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修问答集 1~100例 (惟贤法师)(11)

愿力不可缺,随着愿力,本着四无量心,修四摄六度,经过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最后到达成佛的究竟位,这是有阶梯的。《华严经》将菩萨修行成佛的路线图分为七个阶段:十信、十⑹小⑹叵颉⑹亍⒌

愿力不可缺,随着愿力,本着四无量心,修四摄六度,经过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最后到达成佛的究竟位,这是有阶梯的。《华严经》将菩萨修行成佛的路线图分为七个阶段: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其中又分为五位:十住、十行、十回向诸位菩萨,以福德智慧为助道资粮,名资粮位;由得福智资粮,加功用行,而入见道,住真如性,名加行位;初地菩萨,体会真如智照,于理得见中道,故名通达位或见道位;第二地至第十地菩萨,得见道已,为断除障而复修习根本之智,名修习位;经过等觉到妙觉,证入佛位,名究竟位。
从初地到十地依次圆成十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方便、愿、力、智,那就是一步一步地实修实证。
初地断掉分别二障,自利利他,广修布施,施而不执,三轮体空,圆成施度。
二地心性清净,具足清净见,在行动中远离烦恼污染,严持菩萨的三聚净戒,圆成戒度。
三地成就胜定即殊胜的禅定,证得微妙的法乐,生起慧光,心胸广大,忍辱柔和,圆成忍辱度。
四地在修行中精进努力,安住于菩提分法,除掉身见、边见、一切邪见,慧焰增胜,圆成精进度。
五地能够圆通真俗二谛,修行禅定,圆成静虑度。
六地般若智现前,了解缘起性空的道理,圆成般若度。
七地用力观一切诸法无相,加功用行,时间很长,圆成方便度。
八地观诸法无相,由勉强到自然,任运自如,修无相观,观我、法二空,一切内境外境现前,做到如如不动,不为无明烦恼所障,真正到了“八风吹不动”的境界。这时完成愿度。
九地成就殊胜微妙的智慧,具备四无碍解:法无碍解、辞无碍解、义无碍解、乐说无碍解。此时就能说法利生,完成力度。
十地具足众妙功德,断除一切烦恼障碍,证得法身后,智慧就像天空的云一样,布满天空,降大法雨,使众生得到滋润,大地得到清凉,完成智度。然后经过金刚道,彻底伏除烦恼障、所知障的现行和种子。
所以学佛就是悟真求实,来不得半点虚假,十地修行的次序就是分分断,分分证,断一分无明就证一分真如,这样就逐步积累起来。看起来困难,时间很长,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但你只要发了心,因中就有果,这个果是不可思议的。虽然说利根特别聪明,能够顿悟顿断。殊不知这个渐与顿是统一的,顿必须有渐,经过渐才有顿,今生悟得快、断得快、登果快,都是过去世累积修行的结果。比如说你现在是个博士,但你必须要经过幼稚生、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的这个次序,逐步学习,最后才能获得博士学位。
89. 超度死去的亲人,是自己如法修行回向的力量大呢,还是在寺院里作佛事作用大?
这个问题需要结合。自己的亲人、自己的母亲死了,作为儿女追荐母亲,读经、拜经、念佛号,比较诚恳,这个力量就大。自己如法修行并回向,这是一种力量。另外就是做佛事,靠三宝的威力来加持。这两种结合起来,功用就大。假如自己只是作个样子而已,不诚恳;做佛事呢光是请僧人来念一下,那就起不到什么太大的作用。

90. 人应该如何对待故去的亲人?
思念故去的亲人是自然的亲情。思念父母恩、思念师长恩、思念朋友的友情,这是人之常情,但是要化思念为行动,在佛法来讲,以种善、种功德来追念他,使他得到好处,这是正确的思念。

