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认识《弟子规》(第二集)(4)

所以诸位朋友,当我们早上念一遍《弟子规》的时候,是要提醒自己今天处事待人接物一定要按照《弟子规》做;晚上念的时候,要提醒自己今天有哪些做得不错,勉励一下;有哪些还没做到的,明天要好好做,要反T缟咸

  所以诸位朋友,当我们早上念一遍《弟子规》的时候,是要提醒自己今天处事待人接物一定要按照《弟子规》做;晚上念的时候,要提醒自己今天有哪些做得不错,勉励一下;有哪些还没做到的,明天要好好做,要反省。早上提醒,晚上反省。但是晚上不要睡前去念,假如睡前才要念,往往念没两句就睡著了,所以晚上下班回来就可以先念一遍。当你都是这样的态度,相信一个礼拜下来,你的孩子会对你怎么样?肃然起敬,我爸爸比我还用功,身教重要。

  长时间不要间断薰修。「薰」就好像拿著香,香薰得愈久,味道愈浓。而「修」是修正,修正什么?修正错误的想法、看法、说法,还有做法,时时从这些方面去下手,那就有得力之处。

  我们直接来提到五伦关系。学习中国文化要学活一点,要从它的本质下手,不要从它的外在形式去下手。比方说,古代对於领导人(国家领导人)行什么礼?三跪九叩礼。那假如现在在国际机场,你看到政府领导人,你马上跪下去给他三跪九叩,他会马上说:这个是谁教出来的学生,马上给我调查。这样就不合时代。所以学中国文化不要只学它的动作,最重要的要学什么?学它的本质。三跪九叩礼是形式,本质是什么?恭敬心,所以这个恭敬心不要变。然后外在的形式要随著每一个时代去变。所以现在最敬礼是什么?三鞠躬礼就是最敬礼。所以打一个比喻,中国文化就好像一棵五千年的大树,那一根树干顶立在天地之间,从来没有变过,那是本质。但是它每一年都发新的枝芽,而这个新的枝芽都是适应了当时候的气候、阳光、土壤、水源。所以我们学中国文化一定要懂得灵活运用,不然就学成书呆子。所以这个是我们要去掌握的。

  比方说,刚好有一位老师,他就跟我说,他说:「蔡老师,这《弟子规》里面有糟粕(糟粕就是很差的东西)」。那当然,我们跟人谈话绝对不能用辩的,辩有没有用?没用,反而你会跟他愈打愈火热。我们就请教他:这位老师,哪一句是糟粕?他跟我说:「晨则省,昏则定」是糟粕。我说:这位老师,你为什么觉得这一句是糟粕?他说:早上要问一遍好,晚上要问一遍,每天两遍太麻烦了。有没有道理?我也没有说他没道理,我接著就跟这位老师说,我说:这位老师,你看父母每天想我们多少次,而且父母对我们的思念,连在睡觉当中都不忘。有些父母在春秋之际,因为天气变化比较大,所以他们被子都盖得特别少,等半夜冻醒了,赶快爬起来帮孩子盖被子,盖完之后自己再去睡。因为孩子已经把被子踢掉了。所以父母连在睡觉的时候都会关怀儿女,所以就可以了解到父母一天对孩子有多少思念。

  而当我们早上为人子,小朋友到妈妈的面前说:「爸爸妈妈,早上好」,然后父母一看,额头发亮,代表昨天睡得不错,让他很安心。人逢喜事精神爽,哪有比孩子这么恭敬、这么孝顺还要高兴的事,所以你看父母一天心情很好。下午下课回来又跟父母问好,「我回来了」,妈妈一看,气色不错,今天学习很好,在学校也没跟人家打架,所以她也很放心。假如这个时候一问完,孩子还跟妈妈说:妈,我今天在学校有哪一些事情。妈妈对我们的情况都很了解,她的心就很安心。所以我们只要一天问父母两次,就让父母多安心,我们又帮不了父母什么忙,能够让父母不要替我们多耽忧,这都是我们为人子的本分。

