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问题解答系列 17(11)

断除憍慢者,于诸众生中,当下心如狗,断除我慢。于轻俭衣、食、卧床、药具四圣种中,亦应当S诒耸ブ种愎剩挥ο铀嗖挥ψ愿呔佟若实不实犯,不得发觉他,勿求他错失,自错当觉知。 他同梵行者犯罪,若实

  断除憍慢者,于诸众生中,当下心如狗,断除我慢。于轻俭衣、食、卧床、药具四圣种中,亦应当住。于彼圣种知足故,不应嫌他,亦不应自高举。
  若实不实犯,不得发觉他,勿求他错失,自错当觉知。
  他同梵行者犯罪,若实、若不实,皆不应发觉。他有错失,不应求觅,唯于自错,即应觉知。
  佛及诸佛法,不应分别疑,法虽最难信,于中应信之。
  于佛不应分别,以世尊具足未曾有法故。亦于佛法不应疑惑,以于诸众生是不共法故;及于最难信佛法中,以深心清净故,应当信之。
  虽由实语死,退失转轮王,及以诸天王,唯应作实语。
  若菩萨由实语故,若夺物、若死,虽退失转轮王及诸天王,唯应实语,何况其余而不实语?
  打骂恐杀缚,终不怨责他,皆是我自罪,业报故来现。
  诸有他来打骂、恐怖、杀缚、幽闭,皆是自罪应当有此,终不瞋他。此是我业,前世已作,今时还受相似不爱之果,彼诸众生都无有罪,唯是我罪业报来现,应当有此!
  应极尊重爱,供养于父母,亦给侍和上,恭敬阿阇梨。
  于父母所应当极爱、尊重供养,应作天想,随父母意令得悦乐,离谄幻心。又应恭敬给侍和上、阿阇梨,随和上、阿阇梨所说法中,无有内秘,皆为外化。
  为信声闻乘,及以独觉乘,说于最深法,此是菩萨错。
  此中菩萨有四种菩萨错失,应当舍离,所谓:于声闻、独觉乘诸众生中,为说最深之法,是菩萨错。
  为信深大乘,众生而演说,声闻独觉乘,此亦是其错。
  于信深大乘诸众生中,为说声闻、独觉乘,是菩萨错。
  大人来求法,慢缓不为说,而反摄受恶,委任无信者。
  若有正住大众生来有所求时,应即为说善法,而更慢缓;破戒、恶法反摄受之,是菩萨错。于大乘中未有信解、未以四摄事成熟者,而信任之,是菩萨错。是为四种。
  远舍所说错,所说头多德,于彼当念知,亦皆应习近。
  此中所说四种错失,应远舍离,以此去菩提远故。若声闻、独觉乘中所说,头多等及余功德,但知彼等不与菩提作障碍者,于彼彼中亦应习近。
  等心平等说,平等善安立,亦令正相应,诸众生无别。
  此四种菩萨道应当习近。何等为四?所谓:诸众生中起平等心;诸众生中平等说法;诸众生中平等善安立;诸众生中令正相应。此等皆无差别,是为四种。
  为法不为利,为德不为名,欲脱众生苦,不欲自身乐。
  此四种真实菩萨应当觉知。何等为四?所谓:但为于法,不为财利;但为功德,不为名称;但欲脱众生苦;不欲自身安乐。
  密意求业果,所作福事生,亦为成熟众,舍离于自事。
  若于业果密意欲求,作三福事,生此福时,唯为菩提利乐众生,亦唯为菩提成熟于众,为利众故舍离自事。此是四种真实菩萨。
  亲近善知识,所谓法师佛,劝励出家者,及以乞求辈。
  此四种菩萨善知识,应当亲近。何等为四?所谓:法师是菩萨善知识,为助持闻慧故;佛世尊是菩萨善知识,为助持诸佛法故;劝出家者是菩萨善知识,为助持诸善根故;乞求者是菩萨善知识,为助持菩提心故。此四种菩萨善知识,应当亲近。
