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净宗学苑·答疑解惑第002期(5)

一切有情 皆依食住 佛陀在经典上说:「一切有情,皆依食!褂星橹谏囊乐勾Γ兴母鲆呈欠浅V匾摹5谝桓鍪嵌问常骸付巍咕褪欠侄蔚囊常颐浅缘恼庑┓共说鹊取5诙鍪谴ナ常骸复ァ咕褪俏颐橇哟チ镜

一切有情 皆依食住

佛陀在经典上说:「一切有情,皆依食住。」有情众生的依止处,有四个饮食是非常重要的。第一个是段食:「段」就是分段的饮食,我们吃的这些饭菜等等。第二个是触食:「触」就是我们六根接触六尘的时候,产生六识。假设我们所接触的环境,都经常是不如意的环境,你的身体要好就有困难;假设你的六根所接触的六尘,都是欢喜的,你色身的抵抗力会比较强。前面的段食是约着物质的享受来说,这以下的触食是约着精神享受。就是说我虽然出了家,我受用物质的饮食比较单薄;但是我的触食,我经常内心保持欢喜,这个时候你色身的抵抗力强,因为有触食的资持。第三个是思食:「思」就是希望,一个人对未来有希望,虽然我现在的生活不是很满意,但是我知道我以后、晚年的时候、我来生的时候会更好。有希望在资持,这个人的身体也会比较健康,这叫思食。这二个都是精神的受用。第四个是识食:这个识食就不是前六识,前面的触食跟思食都是第六意识,这个识食是第八识,就是你业力的资持。你看饿鬼道的众生、地狱道的众生,他们也没有饮食饭菜可以吃,他所接触的环境也不可能让他快乐,都是刀山油锅,也不可能有希望,他不知道什么时候离开地狱。他现在死掉了,马上受生,又再接受痛苦,所以他不可能有希望的。那这个地狱的众生,他的生命是如何相续呢?他没有段食、触食、思食,他是靠这个识食,就是阿赖耶识的业力,不断的资持他的色身。所以,假设没有阿赖耶识这个业力的识食,这个识食体就不能成立了。「何以故?于六识中,随取一识,于三界中已生有情能作食事,不可得故。」因为前六识不能做识食体。为什么呢?因为前六识不能普遍三界,有的地方有第六意识,有的地方没有第六意识,你看无想天就没有第六意识了,所以它不能扮演识食体。当然第六意识所带动的触食跟思食,也有帮助,但是它不是主要的因素,这个识食是最重要的,就是业力。

有关业力的资持,我讲一个公案,大家体会一下这个生命的真相。我年初的时候到新加坡去弘法,去了将近十天,前五天是讲经,后面几天就带大家念佛共修。在新加坡的时候,我的身心状态非常的好,但一回到台湾,不到一个礼拜就生了重病。这个病,病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我过去的习惯就是断食,但是我这次的病,断了三次,连续断了三次,一次断三天,等于断了九天,都没有效果。后来有一天晚上我做梦,在梦境当中,那个意思就是有这个鬼神障。后来我就持咒,持了三天感到有一点好转,到了第三天晚上静坐的时候,我突然间有一个感觉:我现在不要持咒,就念阿弥陀佛。那个时候,当然有障碍的人,心情的归依就不同,我那时候观想阿弥陀佛的圣号,无量光、无量寿,他决定能够救拔我。那个时候,我生起了强大的归依心,一直地念佛,念了将近二十分钟。在二十分钟当中,突然间听到:「劈啪」的一声,突然间,身心的暗钝相、粗重相消失了,从那时候,身体就开始恢复健康。我想每一个人多少都会遇到鬼神障,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在修行的过程当中,我们是带着果报体,带着业障、报障在修行。

比如说你看很多老和尚,他去打佛七,打完七以后回来就生病了,你怎么解释呢?你说:诶,代众生受苦。这样讲也是有道理,其实都是自己业力的表现。鬼神障也好,外在的因缘只是增上缘,因为这个地方讲识食体,就是你的果报体,永远是你心中阿赖耶识的业力所释放出来的,不可能有一个外在的业力,跑到你的身心来给你快乐、给你痛苦,不可能。如果有可能的话,这个唯识学的观念就会全部被推翻掉了。所以我们一个人的菩提心,一定要依止正见,否则你的菩提心不能相续。这个地方讲「识食体」就是说,我们相信果报体任何的变化,外在的环境只是一个增上缘,你自己心中的业力才是亲因缘。这样子你不管遇到任何的逆境,你的菩提心不会退转,这个正见非常重要。

如何解释听闻法义跟如理作意的前后差距?

