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修习波罗蜜的胜益 六度修习在菩萨道中非常重要,一切功德的成就及可爱果的获得,均以修习六度为基础。由有六度的实践修学,才能成就菩萨的种种功德和利益。《解深密经》云:“修习六度一一各有四种胜妙威德。正修六度时,能对治悭贪、毁犯、嗔恚、懈怠、散乱、不正见六种过失;正修六度时,能为无上菩提真实资粮;正修六度,于现法中能自摄受饶益有情。修习六度,能感未来广大无边异熟果。”因为布施能对治悭贪,持戒能对治污染不净,忍辱能对治嗔恚忿怒,精进能对治懈怠,禅定能对治散乱,智慧能对治愚痴、颠倒、不正见。六度能如是消除生死流转的烦恼之因,渐进修习,自能使佛性显现,转述成悟,转凡成圣,终得佛果,故行六度为成佛的资粮。菩萨具此资粮,不但自己能得解脱,而且能济度众生,故能成就自利利他的事业,由此修习六度的殊胜之因没有穷尽,故感得未来胜妙之果亦无有穷尽。下面分别说明修习六波罗蜜的殊胜利益。 《优婆塞戒经》云:“布施能度悭贪诸烦恼,以悭贪为烦恼首,故布施能现在破悭贪,正得来生享巨富报。其余寿命长远,色力健康,身心安乐,言语慧辨,亦皆布施所应之果。”可见布施利益殊胜。如是菩萨行大布施,即无守护和恐怖之苦,今生必受赞叹,得好名闻,能断悭贪之种,于后世得更多的财富与安乐,感无量福乃至福德圆满成就菩提。 又持戒能使三业清净,则不会为所作恶业而感到内疚羞愧,恐惧处罚与名誉的丧失,这样则能心境和平喜悦,容颜调顺,常为善人敬重亲近,不会堕入苦恼的境地。《菩提道次第略论》云:“持戒能成就财富,恭敬等众多利益。凡人天一切乐果都由戒生……若持戒能断一切恶行的种子,得成佛清净的妙智。”《大智度论》亦云:“持戒之人,常得令世人所敬养,心乐不悔,衣食无乏,死得生天,后得佛道。”如是种种持戒利益殊胜无比,是故行者应—心持戒。 又能行忍者,少怨敌,多喜乐,色身圆满,亲友不离,临终无忧无悔,死后生于天上乃至证得无上菩提。又忍是菩提之正因,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忍之果。故《华严经》云:“能净忍辱者,显现佛菩提”。如是忍辱功德无量无边,是故行者应行慈忍。 又菩萨若能精进,便能摈除懈怠的过患,令渚恶速灭,诸善疾成,更能饶益自他,为人赞美,恒结善缘,常遇善知识,令自己的慧命与日俱增,疾得道果.《庄严经》云:“资粮善中进第一,渭依此故彼后得。精进能得现乐住,及世出世诸成就,精进能得三有财;精进能得善清净;精进能越萨伽耶:精进得胜妙菩提。” 又若人能修习禅定,能摄心一境,除去人我烦恼执著之想寂然安住,得轻安快乐,能以心力观察宇宙实相,悟一切离诸语言的智慧,起不可思议的神通游戏变化,并能依此神通饶益有情。《遗教经》云:“若摄心者,心则在定,心在定故,能知世间生灭法相……若在定者,心则不散。”是故禅定功德亦无量无边。 又若人修智慧.多闻多思,则能辨别真伪邪非,不为邪见所惑,能远离恶道,趣向解脱,清净无染,堪作众生导师,为人崇敬景仰。《遗教经》云:“实智慧者,是度老病死海之坚牢船也,亦是无明黑暗之大明灯也,一切病苦之良药也,伐烦恼之利斧也。”可知修习智慧,则能治疗身心病苦,照破无明黑暗,斩断烦恼之根,终能脱生死海。故般若百颂云“见不见功德,慧是其根本,由摄此二故,应当摄受慧,明是求法道,及大解脱本,故应先奉持,大般若佛母。” 总之,勤修六波罗蜜,能得无边的功德和利益,能得世出世间广大殊胜妙果。是故菩萨应以修习六度为根本,以完成自利利他事业。 四、废修六波罗蜜的过失 菩萨修习六度虽有无量的功德,但若废修则过失无穷,—下面分别说明之。 1、若不行布施,则会随顺悭贪,增长爱著,将积聚众多恶业,死后必堕恶趣,若生人间,得贫穷下贱报。《优婆塞戒经》云:“若有于财法食生悭,当知是人于无量世,得痴贫报。”又云:“若人得财,贪惜得财,当知即是未来世中贫穷种子。”可见悭吝之过失。 2、若不持戒,则令三业不净,增长烦恼。破戒之人,现世名声不好,未来恶果亦是无穷。《中阿含》云:“犯戒有五衰,一者求财不遂,二者设得衰耗,三者众不喜爱,四者恶名流布,五者死堕地狱。”故破戒过失甚多。 3、若人不能忍辱而生嗔恚,能摧毁长久以来所积集的善法功德,烦恼增盛,招引痛苦之果报,破坏后世可爰之果。所谓“—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广论》云:“十劫所积集,供养善逝等,此一切善行,一恚能摧毁。”《入中论》说云:“由起刹那嗔恚意乐,能摧百劫修习施戒波罗蜜所集诸善”,即是此意。再则,嗔恚之人,内心不能感受到寂静凋柔的意乐,不能安静睡眠。内心狂乱,并致使亲友远离,人不喜见。如《遗教经》云:“若人不能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人道智慧人也,所以者何……嗔恚之害,则破诸善法,坏好名闻,今生后世,人不喜见”,故嗔恚之害无穷。 4、若不精进则是懈怠放逸,懈怠之人,则不能修布施乃至般若等诸善法,不能作利他事,还使烦恼增长,渚善法不得成就,如此距菩提道则甚为遥远。《海慧请问经》云:“有懈怠者,菩提遥远;诸懈怠者,无有布施乃至无慧;诸懈怠者,无利他行。”是故行者应常勤精进,除却懈怠之恶习。 5、若无禅定,心则散乱,如此则不能有坚决的意志和智慧来克服外界的引诱和破坏,遇艰难危险时,则会心慌意乱,刁;能保持镇定,难以成办—切事业。另外心刁;寂静,则虽修善法,所获无益。《入菩萨行广论解》云:“佛在经中告诉比丘,心若于境而驰散,虽持明咒终无益。”此即是说若心于境驰散,虽修念诵、苦行、持咒等亦空无果也。再则若心散乱,则不能人定,难得智慧,更无解脱可言。 6、若无慧者,施等如无眼目,既不能成清净之业,亦不能获正见。若离开智慧而修布施等,则不能成为波罗蜜。又随境转,亲近恶友,邪见增长,流转生死,或堕恶趣,解脱无门。《摄论》颂云:“无破暗慧光,不能成净戒;多由无慧故,尸罗成浊染;慧倒心混乱,不信住忍法,不乐观善恶,如无德王名。”可见无慧之过患。 鉴于此,废修六波罗蜜中的任何一法,都有无量过失,不但会影响今生的形象,降低自己的人格,也会给来生带来无穷恶果。菩萨行者,深知如此,岂不戒欤。 五、修习六波罗蜜的现实意义 修习六波罗蜜法不但对菩萨今生后世有无穷胜益,若宏扬修习六度法门对当今社会亦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加入护持我们虚空网络弘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