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应篇新证 第一章 明义 (2)(2)

郑苏仙还说,在这位老婆子没来到之前,有一位身穿官服的人,气概昂扬地走上殿来。此人对阎王说:“我做官以来,所到之处只喝一杯清茶,没有任何沾染。今在鬼神面前,我可以说是毫无愧色了毖滞跻哉馓谆爸桓吨

    
郑苏仙还说,在这位老婆子没来到之前,有一位身穿官服的人,气概昂扬地走上殿来。此人对阎王说:“我做官以来,所到之处只喝一杯清茶,没有任何沾染。今在鬼神面前,我可以说是毫无愧色了!”阎王爷对这套话只付之一笑,说道:“朝廷设置官员,本是为了治理地方,安抚百姓。就连那些管理交通驿站和掌管水闸的小官,也都有兴利除弊的职责。如果认为不贪财纳贿,不吃喝玩乐就是好官,那么,在官府大堂上设置一具木偶,它是连一杯清水也不喝的,岂不比你老兄强多了。”那官员又分辩说:“我虽没有功劳,但也没有什么罪过呀!”阎王说:“你一辈子处处力求保全自己。像某狱某狱,你为了避免嫌疑,而不敢仗义执言,为民伸冤,这不是有负于百姓吗?又如某事某事,你害怕烦劳繁重,便不肯去办理,这不是有负于国家吗?在三年一次的考绩中,试问你的政绩在哪里?要知道,身为朝廷官员,无功便是过啊!”那官员当即现出羞愧的面容,显得局促不安。刚才那傲慢的气势顿时大减。阎王见他这副表情,笑着说:“这也难怪你这么高傲。平心而论,你还得上是位三四等的好官。甭担心,下辈子还会有官给你做!”随即命手下鬼卒将他送去转世托生。
    
从这两个故事看来,可知一个人的内心深处哪怕是很微小暧昧之情,鬼神都能窥见得很清楚。即使是正人君子,稍起一念私心,也不免要受谴责。就像《诗经》上说的:“鬼神随时都在你身边。”这话的确可信!
   
再析
  
《三字经》开头就说:“人之初,性本善。”其实开初之时,并没有善人或恶人的分别。是人之初,性本无记才对,因为恶人不是生来就恶的,之所以出现善人、恶人,是他们或行善,或作恶,日积月累,从少到多积出来的。正如先贤所说:“行善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行恶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由于积善或积恶,福利和祸害在不知不觉之中改变了。为此,真正人智慧的人不会以善小而不为,更不会以恶小而为之。
    
行善积德贵在发长久心,坚持不懈,要知道发达之家,不是历代行善,也是现世多年累功获得的,所以易经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而余庆余殃都是积出来的,不是别人强加给他的,是他自己造成的。
    
事例十一
    
有一位刘教授,他退休后本来可以出去应聘工作挣大钱,但他没有这样去做。他上班时就目睹学生及市民们每天坐车因为缺零钱而苦恼,刘教授记在心里。他退休后,就取出自己的积蓄,去银行兑换零钱,再换给乘车的旅客用。无形中给人们坐车提供了方便,几年下来,仅他一个人,就换了十三万元人民币,数万人受到利益,得到方便。在他的带动下,附近的学生也加入到方便他人的行列中来,他们组成小组,兑换零钱为乘客服务,几年中他们兑现了三十多万元人民币。在生活中,这是一件非常小的事情。但这样的小事情积累起来,一样做无量功德,成为大善。
    
事例十二
    
刘金环(化名)是现金员,管钱自然有一些暗的收入,拿顺手后,就什么钱都想办法往自己兜里装了。有两年,他看到单位没有主要领导,财务管理混乱,他打起了主意。她想到别的单位都办了工资卡,而他的单位因混编严重,有部门拒绝给办,还是现金发放工资。这就给刘金环以可乘之机。单位每个人要一个季度交一次医保费,于是他采取一个月一扣钱,或二个月一扣钱的方法,然后隔一个月,再扣一个季度的,这样就多扣了一个月或者二个月的钱,这多出来的钱就进了他个人的腰包。在年末时他要收明年上半年的医保费,到来年三月份时,他再重新收一次上半年的医保费,认为人们隔了几个月就不会记得了。如此近两年,他自己着实收入了一些钱,虽然也引起单位一些人的怀疑,或被人看破,也没有人揭发他的行为。但是,就在他春风得意的时候,他检查出结肠病,结肠里面长了肉瘤。有人留心观察,他每重复收一次医保费,贪一次大家的钱,他就会病一次。后来财务制度健全了,他弄不着钱了,其它病好多了,只有结肠病时好时坏。

再析
    
《太上感应篇》讲的就是因果二字。因果是指一切身心活动,包括身、口、意“三业”。我们平时每做一件事,说一句话,甚至起一个念头,都是在种因,在造业,都会受到不同的果报。概括地说,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要知道,因果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也是贯通三世的。有人看见好人受恶报,恶人受善报,便怀疑因果。这是不明白因果贯通三世的道理所致。说起来,果报有三种情况:1.现报:今生做善事,今生享福报;今生做恶事,今生受恶报。 2.生报:今生作善、作恶,来生享福、受苦。父母积阴德,子孙享福报等等。3.后报:现在作善作恶,到第二,第三世,甚至百千劫后才能受报。后两种果报,凡夫虽然看不见,但应知道,有因必有果。从今生所受的,可推知前因;从现在所作的,可以预测后果。必须相信:“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为什么恶人会有善报?这是由于他过去生中培植的善根深厚,现在善因先成熟了,所以受福报。他今生所种的恶因,不会自行消失,因缘成熟时,必受恶的果报。为什么善人会受恶报?这是由于他过去生活中培植的恶根深厚,现在恶因成熟了,所以先受恶报。如果今生不行善,恶报会更严重,他今生种的善因,也没有白种,将来定受福报。
    
同时,因果既是有一定规律,可以认识的,也是可以转变的。并不都是“命中注定”的。从佛法因果观来看,我们现在所受的是过去种的因,因为有因,所以必感未来的果。种的因即可以改变,结的果怎么不能改变呢?我肯定地说因变了,果一定会变。
    
因果是佛法的核心,不信因果,不可能真正懂得佛法,更不可能得到佛法的利益。佛经中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是因为菩萨深明因果,知道种恶因,必受恶报。因而从言行上,甚至在起心动念处修行,严防种错了因,避免将来受恶报。而凡夫不畏因果,平时什么坏事都敢做,直到恶报现前,才恐惧后悔。为此,我们要净化身心,检点言行,处处止恶防非,这是不再种恶因,也就断了恶的果。另一方面要多做利益他人的事,广种善因。同样,广种善因必感善果。这是一条我们应当遵循的利己利人,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都有益的光明大道。要想了生死、出轮回、生净土、成佛道,也必须从这里做起。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加入护持我们虚空网络弘法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