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星-90后中国孝子(17岁少年带痴呆母亲去上学 一周生(2)

“陶星唤醒了我们的孝心和感恩心,让我们收起往日的叛逆与任性,让母亲收到欣慰与快乐!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蓖б嘁菜怠妈妈啊,儿将永远陪伴您! 本报记者 蒋伟 /文 伏志勇 /图 这是一个“90后”一代的非典

  “陶星唤醒了我们的孝心和感恩心,让我们收起往日的叛逆与任性,让母亲收到欣慰与快乐!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同学尹青也说。  


妈妈啊,儿将永远陪伴您!

  本报记者 蒋伟 /文 伏志勇 /图

这是一个“90后”一代的非典型人物。说他“非典型”,是因为他和所有“90后”少年一样,充满求知欲,对一切新鲜事物感到好奇,喜欢唱歌、打球、玩电脑,也喜欢看“超级女声”。

但他又是与众不同的,在他身上,难能可贵地充溢着“90后”一代在成长中迫切需要的孝心、爱心和感恩心。

17岁,正是花季少年需要父母遮风挡雨的年龄,而湖南省岳阳 县三中高二学生陶星却承担了该由一个大人来承担的责任。陶星14岁时,身患癌症的父亲去世,留下一个患有羊角风病、只有婴儿般智力的聋哑母亲和两万元的债务。此后的三年里,照顾母亲的重任就压在了他身上,这位坚强、乐观的“90后”阳光少年开始了带着母亲求学的生涯。

2007年3月31日,本报记者来到岳阳,与陶星一起生活了3天,体验了一位17岁少年的孝道带给我们的震撼与感动。

带着痴呆母亲去上学

2007年3月31日,在岳阳市民政部门的帮助下,陶星第一次带着聋哑智障的母亲王佳良去医院做系统检查。因为陶星要回学校上课,好心的邻居刘阿姨留在医院帮忙照顾妈妈。

晚上,家里第一次少了母亲的身影,陶星显得坐立不安,夜深了还借记者的手机询问妈妈的吃住和身体情况。

在岳阳县三中,每天中午下课,陶星都是第一个跑出教室,不是因为饿了急着去食堂吃饭,他是要赶回学校附近的租住房,为生活不能自理的母亲做饭。

除了安排母亲的一日三餐,陶星还得教母亲刷牙,帮母亲洗脚、洗衣服等,因为母亲手有残疾,他还要给她擦洗身子。记者问:“你是大男孩了,给妈妈洗澡不太方便吧?”他的回答让记者觉得有些惭愧:“最开始我有些顾虑,但现在习惯了。妈妈生了我养了我,我给她洗澡没有什么不可以的。母亲痴呆,我不替她洗,她就会很脏,来了例假,尿湿了衣裤被子,都是我来处理,这很正常。”

自从父亲去世后,凡是一个家长该为一个两岁孩子做的事,陶星全为母亲做了,陶星说,“在家里,妈妈是孩子,我是大人。”

“妈妈啊,这一辈子,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不会丢下您!”“90后”中国孝子陶星发自内心的呼喊,让记者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

2007年3月31日至4月2日,本报记者与陶星共同生活了3天,陶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他对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更是让记者感动。

陶星——这位当代中国孝子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了一次震撼心灵的精神洗礼。

孝顺 冬天搂着妈妈双脚入睡

妈妈一抽搐,他就会从睡梦中惊醒起身给她喂药;冬天时怕妈妈受冻,晚上把她的双脚紧紧搂在自己的怀里睡。

2007年4月1日。晚饭后,妈妈上厕所时尿湿了裤子,陶星连忙替她换上干净衣服,又倒水帮她清洗。记者惊讶于他动作的娴熟。

陶星说,尽管妈妈痴呆,却很爱干净。因此,每过两三天就要给她洗头、洗澡,否则她就会不高兴。在陶星的悉心照料下,妈妈每天穿着干净,脸色红润,体型甚至微微发福了。

这几天高压锅坏了,饭老是煮糊,他只好把好的选出来给母亲,糊了的留给自己吃。

妈妈王佳良聋哑又痴呆,只有两三岁小孩的智力,脾气也很不好,遇到不如意的地方,她便嗷嗷大叫,甚至不知轻重地打人,陶星只好默默承受,所以常被打得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

陶星很担心她晚上睡觉踢被子和发病,每晚要催她上两次厕所,所以他一直与妈妈睡在一起。晚上他特别容易醒,妈妈一抽搐,就会从睡梦中惊醒起身给她喂药,养成了习惯。冬天,他还怕妈妈受冻,晚上把她的双脚紧紧搂在自己的怀里。

感恩 照料妈妈天经地义

“妈妈啊,这一辈子,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不会丢下您!”

2004年5月,陶星读初二时,55岁的父亲陶荣初患癌症去世。陶星开始了一边照顾母亲一边读书的生活,一年后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升入岳阳县三中。而比他大四岁的姐姐,高中毕业后来到岳阳市边学电脑边打工。

读高中后,学校离家里有10多公里,陶星不可能每天都回家,只好委托邻居照看一下母亲,他和姐姐每周末轮流回家照顾。一次邻居告诉他,他妈妈在家里发了病,摔得头破血流。陶星听了心里非常难受。于是,他将妈妈送到了镇上的敬老院,不料几天后妈妈就大吵大闹要回家。

“一见面,她流着泪将我和姐姐紧紧搂在怀里,久久不肯松手,还一边摇头,一边嘴里含糊不清地说着什么。”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陶星泪流满面,“妈妈啊,这一辈子,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不会丢下您!”

2006年9月,他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地下室,一边照料母亲一边读书。但一个月后,房东因特殊情况急作他用,他们不得不搬出来。新墙镇农技站的刘永红阿姨了解情况后,把母子俩接到家里,不收房租和水电费,他们终于又有了一个“新家”。

“母亲虽然疯疯癫癫,但她却知道疼我和姐姐。别人给她一个苹果,她会切一半留给我;邻居给她的零食,她都放在衣兜里留给我。”陶星说。他跟母亲能够用几个简单手势的沟通,“我母亲高兴时会用她的下巴靠着我的头‘撒娇’;她还会用手指着我的校徽,又竖起大拇指,意思是说,我是个学生,将来是有出息的!”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加入护持我们虚空网络弘法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