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涛法师《慈悲》(11)

◎修行要系缘修心,藉事炼心,随处养心。 ◎一颗充满慈悲利他之心,自然尘心渐远,佛心显现,便能与道相应。 ◎无常的色身,可以是贪、嗔、痴、老、⑺赖呐ィ部梢允切衅腥赖睦鳌T谡舛淘莸纳校梢栽

◎修行要系缘修心,藉事炼心,随处养心。

◎一颗充满慈悲利他之心,自然尘心渐远,佛心显现,便能与道相应。

◎无常的色身,可以是贪、嗔、痴、老、病、死的奴隶,也可以是行菩萨道的利器。在这短暂的生命中,可以在爱恨情仇中消磨殆尽,也可以将此身心奉献众生,换得永恒的佛果。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因此理应爱护环境,尊重生命,俭朴知足,惜福感恩,布施利他,和平共处,共创人间佛地净土,才是每一位修道者的崇高使命。

◎对说谎者的惩罚,决不在于别人不相信他,而是他不能相信别人。

◎不埋怨,就是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金钱、地位与学历是无法帮助我们 建立‘品格’、增进‘智慧’,唯有一颗感恩的心,才会在苦难中学习到这宝贵的功课,即品格的成长,智慧的成熟。服务众生

◎人与人之间,完全是互相依存的关系,协和则双利,分争则两害。每个人都以感恩情怀的心情去对待他人,社会一定安乐祥和,世界一定太平。

◎征服世界并不伟大,一个能真正征服自己的,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守五戒,实质上只是守一条戒,即‘不侵犯戒’而已。

◎戒律是一种对人对己的包容。

◎人的生命有二种,其一是外在的,有形的肉体生命,其一是内在的,无形的心灵生命,可惜的是,大多数的人都迷昧的追求外在的肉体生命,而忽略了内在的心灵生命。

◎真正的欢喜,从服务众生身上求得; 真正的欢喜,是从真理中发觉自己内心的宝藏。

◎能怀着一颗‘感恩心’的人,必定能忘记别人的缺点和错失。

◎有智慧的忍辱,是一种甘露;无智慧的忍辱,是一种压抑。

◎执着,不但是生命成长中的绊脚石, 更是生命的休止符。

◎人,因为修行才显得尊贵,只有牺牲及奉献,才能丰富你的内在。

◎放生,即是人类于其他生命面临凌虐、苦迫,甚至于死亡时的及时救援的悲悯。

◎要能具足现代学道者的见识与风范,才能做到同体的慈悲人、融和的正觉人、明理的智慧人、包容的忍耐人、布施的结缘人以及清净的修道人。

◎一个警觉自己无知的人,才能开启真正的智慧之门。 现今世上有很多自认为有智慧的人, 其实顶多只是一些世智辩聪而已, 并不是真正的智慧。

◎要为享受生命而工作,不要只为生活而工作。

◎气质,乃是发自内心的修养。

◎无精进修持的信仰,终必停留在哲学的阶段;缺乏修行法门的修持,有如入宝山而空回。

◎世上以事情之成败为主, 而在真理法界内, 是以心念之正确与否为主。

◎这个世界是一个同体共生的世界,每一个众生都是共存、共荣的。

◎修道的目的,使人格可以提升,道德得以完成,身心更能净化。

◎‘一念之间’何等珍贵,智者能以师心为己心,追随大善知识,见贤思齐。愚者却自傲自私,不肯向人学习,而自以为师。

◎惜福的方法: 只字必惜,贵之根也。粒米必珍,富之源也。片言必谨,福之基也。微命必护,寿之本也。

◎‘动’是生命的活力,人生的意义在于能‘动’,因‘动’才有思想,才有感情,才有活力。

◎修道人的生命幸福,是一种无欲与奉献,它是一种超越欲望后的安稳与宁静。

◎服务,是心存感恩,愿与众生分享的高尚工作,也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神圣情操,更是进德修身的初步阶梯。

◎忏悔,是可以藉真理法水净化人心,是可让人‘脱胎换骨’,重整心理、健全人格的。

◎清贫不是一般的贫穷,而是由自己的思想与意志,积极创造出的简朴的生活形态。

◎服务人群,其最大的目的,就是在缩小‘自我’、扩大心胸,也是走过生命‘考验’的历程。

◎低声下气,你才能学习到更多的东西,先把自己里面的东西抛弃掉,才能容纳更多的智慧。

◎当你的意见和别人发生矛盾时,不要‘贪’恋自己的面子,不要‘嗔’目恶语相向,不要‘痴’执一己之念,应该转移立足点,摒弃眼中的细沙, 发挥心中的至爱而与人共事。

◎把所有的需要缩到最小的限度,精神活动才能自由。心为所有欲所夺,良心的动势就会受到阻碍。

◎就生命性而言,能服务人就是一种‘福报’,也是一种令人赞叹的‘喜悦’。增福增慧

◎生活本身,即是服务人群,如此才能表现出万德庄严, 也是流露生活之‘真’、修行之‘善’、进德之‘美’的一种至高无上真善美境界。

◎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抵得住‘笑’的攻势,也唯有由内心发出之‘诚实的笑’,才是化戾气为祥和,导事情解决的方法于正轨的良方。

◎把一切众生都看成善知识,能引导我们走向光明的坦途,把自己所接触的人、事、物,皆视为教我的好老师,则能时时观照自己,不使其自大、自负、自夸、自傲,自命不凡的自以为是,就能远离我慢之过患,亦可免堕生死轮回无穷之苦楚。

◎有钱是一种‘福报’,懂得正确的使用金钱, 则是一种‘学问’与‘智慧’的结晶。

◎人间最好的美德,是惭愧、感恩与愿力。

◎修苦行,就是对一切‘粗’、‘贱’的工作, 都要无分别的去做,主要在于磨灭我们的傲气,消除业障。有‘苦’才有‘行’好修,没苦就没有道行可修。

◎平常心不是刻意的造作,而是建筑在忍辱与智慧的基石上。

◎经过痛苦的洗礼,人往往会更懂得谦让学习,更知道珍惜和感激,更能领悟幸福与人生的真谛。

◎给人责骂而心不去计较,必能增福、增慧。受人赞美而竟自鸣得意,一定暗伏危机。

◎苦是乐的种子,乐是苦的根苗。

◎烦恼重的人,即使是芝麻小事,也会令他烦恼。想解脱自在的人,再天大的事,都束缚不了他。

◎世上的一切快乐和痛苦,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的。是由很多事情结合起来,才形成今天的痛苦或快乐。当你面对苦或乐的时候,能以‘慈悲关怀’、或从‘感恩知足’、或以‘冷静思悟’来面对它,甚至用‘观缘起法’来面对它。那么我们必能超越在‘苦’、‘乐’之上。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加入护持我们虚空网络弘法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