  依止世论者,专求世财者,信解独觉乘,及以声闻乘。
  此四种菩萨恶知识,应当知之。何等为四?所谓:世论者,习近种种杂辩才故;摄世财物者,不摄法故;独觉乘者,少义利少作事故;声闻乘者,自利行故。
  此四恶知识,菩萨应当知,复有应求者,所谓四大藏。
  如前所说四种知识,是恶知识,知已应离。复有应求得者,所谓四大藏。
  佛出闻诸度,及于法师所,见之心无碍,乐住空闲处。
  此四种菩萨大藏,应当得之。何等为四?所谓:奉事出世诸佛;听闻六波罗蜜;以无碍心见于法师;以不放逸乐住空闲之处。此是四种菩萨大藏,应当得之。
  地水火风空,悉与其相似,一切处平等,利益诸众生。
  与地、水、火、风、虚空等,有二因缘相似菩萨,应当摄受,所谓:平等故,利益故。如地等大及虚空五种,于有心、无心中一切处平等,无有异相;诸众生等,常所资用,而无变异,不求报恩。我亦如是:乃至觉场究竟,为诸众生之所资用,而无变异,不求报恩。
  当善思惟义,勤生陀罗尼,勿于听法者,为作于障碍。
  义者,佛所说义,于彼当善思惟。若共谈、若独住,应如是作。又安住禁戒,清净心意,精勤鲜洁,当生及闻银主、海主等陀罗尼。又于听法者所,勿以微少因缘而作障碍,为离法灾生业故。
  恼中能调伏,小事舍无余,八种懈怠事,皆亦应除断。
  恼中能调伏者,于中有九种恼事,所谓:于我作无利益,已作、今作、当作,是为三种;于我亲爱作无利益,已作、今作、当作,复为三种;于我憎嫌与作利益,已作、今作、当作,复为三种。此等皆作恼事,于此九种恼事之中,当自调伏。
  小事舍无余者,于中有二十种小事,所谓:不信、无惭、谄幻、掉、乱、放逸、害、无愧、懈怠、忧、昏(旧睡)、睡(旧眠)、恨、覆、嫉、悭、高、忿、悔、闷。此等二十种小事,皆舍无余。
  八种懈怠事皆亦应除断者,于中有八种懈怠事,所谓:我欲作务即便安卧,不发精进;我作务已;我于行路;我行路已;我身疲乏,不能修业;我身沉重,不能修 业;我已生病;我病得起不久即便安卧,不发精进。由此等故,应得不得,应到不到,应证不证。此等八种懈怠事中,为除断故,应发精进。
  莫作非分贪,横贪不称意,离者皆令合,无问亲非亲。
  若见具足利养、名闻、安乐、称誉、福德众生,于彼具足福中莫作非分贪心。以作非分贪心则不称意,是故所不应作。又于各各共诤离坏众生中,无问亲与非亲,皆令和合,同心相爱。
  于空而得空,智者莫依行,若当得于空,彼恶过身见。
  依空拔除大无智聚故,智者莫依得空而行。若依得空而行,则于有身见人,难治过之,恶亦过之,以诸见行由空出离,若着空见彼不可治,以更无令出离故。
  扫涂与庄严,及多种鼓乐,香鬘等供具,供养于支提。
  于如来支提及形像所,扫地、涂地、香鬘、烧香、末香、华盖、幢幡等,庄严供养之具,当作供养,为得端正戒香自在故。贝笛、箜篌、腰鼓、大鼓、雷鼓、拍手等,种种鼓乐供养,为得天耳故。
  作种种灯轮,供养支提舍,施盖及革屣,骑乘车舆等。
  支提舍中,应以种种香油、酥灯、鬘等善作供养,为得佛眼故。布施伞盖、皮鞋、象马车舆乘等,为得菩萨无上神通乘不难故。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加入护持我们虚空网络弘法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