91.
我和妈妈朝夕相处几十年,现在她走了,我很难过,在家经都念不下去,也没有心情上班,内心都是空的,也不知道她究竟往生没有?我该怎么办呢?
你要保持安定,不要难过,不要悲伤。你给你母亲组织临终助念,她走的时候很安静,你超度了她,她已经往生了,你尽了大孝,还有什么可伤心的呢?平常有时间你就要多念佛,如果你过于伤心,让她担心你,就还要障碍她,因为她往生后,是有他心通的。
学佛人应与普通人有所不同,要明理,你光是那么悲伤,把工作荒废了,生活不安定,那就是摧残自己,要不得!你应该好好工作、好好生活,一方面把身体保持好、工作搞好,另外还要多做好事,这样对你母亲就有好处。你若能把这个心回向给广大的众生,就是尽大孝。就像地藏菩萨一样,心愿广大,由报母恩扩大为报众生恩。

92. 如何理解念佛法门的自力和他力?能知道自己往生到哪个品吗?
净土法门讲通过念佛往生西方阿弥陀佛的净土,需要自力和他力结合。自力是自己主观上的努力,他力就代表阿弥陀佛的愿力、加持力,二者是结合起来的。单纯靠自力不行,单纯靠他力也不行。
单纯靠自力的话,业障重,烦恼多,你要想一下子得解脱不可能。但是你不靠自力,纯粹靠他力,就像一两岁的小孩儿学走路一样,他要愿意走才能走,他要不愿意走的话,妈妈把他强拉着走,他怎么都不走,他要哭,根本不行。他妈妈就是他力。必须要靠他自己主观上愿意走,虽然走不稳当,妈妈拉着他,慢慢学走,自力、他力结合,就能学会走路。
为什么说完全靠自力不行呢?由于业障重、烦恼多,修行时间会很长,就必须要靠他力。净土法门的特点就是自力、他力结合,靠阿弥陀佛的愿力,带业往生。阿弥陀佛的愿力很大,你能够发那个“往生”的心,念佛,就在他的愿力加持之中,临命终就具备了往生的条件。
但是最重要的还要有自力,不能完全依靠他力。就像我刚才举的例子一样,小孩儿不走,你强拉他,他哭,在地上耍赖,就是不走,你有什么办法呀?所以这个自力很重要。
自力是什么?就是信、愿、行三结合,信仰要坚定,愿力要诚恳,再结合行持。同时,在主观上对于五浊恶世应该有厌离心,若你对五浊恶世没有厌离心,贪爱心重,欲望心重,你念佛也起不了作用。“念不一不生极乐,爱不断不离娑婆”,就说明这个道理,念不专一不行。如何专一呢?心、口、耳都不能乱,专一不散乱!
另外就是心中的愿力要大,以三心念佛,第一个正直心、诚恳心;第二个深善心,一切合乎善法;第三个广大心,要回向,将自己念佛的功德回向众生。这样子来念呢,就会起很大的作用,再加上阿弥陀佛的愿力,自力和他力两种结合起来,肯定往生,当然是带业往生。
至于往生以后的品呢,就看你平时的作为,看你的心力怎么样。你善念重,你修的人天法,你多念阿弥陀佛,起码是下品;你欲念减少了,三业清净,这样子念佛,再结合阿弥陀佛的愿力,就是中品;你发菩萨心,悲心重,愿度众生,以这种菩提心而念佛,起码是中品以上或上品。

93. 是不是自力越大,他力越大?
阿弥陀佛的愿力不是随你的自力大小决定的,你只要是起了心,与他的心就相应,就会感受到他的加持。自力越大,说明你心越诚恳,又修广大心,阿弥陀佛就随你的力量来加持你、接引你,你的感应就明显,好像他力很大似的。实际上,阿弥陀佛对每一个众生都是平等的,都是一样的悲心、悲愿,他的愿力是不可思议的,如果你主观上不努力,或者说只有一点点努力,所得到的感应和加持就小。不要以凡夫心来揣测佛心!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加入护持我们虚空网络弘法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