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由于我做得不好,做得没到家。后来还是发生了过失。他与别人争吵起来了,造成了一定损失。但是他终归没有出更多的事情,包括人命啊。后来,他也圆满地受了戒。 在没受戒之前,我曾上他那去一回。他可客气了,什么都想帮忙。实际上,我整个来讲,没说安慰什么的,几乎是没说过话。就是用心去感应,去恭敬,完全是一种恭敬。那天正好表坏了,我想去修表,实际上是电池没有电了。他一看那表,说:“你过来。”我过去了,他说:“你怎么了?”我说:“这个可能是坏了,可能没电池了。”他说:“你交给我吧!我会修理。”实际上他哪会修理呢,就想替你做点事情。 你说为什么能这么好呢?就是用心去感应。心去感应,就有这么大的果实,就有这么大的好处。反过来,如果我们起心动念说别人的不足,我们会怎么样呢?有说过失的一念,我们都会失去功德的。所以说大家修行中一定要克服这个漏洞。 上面简单地说了这一点事情,接着看下面这一段。 如是苾蒭虽非法器,而剃须发,披服袈裟,进止威仪,同诸贤圣。因见彼故,无量有情种种善根,皆得生长。又能开示无量有情善趣生天,涅槃正路。 苾蒭就是比丘的意思。就是这位比丘,虽然不是证果的人,而且是犯戒恶行,但是由于他现在剃发、披袈裟现僧相,他和那个圣人,表法的功德是一样的。因见他故,而识圣人,这样的话,“无量有情种种善根,皆得生长”。 你说出家人呢,不用说互相说话啊,就是见一面出家人的相,都会有这么大的威力,会使很多的善根增长起来。包括释迦牟尼佛出家修道的时候,因为在皇宫里非常闷,就走出城的四门,看到了生老病死种种的苦。完了以后,他就觉得生活没有意思。这时候呢,就看到一个出家人,比丘从这路过,拿了一个锡杖过去。就这一过去后,佛就决定出家了。没有说话呀!就看到出家人从那过去了。当然了,这个出家人是天人变现的(当时世上还没有比丘)。但是就见到出家相,释迦牟尼佛就决定出家,最后成佛了。所以说“种种善根,皆得生长,又能开示无量有情善趣生天,涅槃正路。” 什么叫能开示呢?就僧人这个形象就能开示。这个僧人的形象就能开示这么多。僧相能开示无量有情善趣生天,涅槃正路,僧相能指导你怎样修行,你的路应该怎么走。所以说僧相,那就是我们回家的路,也是我们的父母。所以说,一点也不允许任何人说三道四。所以佛言: 依我而出家者,若持戒、若破戒,下至无戒,我尚不许转轮圣王,及余国王诸大臣等,依俗正法,以鞭杖等捶拷其身,或闭牢狱,或复呵骂。 就是说,无论持戒的僧人,或是破戒的,甚至没有戒的僧人,也不允许国王大臣以国法,以世间法来制裁,都不允许的。你在别的地方,除非不穿这套衣服(还俗以后),穿这套衣服,就不允许制裁。 (编者注:没有戒的僧人:出家后还没有受戒,或出家后,受戒时因某种外缘不具足而没有得到戒。) 过去哪个大臣如果犯了过失,你看清朝那个经常演戏的场面,首先打掉什么,帽子上叫什么翎?(弟子:顶戴花翎。)先打掉顶戴花翎,然后这才允许制裁的。你要直接制裁的话,等于乱了国法。你制裁的只是罪人,刑法不能制裁大臣哪,是不是?你只能制罪人。 所以说他出家,有僧相在那块,他不是罪人,那是僧相。至于他犯了过失(若违犯国家法律),必须让他还俗以后,离开这个僧相,这才能制裁。所以佛讲,不能以世间法来制裁比丘。你就觉着世间法如何如何的,要制裁,这都不允许的。包括你打骂一个犯戒的比丘,就等于出佛身血。这么厉害!
二〇〇一年十一月初九上午 如是破戒恶行苾蒭,一切白衣(信众,居士)皆应守护,恭敬供养。我(佛)终不许诸在家者,以鞭杖等捶拷其身,或闭牢狱,或复呵骂…… 昨天讲了,对破戒的比丘,“一切白衣、信众、居士皆应守护”,就是破戒的比丘你都得守护,“恭敬供养”。“我”,这是佛说的,“终不许诸在家者,以鞭杖等捶拷其身,或闭牢狱,或复呵骂。” 为什么要这么讲呢?因为你如果对比丘进行打骂的话,会使很多人对僧失去信心。第一个,首先是坏你心,谁动手谁坏,因为你嗔恨比丘。他只不过做了一些世间的事情,你认为不如法,你是按照这个佛法的要求去那么说的。所以说你起嗔恨心,首先坏其心。 坏其心什么呢?就是坏了你内心中的僧相。因为我们对僧相有个崇高的认识,无瑕的那种认识。因为僧相是完美无缺的,是放大光明,他是佛的化身。所以我们应该时时刻刻的,要追求今生今世成为一个真正的比丘。一个真正的比丘才是我们人生解脱的根本。所以说,你心中认为他是比丘,如果你要动手去打比丘,那首先坏你的心,坏你的法身,将令你永远失去善根,而堕落地狱。 再一个就是,你如果将出家人,给关起来拷打以后,会使很多人,因为听到比丘的过失,或是因为你的拷打,而不再尊敬出家人,会使很多人失去信心。你知道,一旦对一个比丘失去信心,等于多生多劫地堕落苦海。由于这件事互相辗转传闻,会使很多人堕落苦海,这个罪可就大了。 而且,佛法中绝不允许这么做。因为佛法本来是完美无缺的,是无瑕的。但是由于个别人的行为,所造成的一点过失,造成了一点影响,这都属于魔和外道的作用,并不是说佛法真有那么个行为。佛法僧没有这种现象,这都是一些魔在作祟。我们有时候不认识。 比如我们在修道中,有时,人还是你这个人,但是魔已经进入你的心肺,你根本就不知道。这时候你会产生种种的情绪,包括忧伤啊、起烦恼啊,甚至哭啊、甚至笑啊、甚至生气、起嗔恨心等等。你不知道这是魔已经侵入你的心肺,它在鼓动你。明知道不对,但是你非得要那么做不可。守不住啊!实际上为什么那么做呢?是魔已经在你的心里呢,它起作用,它鼓动你。像发脾气似的,大点儿发吧,哭,使劲哭。明知应该别哭、别哭,哭伤身,干吗要哭呢?这边想着,那边却哭、哭、大哭不止。哎,魔跟你这么较劲。 所以你认为,都是自己在起作用。实际上你不知道,那个是魔。如果当时你要认识:哎,这不是魔吗?我哪能这样呢?我自己能控制自己呀,我本来不是这样啊。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