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摸著象的腿大声说:‘笑话笑话,象好似一根柱子相同啊!’ (戊)摸著象的尾巴说:‘你们一概是胡说,这象实在还似一把扫帚呢。’ 大家争争吵吵的齐说:‘我亲手摸的,哪会有错吗?’其实在有眼的人看著,笑破肚皮。 一般不明佛学的人,偏要充懂得的样子,随便加以批评,什么佛教是迷信的、是消极的、是多神的、是分利的、是不合时代的,就是看过几天佛经的人,根本路子都还没弄清楚,也在那里争空执有,这皆等于群盲摸象,无有是处。 佛法是利益众生的,被这样的人一瞎讲,倘若信了他的瞎话,把万劫难逢的无上至宝就当面错过了,真是可惜! 弃金担麻的故事 有甲乙两人,相约出外营商,走到半途,忽见路旁高高的一大堆麻,四顾无主,两人大喜,一钱不费,拾了便宜,两人各装了两满筐,绕道回家。 行走不远,奇怪,道旁又发现了大堆的绸缎,也是没主,甲就弃舍了麻,装换了两筐绸缎,说这货物比麻贵重多了,不料乙仍然担著麻走。甲说:‘你没有看见绸缎吗?为什么不去掉换呢?’乙说:‘我已经发了财,何必再找麻烦。’甲再三相劝,乙哪里肯听。 两人又向前走,啊!路旁金光耀眼,甲近前一看,叫道:‘幸运到了,这里竟有许多黄金。’急忙弃舍了绸缎,满满的装了两筐黄金。谁知乙仍是担著麻走,甲实在忍耐不住,拉住乙的担子说:‘你是傻瓜吗?为什么不取黄金呢?’ 乙说:‘我这麻从远道担来,弃舍太可惜了。’甲却热心,把黄金的贵重,讲给乙听。乙反怨甲多管闲事,甲只得叹一口气,由他去了。 两人回家,甲成了大富翁,自不必说。乙卖掉了麻,不消三五天,仍然是个穷汉,才相信金比麻贵重,再回路上去找,哪里有半点影子,后悔不及。 众生一时不明,信了外道,后来遇见佛法,劝他舍假信真,有的人执著不肯,结果所得无几,就等于弃金担麻。若到明白佛法有用之时,再去相求,恐怕时机已过,有些来不及了。 六道是苦海,三宝是慈航 众生有一具血肉的色身,还有一个灵性,就寄托在色身上。色身是有时间限度的,到时就要毁坏,性是常存的。这里的色身坏了,性再到别处投胎,去找寄托。 众生在大概上说共有六种:一天堂,二人间,三阿修罗,叫‘三善道’,比较这是受苦少的。四畜生,五饿鬼,六地狱,叫‘三恶道’,这就苦不可言了。但是这六道都有色身,都有灵性。色身是都有生死的,灵性如电流一样,就不一定向哪里再去投生。简单说就是这六道里边都可去的,因业力的关系,还是入三恶道的机会多。 这六道好比苦海。灵性一时入了三善道,就像在海里伸出头来喘口气;不久又入三恶道,像仍钻入海底里去,这样头出头没,总是跳不出苦海来。 佛、法、僧名曰‘三宝’,他是苦海的慈航,你若肯皈依三宝,就是离开苦海的水。上了船,这不但是头出来了,连身子也是出来了。若问‘皈依’怎么讲?‘皈’是‘投奔’的意思,‘依’是‘依靠’的意思。就是信奉佛教,作一个三宝弟子。 ‘佛’是教主,好似学校的校长;‘法’是功课,是教我们修业的方法;‘僧’是讲教的人,好比教员。 经上说过:‘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饿鬼;皈依僧,不堕畜生。’这岂不是苦海得了慈航,若再能学著念佛,那就要到极乐世界去,比如坐著这只船,达到彼岸。这才是真正脱了苦海,出了轮回,到了究竟安稳之处。快快皈依! 三世怨 有一般人,不懂佛理,却自作聪明的阻人学佛。说甚么只要多做善事,不昧良心,就是对了,又何必妄去学佛呢! 这话乍听,像是有理,要用理智一研究,才知这是见识短,就让他真的多做善事,不昧良心,固然很好。因他但知修福,不解修慧,可惜是个半边架子,好比‘半身不遂’,决定得不到澈底的好果。 佛法里这种行为,叫作‘三世怨’。就是说今生做善,第二生去享痴福。因他没有慧的关系,十分八九,迷了本性,在享痴福的时候,杀盗淫妄,又造出许多罪业来。到了第三生,仍不免酬偿恶业,去堕三途(畜生、饿鬼、地狱)。 况且没智慧的人,哪里分得出善恶标准来?哪能懂得心性良与不良呢?若不相信,请先请一本《十善业道经》查看!那才晓得我们平素做事善与不善,存心良与不良!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