  我讲到这里,这位老师说:蔡老师,你的中国文化学得不错,你跟谁学的?我说:我跟杨淑芬老师学。结果他突然又来了一个回马枪,他跟我说:蔡老师,这句话你没有做到。我们教书的最怕什么?最怕学生说:老师,你又没有做到。马上冷汗直流。所以他说我没做到,我说:这位老师,你为什么说我没做到?他说:你现在离乡背井,你怎么「晨则省,昏则定」?你有没有每天早上打一通电话,晚上打一通电话?然后我就跟他讲,我说:这位老师,假如我早上打一通,晚上又打一通,我妈妈一定会骂我,「你不知道国际长途电话很贵?不要再打了」。所以学问要灵活,不能呆板。只要我固定每个礼拜六晚上打回去,可能那个电话一响,我妈妈马上说:「儿子打回来了」,都很有默契对不对?而且最重要的,我们成人我们的德行、行为能够让父母真正放心,这才是最重要。假如我们的德行不好,纵使你每天早中晚都打一通电话,「妈」!有没有用?重实质不重形式。所以当我们是用本质去学习中国文化,就很快能够提升,能够契入。所以我们要重本质。

  我们来看看中国的伦常大道,哪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是五伦关系。诸位朋友,当一个人能把人与人的关系都处好,请问他的烦恼会减少多少?一大半。所以人现在的烦恼根源在不知道怎么做人。每天在那里烦,但是也不知道怎么解决。中国文化两个字,「道德」,什么是道?五伦关系是道。道是道路,是正道。当我们不顺著这个道路走,会发生什么结果?不只人要顺著正道走,天地万物都有它运行的轨迹,比方说九大行星都有它固定的轨迹,当有一天冥王星说:我不要这样走了,我要转九十度。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你突然过几天会听到「碰」!怎么样?因为它不按那个规矩,就可能跟其他的行星相撞。万物如此,人亦如此。我们只要不顺著这个五伦的大道去走,保证人与人之间会摩擦、会冲突。所以我们现在看看很多的家庭、社会是不是就呈现了这些问题:父子无亲、君臣无义、夫妇无别、长幼无序、朋友无信,所以天下大乱。

  在清朝时候,因为有一个儿子shā了父亲,震惊整个中国,那个县城门被去掉一角,县长撤职查办,总督、巡抚记过,这么严厉。为什么县长撤职查办?因为这一个县的教育谁管?县长管的,你是父母官,教出这么大逆不道的儿子,撤职查办。所以那只在几百年前的情况,然后去掉它的城角,要让他们全县的人引以为耻辱,你们这个县居然出了这种大逆不道之人。事过才几百年,现在报纸打开,儿子shā父亲,父亲杀儿子,你觉得奇不奇怪?没有像以前这么震惊了!所以现在这个父子冲突的情况与日俱增。因为人已经不知道父慈子孝如何去做了。所以这个道一定要遵循,不然一定会发生问题。

  当你循道而行,一个人能够循著这五伦大道,很守本分的去尽心尽力,他就会形成好的德行。什么是德?义是德,亲是德,别是德,序是德,信是德。所以父慈子孝,慈跟孝就是德行;君仁臣忠,所以仁是君之德,忠是臣之德。所以顺著伦常大道,人就会有这样美好的德行延伸出来。诸位朋友,五伦关系哪一伦最重要?父子,还有没有?我们来思考一下,父子关系,来,哪一位朋友说的?你为什么觉得父子关系最重要?这个父子从哪里来?有没有突然我走在路上,突然说:来,你给我当儿子。父子关系起因在哪?夫妇,所以五伦的根本在夫妇,因为它是同室。这个三个伦常在同一个家,再延伸出去同一个社会、同一个国。所以根源在夫妇关系。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加入护持我们虚空网络弘法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