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行者:命运真相(7)

(3),流行病的对治 改造命运,就象治病一样,人的命运千差万别,病症也各不相同,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达到治病的目的。下面列举现在社会上的流行病及对治方法。 流行病之一:被欲望奴役之H松腥霾愦危皇巧


(3),流行病的对治

改造命运,就象治病一样,人的命运千差万别,病症也各不相同,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达到治病的目的。下面列举现在社会上的流行病及对治方法。

流行病之一:被欲望奴役之病。人生有三个层次,一是生存层次,二是精神层次,三是道德层次。生活在生存层次的人,主要追求的是吃、穿、住、玩。而且把这些当成人生的重要目标。若一个人的一生仅为此而活着,把满足自己的吃喝玩乐当作人生的最高理想。那么他就很容易患上被欲望奴役之病。如果一个人患上此病,而不知是病,用孟子的话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意思是,人若仅为了满足物质欲望而生活,就同禽兽差不多。作为人,追求正当合理的物质生活是无可厚非的,但十分遗憾的是,当人的欲望作主时,就会突破“正当合理”的界线。就会糊里糊举塗地,干出很多满足了欲望,折损了福报的事情。就会把自己的命运,误导入多灾多难的险道,故此病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而且还会越来越多。

对治方法:观照自己命运,选择与自己福报相符的生活状态,和人生财富目标。了知今生的富贵穷通,是自己以前的善恶行为造成的,要保持现在的富贵,就要为富行仁,要改变现在的穷困,就要培植福德。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严格将自己的欲望控制在正当合理的范围内。所谓正当合理的标准就是,外不违天理国法,内不悖人伦道德。如此之人,必有后福。

流行病之二:被成见活埋之病。所谓成见,就是一个人内心形成的,固定的价值观和行为标准。成见一旦形成,是很难改变的,故古人有“人过三十且莫劝”的说法,意即过了三十岁的人,很难听取他人的意见,如果强劝,就会造成相互的对立和怨恨。如果说前面的被欲望奴役之病,还在表层的活,成见之病则更深了一层,故此病有不易察觉、一旦形成就根深蒂固的特点。比如,笔者曾劝一个朋友的儿子,让他学学《弟子规》,因为朋友的儿子,既不愿学习,又不听父母的话,追求的是吃肯特基,穿外国名牌,当我把《弟子规》送给他时,他不屑一顾地将书扔到茶几上,不耐烦地说:“这是要求圣人的,我做不到”。朋友的儿子只有十几岁,就已患上此病。还有一个故事,一个朋友一家都学佛,只有他父亲不学,不但不学,还强烈反对,反对的理由很简单,就是他自称自己相信科学,而佛教不是科学,佛菩萨在何处,不能证实让他看到,故他断定,佛菩萨的境界只是神话而已,是无法让人相信的。这种心态相当普遍,他们的逻辑是,只要科学无法证实,只要自己不能做到,只要超出自己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就统统否定和排斥。朋友的儿子自以为《弟子规》中做人的标准太高,自己做不到,便排斥之,朋友和父亲自以为佛教中对佛菩萨的描述,超出了自己的理解力和想象力,便极力破斥之。故成见犹如看不见监狱,若无力打破,我们的智慧就象被判无期徒刑的囚犯,永远无法解放出来。故被成见活埋之病的症状是“自以为是”。以浅见破深理,以无知为聪明,是其共性。

对治方法:反省自己的成见是如何形成的,是不是正确可靠的,通过学习和亲近有修有学的人,增加自己的见识,扩大自己的视野,了知自己成见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否定自己成见的狭隘性和偏执性。成见就象我们给自己建筑的牢狱,若不走出来,我们的命运就无法走出黑暗和蒙昧。成见就象我们给自己戴上的枷锁,若不打破他,就无法开拓命运自由广阔的空间。成见犹如井底之蛙,跳出来方知天地之大。

流行病之三:自是人非之病。此病流行最广,而且最易发病。人人皆有,个个难免。古人说的好,哪个人前不说人,哪个不被他人说。意思是,没有一个人不在人面前说他人是非长短的,也没有一个人不被他人背后说是非的。此病也可能是有人类以来病史最长的病,女人得此病,则表现为长舌妇,到处挑拨是非,男人得此病,表现为因观点不同相互斗争,甚到反目成仇。我们可以回忆一下,当几个人聚在一起时,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议论自己周围人的是非长短,若不说他人是非长短,好象没有话题可说,而且心中不时地涌动着说他人是非的冲动,而当他人的是非与自己发生连系时,皆是自是人非,即自己对,他人非。此病往小处说,破坏人际和睦,往大处说,妨害社会安定。试看人与人,国与国发生冲突时,从来没有主动承认自己是错误的,都是指责对方对不起自己,其实谁对谁错,很难有定论的。

若追究自是人非的病根,就只有借助佛教的智慧了,佛教认为,人有五种根本烦恼,即贪心,嗔心,痴心,慢心,疑心。其中的慢心,就是自是人非的病根所在。所谓慢心,说通俗点就是,我比别人强的观念,慢心大致可分三种,一是对比自己强的人,比如我们经常听到人们说,他当官有什么了不起,他不就有几个臭钱吗。二是对同自己差不多的人,三是对不如自己的人。

对治方法:远离好说是非之人,当听到他人说是非时,反省自己说他人是非的次数是不是日渐减少了,当有人在自己面前说他人是非时,牢记:“来说是非者,定是是非人”的明训。见人非,即自省,见人是,即效法。能如此,人际关系调整好了,命运中的不利因素就会消化于无形之中。了知我慢之心,是破坏人际关系,折损福报的一个重要原因,故要时时提起警觉心。

(4),常见命运的对治

常见命运之一:贫穷的命运。世间的贫穷,有时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个人找不到消除贫穷的正确方法和途径。造成贫穷的病因是,过去或前生,曾有偷盗的过失,常常以悭吝心和贪心对待他人,故偷盗和贪心是因,贫穷是果报。偷盗分有形的偷盗,和无形的偷盗,有形的偷盗可见易防,无形的偷盗难见难防,无形的偷盗即指自己经常有占别人便宜的念头。或者通过投机取巧的手段获得利益的行为。

对治的方法:忏悔自己往昔偷盗的罪过,下决心从今以后不犯偷盗。见别人获得利益时,当生欢喜心,看见贫苦的人,布施财物,给以救济。不取不义之财,常怀怜苦之心。

常见命运之二:多病的命运。病因是过去或前生,曾打骂和伤害过他有和动物。或者经常对他人生起厌恶和憎恨之心。

对治的方法:下决心不再做打骂和伤害众生的事,恭敬孝顺父母,照顾有病的众生,经常布施医药给病人。开阔自己的心胸,扩展容人之量,不因小事自寻烦恼,容忍他人缺点过失。

常见病之三:不聪明的命运。病因是过去可前世,曾经诽谤圣贤和有道德修养的人,或者在教授知识和技能时,有所保留。常有贡高我慢之心,或有设计骗人之举。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加入护持我们虚空网络弘法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