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邪淫书)《生死关全集》:祖师开示篇(上)(9)

古代名僧诗云:‘远之易为士,厄之难为情,香味颓高志,声色丧躯龄。’《佛名经》曰:‘有爱则生,爱尽则灭。’故知生死,贪欲为本,若去贪欲之因,则生死苦轮之果报息矣嗾摺破任澹轿逵ǎ颇丈硇模


  古代名僧诗云:‘远之易为士,厄之难为情,香味颓高志,声色丧躯龄。’《佛名经》曰:‘有爱则生,爱尽则灭。’故知生死,贪欲为本,若去贪欲之因,则生死苦轮之果报息矣!‘苦者’逼迫为义,谓五欲之法,逼恼身心,不得自由,故名为苦,以其六根,各有三受,即有三苦,六三即一十八苦,如是推穷,无量无边。众苦充满,谓之苦海,所以说‘多欲为苦也’。若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返观观自性,返闻闻自性,当下即是少欲出苦之方法。

  生死疲劳,从贪欲起者。吾人从无量劫来,生生死死,六道之中,何道未曾去过?十方世界,无一芥子许,非我受生之处,做一世人,有一世之辛苦。生如活牛剥皮,死如乌龟脱壳,苦痛万端,经无量世则有无量辛苦,然自心本来不生不灭,有生有死者,皆因贪欲而起,悉是冤枉受轮回,遭虚妄之生死。众生胡为乎受诸辛疲劳苦,故云生死疲劳。《大智度论》云:菩萨得天眼,观诸众生,轮转五道,回旋其中,谓天中死,人中生,人中死,天中生,天中死,地狱中生,地狱中死,鬼趣中生,修罗鬼畜,亦复如是。欲界中死,色界中生,欲界中生,色界中死,色无色界,亦复如是。所以说六道轮回,生死旋转,吾人从无始至现在,所有枯骸,堆积如山,所流眼泪,如四大海水,众生不痛念生死苦,且将苦作乐,以强淩弱,争名夺利,乃曰为国为民,岂非颠倒?如百千蚊蚋,于破瓶之中,分寸之间,啾啾乱鸣,慧眼观之,殊属可笑,徒劳辛苦而已。

  然亦无无因之果,果必有因,如桃树由桃核而来,现在生死,由贪欲而生,吾人最初受生亦由一念爱心而来,纳想为胎,流爱成种。《圆觉经》云:‘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是故吾等,须断贪欲,吾人来世如何,不必问他人,问自心便知,现吾等须看破一切,断去贪欲,切不可被其所迷,于无量劫中为恩爱奴。所谓若欲放下即放下,欲待了期无了期,自己要向自己度,求人不如求自己。

——《宝静大师全集》页956-961

  ★第一诃色欲。当知‘诃’之一字,即是用功夫之要道,入门之正轨,须以种种方法诃斥之。所谓男女形貌端正严好,修目即长眉,朱者红也,素者白也,所谓丹唇皓齿,明眸善睐,种种可爱可悦之色相,愚人视之,遂生贪爱,此为贪爱男女之形色有情之正报。还有一种人,对于有情男女之爱,染心很淡泊,不生执著,而爱世间种种可尊可贵之宝物,谓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等七宝,及一切青黄赤白红紫缥绿五光十色,种种微妙殊胜之色相,若智者观之,了达原是虚妄,不生贪爱,而愚人遂生爱染,因迷惑故,从此作诸恶业,深造累劫之祸殃。如频婆王事,即是引证。是王以贪爱色欲故,不顾国家之重,甘愿身入敌邦,独处于淫女阿梵波罗房中。又如优填王,以爱乐色染故,遂截五百仙人手足,造大重罪。当知古今多少英雄汉,谁不于此茫茫欲海中,为恩爱奴,作色情魔,所谓:‘汝爱我心,我怜汝色。’恩爱酬缪,旷劫相缠,无有了期。悲夫!色欲之害人,实甚于猛兽横流,吾侪凡夫,应当猛省而讨斥之……

  第五诃触欲。此触欲最为厉害,为生死之根本。经云:‘一切众生,皆以色欲而正其性命。’因前四欲,各有界限,色属眼一部分,声属耳一部分,香属鼻一部分,味属舌一部分,谓四根对四尘,各有所受。惟此触欲,则周遍全体,所言触欲者,谓男女身分,柔软细滑,互相按摩,及寒时体温,热时体凉,及其他种种之殊好妙触,无智慧之愚人,为之沉没,能障碍行者之道业。如从前有一角仙,为触欲而失神通,发恶愿感天不雨,后被淫女诱惑触欲失通,骑其头颈,是知触欲之过罪,至大且危,可不慎哉!

——宝静大师《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讲述》页69-73

  倓虚大师(天台宗第四十四代祖师)

  ★倓虚老和尚出家前之感言:

  现在我下面已有一个姑娘已出门了,五个男孩,大的才十四岁,小的刚会走,又没人教养他们,三四十年来东跑西奔,没有一点积蓄,全靠这个小药辅吃饭。我走了之后,药辅无人照管必定歇业,将来全家挨饿,流浪失所,这怎么办呢?然而,又一想:天下流离失所的人太多了,许别人的眷属流离失所,就不许我的眷属流离失所吗?又想:假如我出了家之后,到各地去参访,在路上遇见了我的孩子正在讨饭,这时我管他不管他呢?唉!天下讨饭的孩子太多了,许别人的孩子讨饭,就不许我的孩子讨饭吗?这件事也不足深虑的!可是我的女人,在我不言语一声去了之后,她领著五个孩子,生活上一定很为难,如果她要嫁给别人,这不是于我很难看吗?以后我听说,或者在一个村里遇见她,将作如何感想?唉!又一寻思,天下的女人改嫁的太多了,这是我出家,如果我早已死去,谁能保险她不改嫁呢?况且许别人的女人改嫁,就不许我的女人改嫁吗?她今生是我的女人,前生是谁的女人?来生又要变成谁的女人呢?这事也不足挂在心上的。如果真的为了妻子的事情,而连累了自己的一生,其实何止一生,恐怕生生世世的永远沉沦下去了,这样不但不能度脱妻子,同时也无法度脱自己。如果我现在能够毅然决然的出了家,潜心佛典,得到真实的修行,将来遇见他们,也劝她们念佛修行,了生脱死,这不是两全其美吗?还有……唉!放下吧!……放下吧!

——《影尘回忆录》页46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加入护持我们虚空网络弘法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