互相吞并,行仁政者少,恃强霸者多,未尝出仕。后闻得楚元王慕仁好义,遍求贤土,乃携书一囊,辞别乡中邻友,径奔楚国而来。迤俪来到雍地,时值隆冬,风雨交作。有一篇《西江月》词,单道冬天雨景:

  习习悲风割面,蒙蒙细雨侵衣。催冰酿雪逞寒威,不比他时和气。山色不明常暗,日光偶露还微。天涯游子尽思归,路上行人应悔。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加入护持我们虚空网络弘法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