这个地方很重要,就是说,你在「如理作意」开始思惟法义的时候,跟过去听闻法义的时候,这二个的相互作用,是有前后差距的。也就是说,你可能去年听到某一个法,那个时候你没有很特殊的感觉;但是这个法不管你有没有感觉,这个法进入到你的阿赖耶识这个仓库保存下来,等待你以后备用。二年后,你遇到一个障碍,这个时候,突然间这个法的力量生起来了,引导着你在所有障碍当中突破过去。这个时候,假设没有第八识来做仓库,你这个闻思的智慧是「久灭过去」,那是以前闻思的,怎么能够生起后来如理作意的相应之心呢?你听闻的时候,跟你如理作意的时候,在表现出来时候,有前后的距离,如果没有阿赖耶识,怎么能够保存呢?这个地方就会有问题。就是说,如果我们修人天的善法,甚至于你修小乘的教法,会发觉你马上可以用得到,因为它本身对生命没有全盘的了解,它只是告诉你如何破除眼前的障碍;但是大乘佛法是把全盘的染净因果告诉你,有的法你马上用得到,有的法你可能不是马上用得到。但是你到了净土以后,诶,突然间你有个智慧现前,那可能是你在某一生当中,听到某一部经、某一部论所得到的收获。所以你在栽培善根,跟善根起现行的时候,是有中间的时间差,而这个时间差,如果没有阿赖耶识是不能成立的。

有阿赖耶识才能建立十法界染净因果

所以假设我们没有第八识阿赖耶识,没有一个人能够成就圣道,因为我们都是依止有漏的心来修学圣道。如果完全靠第六意识,这个善恶的功能不能明确地区分,这样子无漏的善根就永远不能现前,一定是有这个阿赖耶识。你虽然修学这个法是无漏的,你也打妄想,但是进入到阿赖耶识的时候,你第六意识是错综复杂的,有时候起善心、有时候起恶心,所以第六意识是变化很多的。有时候你很想修行、有时候懈怠放逸,但是不管你第六意识多么的变化,进入到阿赖耶识的时候,它在保存种子的时候,是清楚分明的,它是归类的──无漏的善根归到无漏的种子;净土的善根归入到净土的种子;三恶道的造作,归类到三恶道的种子:这十法界的种子到了仓库的时候,是分得很清楚,就等待你临终的时候,看你生起什么样的念头来滋润它。所以一定要有阿赖耶识,才能够建立十法界染净因果的相续。这个地方是约着出世间的功德来说明。

杂染法和清净法汉贼不两立吗?

当然我们听闻以后,是一个无漏的善根。那听「闻」正法「熏习」的这个善根,它是以「阿赖耶识」为「自性」?还是它不以「阿赖耶识」为「自性」?就是阿赖耶识是杂染法,你是清净的,那你到底是要跟它在一起?还是不跟它在一起?你的体性到底是跟它相同?还是不同?提出这个问题。「若是」你这个无漏的善根体性,跟「阿赖耶识」是相同的体性,你是跟它相同,你怎么能够去「对治」、或者说是消灭阿赖耶识的「种子」呢?说你跟它相同,你们二个应该是和合的、随顺的;但是,不是!你这个善根种子进去以后,对阿赖耶识的这种生灭性,这个阿赖耶识是「恒转如瀑流」,它是启动我们生死业力一个最大的动力。生命的水流为什么能够相续?就是有阿赖耶识有漏种子的推动,那我们听闻这个佛法的善根,进入到我们心中以后,它产生一种对治生死的力量。如果说你的体性跟阿赖耶识相同,它怎么会「对治」阿赖耶识呢?如果是不同于「阿赖耶识」,你是清净的,阿赖耶识是杂染的,你不屑跟它在一起,这样子的话,你这个「种子」的依止处到底在哪里呢?你不依止阿赖耶识,那你依止谁而住呢?这一段的征问是说:我们凡夫的思考,在没有经过大乘的熏习之前,我们都是有自性执。就是说这个杂染法跟清净法是不两立的,汉贼不两立,你是杂染法就不应该跟清净的法在一起,你是清净法就不应该跟杂染法在一起,染净不能共存,所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难。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加入护持我们虚空网络弘法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