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炳南居士:佛学常识课本(3)

这样的三千大千世界,非止一个,是无量无边说不穷U馕蘖课薇叽笄Ю锏牧乐谏彩撬挡磺罹 5鞘澜缡遣欢稀俺伞⒆ ⒒怠⒖铡钡那鳎谏膊欢稀吧⒆ ⒁臁⒚稹钡难荼洹第八课 界分内外 三界本来无常,在内

  这样的三千大千世界,非止一个,是无量无边说不穷尽。这无量无边大千里的六道众生,也是说不穷尽。但是世界是不断“成、住、坏、空”的迁流,众生也不断“生、住、异、灭”的演变。

  第八课 界分内外

  三界本来无常,在内的众生又被一切烦恼缠缚,不得自由,不断生死,所以称三界为“火宅”,称众生为“凡夫”。

  凡夫共分六类:一、天,二、人,三、阿修罗,此三强称曰“善道”,因著虽处火宅,尚享有小安乐;四、畜生,五、饿鬼,六、地狱,此三直称曰“恶道”,只是受苦罢了。

  总起来看,众生烦恼未尽,生死不断。被业力牵引,此道死,彼道生,往来奔驰,似车轮般旋转不息。偶生善道,虽享小乐,也是暂时不究竟的。

  若能除尽烦恼,就能脱离六道,超出三界,断了生死,不生不灭,这样名曰“界外圣人”。共分四类:证小乘果的是声闻、缘觉,证大乘果的是菩萨、佛。

  第九课 大小乘

  “乘”是运载的意思,如船车等,坐在上面,就能载到目的地。佛法称乘,原是比喻,是说希求的道果,依著佛法就可达到。

  菩萨上求下化,圆成佛果为究竟。这果是具足三德:一、圆一切种智,名曰“般若”。二、出三障,具一切功德,名曰“法身”。三、灭尽一切苦,脱离了分段、变易两种生死,名曰“解脱”。这样广大成就,普遍度众,所以称是“大乘”。

  声闻、缘觉证到阿罗汉果,便为满足,只不过脱了分段生死,得了一半解脱。其余的般若、法身,尚未思证,对于度众,还未发心,这样成果,比佛狭隘,所以称是“小乘”。

  第十课 五乘说法

  凡夫有善道两种成就,圣人有界外三种成就,合起来看,共分五类,皆称证果;不过有“究竟”、“不究竟”的分别,所以统叫作“乘”。

  只守五戒不失人身,能行十善可得天身,这是不究竟的“凡果”。明四谛证声闻果,观十二因缘证缘觉果,这比凡果得称究竟。修六度固然是菩萨,必由这个阶段才能证得佛果,这是最究竟的“圣果”。

  为什么还说不究竟的法,这是为众生根器不同,不得已的方便。一、利根的听到圣果教义,固能开悟,钝根的就不了解,只好为说方便,免他再堕三途。二、有的听了能解,却没勇气承当,也只得先说方便,引他前进。三、圣果义既不了解,或是不肯承当,这等众生自是很多的,若不别开方便,那就把众生为善的路塞绝了。

  这五乘有一比喻:人乘比幼稚园,天乘比小学,声闻乘比初中,缘觉乘比高中,菩萨乘比大学。这是够什么程度,方能入什么学校,佛法更是要观察根器而说,不然就不契机了。

  第十一课 因缘果

  “万法因缘生”,这是说一切事的发生,先必有因,再遇见缘,他就发生结果。

  “因”是事的本原,“缘”是一种助力,“果”是后来的结局。由因得果,全是缘的力量,这是值得注意的。

  缘有四种:一、亲因缘,二、无间缘,三、所缘缘,四、增上缘。兹举一喻:“因”比一粒种子;“亲因缘”比种子本身的生机;“无间缘”比使种子的生机不断;“所缘缘”比这粒种子的希望;“增上缘”比风日水雨等;“果”比这粒种子生成结的果实。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因与果是不会错的。这就是说作善定得善果,作恶定得恶果;因果定率,最合科学。不种善因,专去信命运,或是祷天求神,希望得福,皆是枉然。

  第十二课 因果通三世

  因结成果,是有时间性的,分为“现果、来果、后果”。当生成熟的称“现果”;再生成熟的称“来果”;多生成熟的称“后果”。

  这是什么道理?一是因的迟早力量。譬如一粒瓜种与一粒桃核,同时种在地里,瓜种是当年生成,可以结瓜的;桃核生出,须经三、四年才能结桃。二是缘的强弱力量。四种助缘,次第推进,自然成熟的就早些;或是几种缘不充足,譬如土壤不良,以及风日雨水短了成分,自然成熟的就迟些。

  因果定率,尚有应当知的两个要点:一是因果永不消灭,遇缘便起现行。要想不受恶报,必须断尽烦恼,证得界外圣果,方能免除。二是善恶不相抵销,分受其报。但是多增善缘,可使恶报由重转轻;勤杜恶缘,能使善果疾速成就。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加入护持我们虚空网络弘法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