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时文殊师利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过去已灭。未来未至。现在不住。三世所有一切心法。本性皆空。彼菩提心。说何名发。善哉世尊。愿为解说断诸疑网。令趣菩提。” 《入楞伽经》卷第六、法身品第七中有经文: “如来说法依自声说,不见诸字是有无故,不着名字。大慧,若人执着名字说者,彼人不名善说法者。何以故?法无名字故。大慧,是故我经中说:‘诸佛如来乃至不说一字,不示一名。’何以故?诸法无字,依义无说,依分别说故。大慧,若不说法者,诸佛如来法 轮断灭;法 轮灭者,亦无声闻、缘觉、菩萨;无声闻、缘觉、菩萨者,为何等人、何等法、何事说?大慧,是故,菩萨摩诃萨,不应着于言说名字。大慧,名字章句非定法故,依众生心说。诸佛如来随众生信而说诸法,为令远离心意意识故(不动心)。 不得执着文字音声,以一切法无文字故。大慧,譬如有人为示人物,以指指示,而彼愚人即执着指,不取因指所示之物。” 《圆觉经》中有经文: “云何无明?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华”同“花”)、及第二月。善男子,空实无华,病者妄执,由妄执故,非唯惑此虚空自性,亦复迷彼实华生处,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善男子,此无明者,非实有体。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及至于醒,了无所得。如众空华,灭于虚空,不可说言有定灭处。何以故?无生处故。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 “善男子,如来因地修圆觉者,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无,本性无故。彼知觉者犹如虚空,知虚空者即空华相,亦不可说无知觉性,有、无俱遣,是则名为净觉随顺。何以故?虚空性故,常不动故,如来藏中无起灭故、无知见故,如法界性,究竟圆满遍十方故,是则名为因地法行。菩萨因此于大乘中发清净心。末世众生依此修行,不堕邪见。”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文殊汝当知: 一切诸如来,从于本因地, 皆以智慧觉。 了达于无明, 知彼如空华,即能免流转; 又如梦中人, 醒时不可得。 觉者如虚空,平等不动转, 觉遍十方界, 即得成佛道。 众幻灭无处,成道亦无得, 本性圆满故。 菩萨于此中, 能发菩提心;末世诸众生, 修此免邪见。” 于是,普贤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修大乘者,闻此圆觉清净境界,云何修行?世尊,若彼众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还修于幻?若诸幻性一切尽灭,则无有心,谁为修行?云何复说修行如幻?若诸众生本不修行,于生死中常居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令妄想心云何解脱?愿为末世一切众生,作何方便,渐次修习,令诸众生永离诸幻?”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普贤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菩萨如幻三昧,方便渐次,令诸众生得离诸幻。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普贤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善男子,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犹如空华从空而有,幻华虽灭,空性不坏;众生幻心还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依幻说觉,亦名为幻;若说有觉,犹未离幻;说无觉者,亦复如是。是故幻灭,名为不动。 “善男子,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由坚执持远离心故,心如幻者,亦复远离;远离为幻,亦复远离;离远离幻,亦复远离。得无所离,即除诸幻。譬如钻火,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飞烟灭;以幻修幻,亦复如是。诸幻虽尽,不入断灭。 “善男子,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离诸幻。”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普贤汝当知: 一切诸众生,无始幻无明, 皆从诸如来, 圆觉心建立。 犹如虚空华,依空而有相, 空华若复灭, 虚空本不动; 幻从诸觉生,幻灭觉圆满, 觉心不动故。 若彼诸菩萨, 及末世众生,常应远离幻, 诸幻悉皆离。 如木中生火, 木尽火还灭,觉则无渐次, 方便亦如是。” 于是,普眼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演说菩萨修行渐次,云何思惟?云何住持?众生未悟,作何方便普令开悟?世尊,若彼众生无正方便及正思惟,闻佛如来说此三昧,心生迷闷,则于圆觉不能悟入。愿兴慈悲,为我等辈及末世众生假说方便。”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普眼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修行渐次、思惟、住持,乃至假说种种方便。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普眼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善男子,彼新学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求如来净圆觉心,应当正念,远离诸幻。先依如来奢摩他行,坚持禁戒,安处徒众,宴坐静室,恒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火,动转归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即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合为相,实同幻化,四缘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缘气于中积聚,似有缘相,假名为心。善男子,此虚妄心,若无六尘则不能有。四大分解,无尘可得,于中缘尘各归散灭,毕竟无有缘心可见。善男子,彼之众生,幻身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尘亦灭;幻尘灭故,幻灭亦灭;幻灭灭故,非幻不灭。譬如磨镜,垢尽明现。善男子,当知身心皆为幻垢,垢相永灭,十方清净。善男子,譬如清净摩尼宝珠映于五色,随方各现,诸愚痴者见彼摩尼实有五色。善男子,圆觉净性现于身心随类各应,彼愚痴者说净圆觉实有如是身心自相亦复如是,由此不能远于幻化,是故我说身心幻垢。对离幻垢,说名菩萨。垢尽对除,即无对垢及说名者。 “善男子,此菩萨及末世众生,证得诸幻灭影像故,尔时便得无方清净,无边虚空,觉所显发;觉圆明故,显心清净;心清净故,见尘清净;见清净故,眼根清净;根清净故,眼识清净;识清净故,闻尘清净;闻清净故,耳根清净;根清净故,耳识清净;识清净故,觉尘清净;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善男子,根清净故,色尘清净;色清净故,声尘清净;香、味、触、法亦复如是。善男子,六尘清净故,地大清净;地清净故,水大清净;火大、风大亦复如是。善男子,四大清净故,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五有清净;彼清净故,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佛十八不共法、三十七助道品清净;如是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一切清净。善男子,一切实相性清净故,一身清净;一身清净故,多身清净;多身清净故,如是乃至十方众生圆觉清净。善男子,一世界清净故,多世界清净;多世界清净故,如是乃至尽于虚空,圆裹三世,一切平等,清净不动。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