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一梯次)11(3)

来,要为往圣继绝学是很远大的目标,有远大的目标必须建立在很多小目标之上,这些小目标要从哪里开始立志?「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对D悄阋绾沃喂⑷绾纹爰遥恳惺裁粗

  来,要为往圣继绝学是很远大的目标,有远大的目标必须建立在很多小目标之上,这些小目标要从哪里开始立志?「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对啊。那你要如何治国、如何齐家?要有什么志向?要立什么定位?要先当一个好什么?好什么?好子女,对,「孝顺为齐家之本」。当然你要先把孝演出来,你自己先当好子女,以身作则,这是我们这一次回去的重要要落实的志向。来,再来还有没有?好学生,当圣贤人的好学生。再来,好父母。人不学,不知道,当父母要不要学?要,怎么教孩子,那可不是生出来「我会了」,不可能,所以也要学习好如何当好父母。我们五伦当中「父子有亲」,父慈子孝,这个「慈」当中含有智慧,我们要提升自己的智慧,好父母。再来,好老师。还有没有?好朋友,出外靠朋友,朋友都好了,我们所处的环境都好。

  来,再来,好什么?好太太、好老公,没结婚的人这么强调,你都做好准备了。在我讲课讲了这么多场,这个好太太、好老公都是最后才会出现,还有一个更难的会出现,叫什么?好媳妇。从这个反应当中我们也看出人的心理状态,蔡老师,你说孝顺很重要,我可以做到,但是就是对婆婆不行。有一个女士,天津人,她学佛很多年,刚好在看「幸福人生讲座」,看了几遍以后很激动,告诉自己,连人都做不好还学什么佛!当下就去买了一些水果去看她婆婆,她有这么大的勇气,相信必然能真正「德日进,过日少」,而且学问要从最难处怎么样?克下去。我们昨天也提到,人生要来考的试卷,每一个人发的都不一样。当你自己感觉到我的人生还有不能突破的点,那就是你这一生最重要的功课。你这一点突破下去了,你以后的日子是「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可以「游步三界」怎么样?「无所罣碍」,「开示正道」。你看你最难突破的都能讲出来,心里坦荡荡。从最难的地方下手。

  诸位朋友,不要看到这么多目标,想得一个头两个大,每天在想好子女、好太太,不要学得这么复杂。要把这所有的角色都扮演好,只要能时时提得起真诚心,境来不拒,境去不留,所有的因缘来到面前来就全心全意去付出,你不要在照顾儿子的时候又担心婆婆没照顾好,在工作当中又烦恼一大堆,这样就会自寻烦恼。就当下面临任何一个角色,我们都可以至诚、真诚去应对,抓住这个存心重要。

  再来,在这几天的课当中我们最强调的:学贵力行,学一句,做一句。学习也重在次序,知所先后。在《三字经》当中把求学的方法有告诉我们,哪一句?在前面那里是谈到整个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原则、教育的方法,后面还提到修学的次第:「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在目前正法比较式微的时代当中,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在这样的情景之下要记住一句话,依法不依人,这不是在佛家要依法不依人,在几千年的圣教也要记住依法不依人。我们地球上的人感情太重了,看哪一个人顺眼,他怎么讲,我们就怎么干,到时候出事了,自己有没有觉得自己错?会觉得什么?他错。「你看我这么死心塌地跟他,他还毁了我,是他错」,你继续这样子会生活在懊恼之中,要怪自己没有判断,要依法、依经典。

  「小学终,至四书」,《小学》是朱熹朱夫子编的一本书,专门教孩子从小做人处事,洒扫应对进退。诸位朋友不要小看这一些处世的应对,你让孩子在那里鞠躬,虽然是一个外在的行为,这个鞠躬鞠久了,内化会产生什么影响?谦卑低下,他的恭敬心就在一拜、一鞠躬当中潜移默化。诸位朋友,你也可以试一试,当你看很多人不顺眼,赶快拜佛,你拜二十分钟看看你的心态有没有变。其实当我们拜下去,那一颗本来傲慢的心,马上觉得还是下来一点比较舒服,在那里晃很难受。这一些从小的礼仪、从小的做人态度是根基所在。

  我到福州参访林则徐纪念馆,走进去,他留下了一个很重要的教诲叫「十无益」,在还没有看到「十无益」以前,一进去就看到一副对联,我到海瑞墓也是这样看到,到海瑞墓那一副对联是「粉身碎骨全不顾,只留清白在人间」,这两句话你领受在心,海瑞墓就没白去了。到了林则徐纪念馆又看到另外一副对联,「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只要是利益国家的事,纵使赴汤蹈火他也绝不往后退,读书人的气节让我们很感动。林则徐又把他人生体会的十个人生智慧把它写下来,其中有两句是针对学问,「行止不端,读书无益」。我在领受圣哲的教诲,我都会生希有难逢想,因为他们的道德学问已经不容置疑,都是达到立德、立功、立言,这些都是一生的精华所在,我们要好好领受,你能少走很多冤枉路。「心高气傲,博学无益」,他假如傲慢习气已经起来了,纵使读很多书,反而有祸害,因为当他的言语行为当中并没有恭敬,并没有替人著想,他读的书再多,与他的心性相不相应?当所言所行与学的书不相应,这样的人格会走出什么?虚伪浮华。傲气一起跟学问背道而驰。

  有一个孩子背得可好,《论语》也背了不少,有一天他的母亲纠正他一个错误,他对他母亲说道,他说妈,你有没有孔老夫子的温良恭俭让?接著他又说,妈,假如你没有孔夫子的温良恭俭让,那你也没有资格说我。我们可能连温良恭俭让都背不出来。「心高气傲,博学无益」。这一些关键点不要等闲视之。现在从事教育者、为人父母者有一个心态很危险,侥幸,应该没那么严重吧!因为这些态度偏颇了,这个角度偏颇了,两年才差一公分,继续下去,十年以后差多远?差之毫厘,失之千里。随著他年龄增长,所产生的流弊愈大,而家长都觉得没那么严重,等到长大成人了,要再扭不好扭了。所以要听老人言,幸福才在眼前。好,我们这是就学问的次第、次序。

  再来,学习的方法,八个字:「一门深入,长时薰习」,长时薰修。诸位朋友,假如有亲友在学问当中有瓶颈,你能不能解答他的问题?你只要把这几个拿起来看就知道,看他有没有立志,看他有没有从最难克的地方克下去,看他有没有力行,有没有找对次序,最后有没有杂学,往往问题都在这些关键所在。事情没有复杂,原理原则亘古不变。现在有一种迷思:时代变化太快了;变中有不变。中国人常拿龙来代表中国的民族,而龙看起来是千变万化,但是它在千变万化当中它依然是龙,它依然不忘道德、品质,所以不变的就是这些最重要的态度、原理原则。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加入护持我们虚空网络弘法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